“老延大”优良传统的思想渊源

  • 发布:2022年08月28日
  • 浏览量:

“老延大”优良传统承载着学校深厚的红色基因,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伴随着延安精神的形成而形成的,其萌芽于陕北公学时期、初成于延安大学时期(1941—1949年)、发展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成熟于西北政法学院时期。作为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的思想成果,“老延大”优良传统源自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学校对党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老延大”优良传统是延安精神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老延大”优良传统和延安精神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的。基于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有相同的客观条件,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老延大”优良传统是伴随着延安精神的形成而形成的,其思想内核和延安精神是一致的。政治坚定,即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也是“老延大”优良传统的灵魂,要求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强烈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服务大众的人民立场;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老延大”优良传统的精髓,要求干部师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是“老延大”优良传统的内在特质,要求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确立创新思维,努力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是“老延大”优良传统的本质特征和重要体现,要求干部师生坚持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廉洁奉公的自律精神。从形态上讲,“老延大”优良传统既蕴含着党的革命精神,也蕴含着党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学校的具体化,是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主线。因此,弘扬“老延大”优良传统实质就是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是自觉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培养卓越人才的具体实践。

二、“老延大”优良传统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学校发展积聚而成的宝贵财富

学校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也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发展的。毛泽东在繁重的工作中,先后10多次来到学校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先后提出“陕北公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要学习以“政治的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为特点的鲁迅精神、“中国不亡,因为有陕公”、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的工作作风”等殷切期望和题词,尤其是1937年10月23日,“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的这个长篇题词提出了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习仲勋作为西北局书记,非常关注学校的发展,指导延安大学从延安迁往西安并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他在第一期开学典礼上指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兵团,要求干部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强调师生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放在第一位,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出席学校一、二、三部第一期同学毕业典礼时,习仲勋强调要深入学习共产主义体系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来扫除 “旧影响”,对学生提出将为人民服务付之于实际行动等要求;高度肯定和赞扬了学校 “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的校风。在西北区、陕西省、西安市三级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习仲勋提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学习民大的榜样”,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老一辈革命家对学校的关怀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也强化了学校红色基因的文化内蕴。

三、“老延大”优良传统源自学校对党的革命传统的弘扬和实践学校成立于革命战争年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各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勇担党的革命干部和政权建设干部培养重任,先后形成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忠诚 团结 紧张 活泼”、“实事求是 主动自治 团结互助 艰苦朴素”、“忠诚老实 实事求是 团结互助 艰苦朴素”的校风、学风。这既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践遵循,也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指引。学校始终将政治坚定置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确定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为主”、“以马列主义立场与方法进行关于中国革命理论与实际的教育,改造思想意识,培养革命的人生观与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对学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等教学内容。学校坚持“教学一致”、反对“空虚”“不实际”的教育、“联系理论本身实际、当前革命实际、学生思想历史实际”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开创性开展共产党高等教育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开创性举办共产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在转移中开展战地教育,根据实际需要,改革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不拘形式培养人才。面对艰苦的物质环境,学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开展大生产运动、参与千里救灾运粮工作,大力培养师生树立了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精神。为适应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学校开始法学本科学历教育。虽然办学层次发生了变化,但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尤其是学校的优良学风校风并没有变化。随着民主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的发展,学校对学风、校风的文化内涵进行凝练,先后概括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思想内容,将“政治坚定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确定为“老延大”优良传统的思想内涵。

(供稿:校史馆  作者:李政敏 赵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