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张书友: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2024年08月0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才能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市场经济与法治具有内在的价值一致性、制度耦合性与实践同步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厉行法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竞争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法律制度作为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尤其需要用法律规则厘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在确保“市场有效”的同时做到“政府有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又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失灵,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是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运用法治手段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要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要求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的古语,指出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这是国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落实到宪法中,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和安全感,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确保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坚决维护和全面落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法治和改革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都是改革和法治紧密结合,变旧法、立新法,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宋代王安石变法到明代张居正变法,莫不如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古今中外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一次变革。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有两条脉络清晰可见: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二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改革与法治同步推进,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姊妹篇,改革与法治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处理二者关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一方面,法律具有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当的滞后性,法治对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善于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领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进程、以法治化解改革风险、以法治巩固改革成果。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在法治框架内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绝不允许突破法律“红线”。另一方面,法治要主动适应改革需求,在制度供给上要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和预见性,避免过时的法律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减速带”。要及时开展立改废释纂及相关授权、批准工作,为推进相关改革提供法律依据;要综合运用“打包”修法、“决定+立法”和“决定+修法”等方式,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难题、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制度创新。

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改革不仅是“破旧”,更是“立新”。要及时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持续增强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尽快上升为法律;对重要立法争议事项,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防止因立法项目久拖不决而迟滞改革进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

作者:西北政法大学 张书友

【陕西日报】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877705.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相关新闻

  •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陕西: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禁毒法治宣传进社区进村镇

    2024年7月中下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重要寄语精神,响应国家禁毒委关于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号召,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进程,西北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禁毒法治宣传专项团队在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前往山阳县开展《民法典》和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团队与山阳县司法局合作,在十里铺街道、高一社区、山阳县人民广场和红土岭村等地进行宣传。内容包括《民法典》普法、毒品预防和药物成瘾预防知识,旨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禁毒防毒能力。 在禁毒宣传中,团队介绍了毒品和成瘾药物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醒村民科学用药,避免成瘾。 在《民法典》普法宣传中,团队围绕婚姻家庭、赡养纠纷、动物伤人等实际问题,向到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结合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进行解说,并发放了相关法律资料和小礼品,还通过《普法知识调查问卷》,为后期的普法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禁毒防毒能力,为护航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陕西: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禁毒法治宣传进社区进村镇https://qspfw.moe.gov.cn/html/lawschool/20240724/21951.html

    2024-07-29
  • 张荣刚副校长一行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要求,7月26日,以“深化法治合作、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论坛由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甘肃省法学会指导,甘肃政法大学主办。 来自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甘肃省最高人民法院、甘肃省检察院、甘肃省司法厅、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政府外事办、甘肃省法学会、酒泉市法学会、敦煌市委政法委等相关实务部门,及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叙利亚、亚美尼亚、也门、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及我校等70多家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律师、学生参加本次论坛。 我校副校长张荣刚教授,国际法学院王泽林教授和国家安全学院陈京春教授应邀参加该届论坛。 张荣刚在校领导圆桌对话环节发言中表示,法治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法治合作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校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在涉外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涉外法治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陈京春在专题论坛中作题为“海外利益保护的法治保障”的报告。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王泽林 审核:李立)

    2024-07-29
  • 汪世荣: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综合治理理论的法治意义

    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综合治理理论的法治意义 汪世荣   “枫桥经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上升成为社会综合治理的理论,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从治理机制到治理理论的蝶变。在社会综合治理理论指导下,浙江省诸暨市的社会规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得到有效践行,扎实推进的制度供给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基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社会综合治理理论对新时代法治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的社会综合治理实践,契合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动,契合立法、执法和司法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综合治理理论是“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的结晶 社会治安是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形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1963年“枫桥经验”形成之初,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就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60多年来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矛盾和纠纷,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通过成立各类社会组织,普遍制定和实施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践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倡导良好村风民风,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视从机制到理论、从理论到制度的提升,社会综合治理理论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加强制度供给,发挥制度效能,体现了法治建设的强基导向,较好克服了基层治理力量薄弱的问题。 “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首先表现为践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宪法法律在基层社会的实施,并实现民间纠纷通过社会力量予以化解。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基层治理中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居民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维护、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的广泛作用。只有坚持宪法和法律在基层社会的实施,健全维护社会治安的机制,专群结合,重视多元主体的作用,追求综合的社会治理效果,制度优势才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还表现为多元主体衔接、配合,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建立的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四环指导法”,发挥了专群结合、双向监督、相互配合、多元共赢作用。“四环指导法”是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独特方法,指“诉前环节普遍指导、诉时环节个别指导、诉中环节跟踪指导、诉后环节案例指导”,重视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通过人民调解和基层司法的良性互动,坚持民间纠纷优先调解,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二、社会综合治理理论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综合治理理论,要求立法、执法、司法等打破单一部门视角,克服条块思维,从整体性的社会治理角度,追求良法善治目标。在法治过程中,坚持效果导向,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共赢。 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视改善执法方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例如,对于居民投诉,发现某街道存在倾倒工业固废案例,在查明违法行为人的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责令其将垃圾清理干净,并处以罚款的执法措施。而是需要查明工业固废的来源,责令垃圾生产厂家建立与垃圾回收厂家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保证通过执法环节,将工业固废能够拉到回收厂家,并建立起该类工业固废从出厂到运输至回收厂家之间的有效监管措施。通过行政执法,改变垃圾生产厂家只关注垃圾出厂,不关心垃圾回收利用的观念。将工业固废出厂即付费做法,改变为工业固废拉到目的地卸货后付费,就能够有效减少承运人随意倾倒工业固废的现象发生,优化行政执法的效果。 从社会治理视角看,重视类型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十分必要。立法需要体现治理视角,执法和司法也要重视规则的清晰阐释、公正适用。前后一致的执法、裁判结果,同样问题同样解决,同案同判,不仅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还有助于明确规则的内涵、强化规则的效力,杜绝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更好预防矛盾纠纷,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三、“枫桥经验”综合治理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古代重视“礼乐政刑,综合为治”治理理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构建起国家成文立法和民间社会规范多元一体的规范保障体系。其中,国家立法侧重于对刑事犯罪的制裁和行政管理的规制,社会规范则通过习俗、惯例、家法族规等多样化的形式,为生产生活提供行为准则。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形成了和衷共济的社会治理单元,官府和宗族组织、乡村组织、行业组织合作共治、互利共赢,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维护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 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范等是基层治理的基本规范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其中,制定和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由于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具有个性化特点,针对性和适应性强,成为补充和细化国家法治的有效形式。社会规范的丰富和完善,激发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其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为推动法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社会规范的实施,也通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得到最大限度保障,对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 习俗惯例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准则。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例,是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是社会自我规制、自发制定的规则。对不成文习俗惯例的阐发、释明,既是行业协会、行业管理的职责,也是司法肩负的重大任务。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明确和强化规则,坚持类型化解决纠纷,是强化司法权威的需要。从权利和义务的视角分析和解决争议,将制度作为“公器”发挥其客观规范作用,符合“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朴素公正观念。 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有机结合,从形式上丰富了法治方式。强调社会规范的作用,有助于从内涵上填补法治的漏洞和缝隙,丰富制度的内容。社会规范实施并发挥作用,有助于弥补政府和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局限与不足。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为社会提供行为规范的同时,也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焕发社会生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践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自治”就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付出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自治事项和政府管理事项的适度分离,既是分工合作的需要,也是提高治理效率的前提条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在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基层群众通过参与制定社会规范,增强理解,形成共识。通过协商、讨论理解公共事务的本质,学习、训练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只有广泛参与,才能逐步成长。只有不断改革,社区建设的公共精神才能得到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引领不可或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正确方向,党建+社会治理创新,有效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效能。 行业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治理同样是系统工程,需要重视行业风气建设,尊重从业者的主体地位,发挥行业规范和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行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是从业者的行为规范。行业规范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行业标准,维护行业标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确立行业的国际标准,就是追求最好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质量。行业治理最大的特点是需要全体从业人员树立共同体意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荣辱与共。只有抵制甚至有效惩罚违规行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才能得到维护。行业协会不仅监督行业规范的实施,还肩负着维护从业者权益的责任。 社会治理与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重在日常、重在细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作用,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尊重多元主体,满足多元需求。“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强大力量。社会规范既是预防矛盾纠纷的准则,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依据。社区是城乡居民共同生活的场所,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政府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是合作共治的关系,政府有效治理有赖于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只有建立在公正高效的政府治理基础之上,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行政执法和司法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确立共同的观念、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才能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治理过程中目标一致,价值同向,凝聚共识。只有坚持综合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多赢共赢,才能更好实现良法善治目标。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教授、调解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特聘教授) 文章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4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4年第15期)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