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初见——访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丽华

  • 2017年05月0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个人简介:刘丽华,女,1976年生,汉族,陕西凤翔人,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广播电视编导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影视文化传播等。出版了专著并于《求索》、《新闻知识》、《西北人文科学评论》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九篇,参与校级、省级课题研究各一项。

初见刘丽华老师,透过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学者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刘丽华老师高中期间选择了保送陕西师范大学的中文基地班学习中文,那时的她并没有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大学结束后,她保送成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时至今日,刘丽华老师对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甚为怀念。读研期间课题繁多,学业繁重,至今,刘丽华老师仍对她的硕士导师充满感激之情。读研时期的辛苦付出,为她日后从教积累了许多经验。研究生毕业后,刘丽华老师经过几番斟酌选择,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任教。

刘丽华老师说,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式,希望大一新生可以快速实现角色的转变,积极寻找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契合点。新生一定要学会转变观念,学会主动学习,挖掘潜力,才能不虚度大学生活。

刘丽华老师认为,不同于其他文科类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充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发挥创新能力。刘丽华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努力帮助学生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平衡点。作为学生,则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提升理论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大学作为学校和社会的衔接点,有不少学生在大四期间会感到无所适从。刘丽华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大四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从个人能力、家庭条件等方面出发,对自己进行全面测评,探究内心想法,谨慎地选择就业或考研深造,而不是盲目跟风,亦或是为逃避就业而逼迫自己考研。

回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刘丽华老师表示,作为一名老师,要站在学科的最前沿,了解学科的相关知识变动,同时更新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她认为,做教师是一个不断重新再来的过程,每一个新的专业理论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旧理论的推翻。同时,作为一名老师,学习的前沿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理解,还要把这些新鲜的知识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的内容来教授给学生。这个过程复杂费时,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有超出常人的耐心。刘丽华老师说,重复性劳动的职业会令人感到枯燥,教师虽然也是日复一日,三尺讲台,但这份职业却令人时感新鲜,因为这是一个常常面对着新鲜血液的职业,每当新的一批学生入校,所面临的是一批新的思想,新的时代。对于教师而言,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新鲜的事物,面对更新的发展,和新鲜的人,新鲜的事情,新鲜的个性打交道,又是一件不乏趣味的事。

从学生到教师,刘丽华老师表示,身份的转变让她的生活多了许多精彩和收获。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所带给她的物质收获,也是她走出校园后,从青涩到成熟的人生收获。做教师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是如此,从教三年后,刘丽华老师选择了继续深造,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她笑称,在外界看来,教师的收入并不算太多,社会地位不算太高,但总能带给自己一份满足的归属感,这可能是每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人都会收获的喜悦。在做教师的这些年里,自己能够不断的收获新的知识、新的阅历,结识更多对教师职业有憧憬的老师和同事,能够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她相信,这是其他职业所不能够给予的幸福。

相关新闻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10月1日,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于学院会议室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学院相关领导、辅导员和各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卫波主持。 与会师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了戍边战士的光荣事迹。各民族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特色,并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歌舞、朗诵等文艺表演,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感恩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安全和平的发展空间,感谢包括戍边战士在内的为了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作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的学子更应该团结一心,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张婕妮 审核:李政敏)

    2024-10-04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

    9月30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行政干部、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 寇汉军对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学院党委通过原原本本学习《条例》、深入交流研讨、专题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警示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党的纪律和规矩,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总结运用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为学院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以高质量纪律建设推动党的建设上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院党委将继续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会议传达了学校会议精神,对近期安全稳定、意识形态和其他问题进行研判,对各支部做好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和近期党建工作等作出安排。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李彧嘉 审核:寇汉军)

    2024-10-03
  • 外国语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3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在学院资料室召开党委(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各党支部书记、行政管理人员参加。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学校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并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杨华对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安排。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主题,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解读培训等工作,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院全体党员师生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信念更加坚定,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更加牢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会议要求,各党支部要及时总结提炼党纪学习教育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发展大局,聚焦党风廉政、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把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会上,党支部书记霍瑛、郭佳、余瑞作交流发言。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崔玮 审核:杨华)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