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管华

  • 2017年01月11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个人简介:管华,男,1977年生,河南光山人,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会理事,中国立法学会理事,兼职律师,教育学博士后。曾担任西安市委十八届四中全会讲师团讲师,陕西省委普法办、司法厅“2016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专家。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法学。著有《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领导干部法治教育读本》《中国行政法学20年研究报告》等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2014年被评为我校“青年教学名师”。

做学者,他醉心书海如醉如痴

初见管华老师,他平和、亲切、从容,温文尔雅,自有一种经过时光沉淀、书海纵横的儒者气质。

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管华老师心生感慨。1995年,进入华中理工大学学习工程力学专业的同时,又通过自学考取了该校的法学双学位。在上双学位班的这段时间里,他深觉自己基础薄弱,于是抓住了当时武汉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的机会,去武汉大学旁听法学课程。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获得了法学与力学的双学位,但他不满足于当下,决心考取武汉大学的法律研究生。

因第一次考研结果并不理想,管华老师进入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工程力学专业的讲师。虽然工作繁忙、琐事众多,但管华老师一直未放弃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他一边教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复习,终于在2000年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在2001年考取了了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研究生。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管华老师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任教。开始工作的前两年,他笔耕不辍,写下了《要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依法执政:宪政中国建设的首要步骤》等专业论文。

管华老师热爱读书,但在进入社会以后,时常会感觉自己读书的时间不够用。因此,管华老师鼓励同学们要珍惜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认真读书,多读好书。多多接触哲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特色知识储备。他说,当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社会是问题导向型社会,而学者是社会的职业导向,只有掌握多方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采访中,管华老师多次谈到要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对法学生而言,其未来的身份是法律职业人,而作为法律职业人,必备的素养就是熟悉法律法规。其次,还要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的培养。他更强调法学并不是背离其他专业的单独学科,其中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法律职业人对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不懈探索与研究。

他提倡用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思考问题,但更要在实际中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人性化的解决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其他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达成知识储备的首要途径就是读书。

这里的“读书”并不指广义上“读书求学”的意思,而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愿意去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他强调,“学位”与“学问”是两回事,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当博览群书,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法学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学科。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读书写作以增长自身的知识储备,便于对各种新兴问题的研究探索。

为人师,他严格要求不曾懈怠

“读写能力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终生学习中起到核心作用。”管华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中文读写、外语读写能力,以便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

作为大学老师,管华老师更希望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各行各业,而不是单一法律职业人。作为大学生,未来充满了变化与未知,但只要多读书,读经典,读名著,加以实践,多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就总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收获。

谈及自己的学生,管华老师的脸上隐隐透出骄傲,在日常生活中,他与同学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平日里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也会在学生迷茫时给予引导。然而当有同学来咨询他考研问题时,管华老师却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考研并不是一条适合所有人的道路。对于不愿读书,不愿思考写作的人,三年研究生不过是就业的缓刑。他主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考研并不是用来逃避现实和压力的出口。

他认为师生关系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易经》中说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他更欣赏下课之后能够主动求教的学生,同时也尊重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管华老师也遇到过“不服管”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异于常人。惜才的管华老师会亲自把这类学生带在身边,因材施教,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在跟着管华老师做项目,写论文的同时,这些学生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这样的学生,几乎每年都会有。他不免感叹,身处在西北政法这样的环境里,优秀的同学与老师比比皆是,而有些同学意识不到自己周围老师同学的优秀,反而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实在可惜。

从教以来,他也从学生的身上认识到“慢就是快”的道理,他的学生里,有的获得众人艳羡的工作,前途大好;有的历经几次失败,依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有的辗转国内外,不断丰富人生阅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而这些轨迹背后,有管华老师当初的谆谆教诲与鞭策,也是学生自己阅遍群书汲取知识的结果。他讲,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各有不同,关键在于遵从自己的本心,只要脚踏实地的着手去做,那么“慢就是快”;如果片面追求结果,反而会“欲速则不达”。要善于在过程中从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获得自我认同。

十几年来,他兢兢业业的教学,却也珍惜每天早起的时光和每读完一本书的满足感,挖掘别人未曾注意到的领域,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寡淡,但那背后,却是一个学者的坚持与为师者的坚韧品格。

相关新闻

  • 刑事法学院召开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推进科研重点工作,围绕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刑事法学院于10月7日晚在长安校区格物楼资料室召开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我校原副校长郭捷教授、刑事法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及学院部分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孙学龙主持。 郭捷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辅导。她表示,项目申报要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要认识到国家级科研项目对提升学科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随后从项目选题的问题意识、论证的规范性与深入性、前期成果积累的代表性等方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经验分享。 院长冯卫国作动员讲话,鼓励年轻学者秉持信心、耐心与努力,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王政勋教授、付玉明教授与年轻学者就科研方向、科研规划、科研瓶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副院长刘仁琦通报了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总体情况,并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人:刘仁琦  审核人:孙学龙)

    2023-10-09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

    9月29日上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颖怡向全体师生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 少数民族教师代表穆兴天、斯琴,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杨亚男,少数民族学生方静在座谈交流中分别表达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全体师生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思想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活动中,藏族同学扎西曲宗和顿珠次旺表演的锅庄舞向大家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达斡尔族同学关蔺演唱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乌兰巴托的优美和广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观看了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红色土司》,畅谈民族团结,话中秋、迎国庆,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2023-10-04
  • 民商法学院“四个一”开展“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议精神,学院组织开展了“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按照《西北政法大学2023 年尊师主题月暨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活动方案》要求,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统筹推进尊师重教活动。发出《致民商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慰问信》,表达对全院教职工的感谢,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并就学院事业发展思路与老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全院整合、腾挪,给之前没有工作室的教师全部落实办公场所,彻底解决“一张办公桌问题”,为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创造条件。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