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管华

  • 2017年01月11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个人简介:管华,男,1977年生,河南光山人,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会理事,中国立法学会理事,兼职律师,教育学博士后。曾担任西安市委十八届四中全会讲师团讲师,陕西省委普法办、司法厅“2016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专家。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法学。著有《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领导干部法治教育读本》《中国行政法学20年研究报告》等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2014年被评为我校“青年教学名师”。

做学者,他醉心书海如醉如痴

初见管华老师,他平和、亲切、从容,温文尔雅,自有一种经过时光沉淀、书海纵横的儒者气质。

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管华老师心生感慨。1995年,进入华中理工大学学习工程力学专业的同时,又通过自学考取了该校的法学双学位。在上双学位班的这段时间里,他深觉自己基础薄弱,于是抓住了当时武汉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的机会,去武汉大学旁听法学课程。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获得了法学与力学的双学位,但他不满足于当下,决心考取武汉大学的法律研究生。

因第一次考研结果并不理想,管华老师进入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工程力学专业的讲师。虽然工作繁忙、琐事众多,但管华老师一直未放弃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他一边教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复习,终于在2000年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在2001年考取了了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研究生。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管华老师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任教。开始工作的前两年,他笔耕不辍,写下了《要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依法执政:宪政中国建设的首要步骤》等专业论文。

管华老师热爱读书,但在进入社会以后,时常会感觉自己读书的时间不够用。因此,管华老师鼓励同学们要珍惜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认真读书,多读好书。多多接触哲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特色知识储备。他说,当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社会是问题导向型社会,而学者是社会的职业导向,只有掌握多方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采访中,管华老师多次谈到要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对法学生而言,其未来的身份是法律职业人,而作为法律职业人,必备的素养就是熟悉法律法规。其次,还要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的培养。他更强调法学并不是背离其他专业的单独学科,其中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法律职业人对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不懈探索与研究。

他提倡用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思考问题,但更要在实际中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人性化的解决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其他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达成知识储备的首要途径就是读书。

这里的“读书”并不指广义上“读书求学”的意思,而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愿意去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他强调,“学位”与“学问”是两回事,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当博览群书,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法学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学科。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读书写作以增长自身的知识储备,便于对各种新兴问题的研究探索。

为人师,他严格要求不曾懈怠

“读写能力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终生学习中起到核心作用。”管华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中文读写、外语读写能力,以便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

作为大学老师,管华老师更希望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各行各业,而不是单一法律职业人。作为大学生,未来充满了变化与未知,但只要多读书,读经典,读名著,加以实践,多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就总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收获。

谈及自己的学生,管华老师的脸上隐隐透出骄傲,在日常生活中,他与同学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平日里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也会在学生迷茫时给予引导。然而当有同学来咨询他考研问题时,管华老师却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考研并不是一条适合所有人的道路。对于不愿读书,不愿思考写作的人,三年研究生不过是就业的缓刑。他主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考研并不是用来逃避现实和压力的出口。

他认为师生关系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易经》中说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他更欣赏下课之后能够主动求教的学生,同时也尊重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管华老师也遇到过“不服管”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异于常人。惜才的管华老师会亲自把这类学生带在身边,因材施教,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在跟着管华老师做项目,写论文的同时,这些学生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这样的学生,几乎每年都会有。他不免感叹,身处在西北政法这样的环境里,优秀的同学与老师比比皆是,而有些同学意识不到自己周围老师同学的优秀,反而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实在可惜。

从教以来,他也从学生的身上认识到“慢就是快”的道理,他的学生里,有的获得众人艳羡的工作,前途大好;有的历经几次失败,依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有的辗转国内外,不断丰富人生阅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而这些轨迹背后,有管华老师当初的谆谆教诲与鞭策,也是学生自己阅遍群书汲取知识的结果。他讲,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各有不同,关键在于遵从自己的本心,只要脚踏实地的着手去做,那么“慢就是快”;如果片面追求结果,反而会“欲速则不达”。要善于在过程中从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获得自我认同。

十几年来,他兢兢业业的教学,却也珍惜每天早起的时光和每读完一本书的满足感,挖掘别人未曾注意到的领域,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寡淡,但那背后,却是一个学者的坚持与为师者的坚韧品格。

相关新闻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10月1日,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于学院会议室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学院相关领导、辅导员和各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卫波主持。 与会师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了戍边战士的光荣事迹。各民族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特色,并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歌舞、朗诵等文艺表演,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感恩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安全和平的发展空间,感谢包括戍边战士在内的为了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作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的学子更应该团结一心,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张婕妮 审核:李政敏)

    2024-10-04
  • 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29日,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院党委委员、行政人员、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朱茂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良好成效。学院党委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2024-10-02
  • 民商法学院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院长书记第一课”

    为加强2024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9月29日晚,民商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院长书记第一课”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二楼满天星报告厅举行。民商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及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上官亚敏主持。 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朱茂讲授“书记第一课”,为全体2024级本科新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他强调,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红色基因深植于自己的血脉之中,延续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精神,并以其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民商法学院院长程淑娟为2024级全体新生讲授了“院长第一课”。她对2024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待,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厚植家国情怀,牢记责任使命,将个人的发展和时代的进程紧密联系,为国家建设贡献个人力量;聚焦专业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把专业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和实践活动,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争取全面发展,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她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法律信念的坚守,不断求索、勇攀高峰,在民商法学院筑就青春梦想。 2022级本科生林依晨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2024级本科生龙洋一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此次2024级新生见面会暨“院长书记第一课”的召开,为新同学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我,在民商法学院开启新的逐梦之旅。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雷喆 审核:朱茂)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