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刑事法学院张书友副教授

  • 2016年11月1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个人简介:张书友,男,1979年生,河北张家口人,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1年获得西北政法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西方法理学、法律学说史、法律方法、法律与文学,出版了《纯粹法理论》、《法律要义》等专著,并在《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我校师德先进个人。

张书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只要走上三尺讲台,就变得严肃且格外认真。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课堂要与课后相区别,工作也要与生活分开来对待。作为法理学理论研究教师,工作之余,张书友老师也喜欢看有关文学、历史与哲学方面的书籍,他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实践的应用,注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阅读其它一些有趣的书籍。知识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任何思维方式中获得学术知识,然后将知识融会贯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读问题。所以平时所看的书籍不一定要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口。“你们要珍惜大学的时光,这个阶段是你们能够获取最多课外知识的时候”张书友老师时常告诉学生,应该保持爱看书的习惯,不论是对自己的业务素质还是人格修养,都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会人,拥有积极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思维发展导向。张书友老师在从教生涯中,一直都积极的培养学生在大学期间自主构建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还不曾讲解的情况下,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谈及教育理念,张书友老师表示,教育理念与时代条件相对应,每代人所经历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不能让现代九零后的学生去适应上个世纪的教育理念。相反,老师们应该主动去适应新的时代,运用新时代的新知识、新技术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作为一名老师,张书友老师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是张书友老师从教十一年来,一直保持年轻心态的原因。为了提高学生们探求真理的主动性,张书友老师大胆创新授课风格,转换授课方法,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对于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张书友老师认为,一位老师的授课形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新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都喜欢同一种方式。并且,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作为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采取其他更有效的途径获取知识。

在教育对象面前,孟子曾有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其中第三乐,便是教书育人。张书友老师也曾说过:“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又有何难,若得天下蠢材而育之,使其蜕变心性,实为上佳。”每个人受自我心性和能力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待任何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应该以教育为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达到教育上的公平公正。

在谈及未来对学生教育的重点工作方面,张书友老师提到,每年自己所教学的内容,与上一年相比至少要更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自己现在讲学的课堂内容至少和五年以后的要完全不同。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因为法理学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而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因为面对每一届学生的变化,教学老师的思想和教学内容也必须要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张书友老师喜欢养花,养猫,更是将家里的一只深空灰色的猫咪视为玩伴,为师者热爱生活,才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实现桃李芬芳。

“谁的青春不残酷。”张书友老师用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勉励政法学子能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持之以恒。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相关新闻

  • 刑事法学院召开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推进科研重点工作,围绕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刑事法学院于10月7日晚在长安校区格物楼资料室召开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我校原副校长郭捷教授、刑事法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及学院部分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孙学龙主持。 郭捷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辅导。她表示,项目申报要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要认识到国家级科研项目对提升学科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随后从项目选题的问题意识、论证的规范性与深入性、前期成果积累的代表性等方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经验分享。 院长冯卫国作动员讲话,鼓励年轻学者秉持信心、耐心与努力,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王政勋教授、付玉明教授与年轻学者就科研方向、科研规划、科研瓶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副院长刘仁琦通报了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总体情况,并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人:刘仁琦  审核人:孙学龙)

    2023-10-09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

    9月29日上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颖怡向全体师生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 少数民族教师代表穆兴天、斯琴,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杨亚男,少数民族学生方静在座谈交流中分别表达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全体师生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思想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活动中,藏族同学扎西曲宗和顿珠次旺表演的锅庄舞向大家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达斡尔族同学关蔺演唱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乌兰巴托的优美和广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观看了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红色土司》,畅谈民族团结,话中秋、迎国庆,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2023-10-04
  • 民商法学院“四个一”开展“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议精神,学院组织开展了“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按照《西北政法大学2023 年尊师主题月暨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活动方案》要求,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统筹推进尊师重教活动。发出《致民商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慰问信》,表达对全院教职工的感谢,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并就学院事业发展思路与老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全院整合、腾挪,给之前没有工作室的教师全部落实办公场所,彻底解决“一张办公桌问题”,为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创造条件。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