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刘倩,女,1978年生,汉族,陕西澄城人,副教授。2003年取得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起在我校任教至今。2008年在职攻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2016年进入陕西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在《西北大学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校级科研项目4项。2012年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任教以来,刘倩老师教授过许多课程,从本科生的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到硕士研究生的政策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等。她强调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倩老师将教学育人的过程喻为种树的过程。她认为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就像树木枝干生长的过程,只有根基稳固、枝干结实,未来的花叶才能够郁郁葱葱,因此本科生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应特别注意强化其对专业基本概念、原理
和整体学科框架的理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更像是在枝干上长出花叶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教学要求精细深入,认真打磨,精心修剪,使它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刘倩老师倾向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乐于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她在教学过程中会加入许多真实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向学生们讲解专业原理,补充专业知识。刘倩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并为其布置实践作业,以课堂演讲的方式进行考核,并将其表现作为课堂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根据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安排,刘倩老师担任了40多名本科生的导师。她认为,大一的本科生,最重要的是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她鼓励这一阶段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来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大二阶段的本科生,是专业兴趣培养和奠定专业素养的关键时期,刘倩老师常与他们就专业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推荐相关书目,引导他们阅读经典专著。她认为学生读书应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真正将书读懂读透。大三阶段是本科生面临选择的重要阶段,刘倩老师将他们面临的选择分成就业和升学两大类,通过一对一谈话指导使其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且帮助他们制定未来的学业规划。大四阶段的本科生更加忙碌,刘倩老师与他们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但还是会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对他们面临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生活中的刘倩老师,总是带着和煦温暖的笑容。和她接触过的老师或者学生,都评价她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颇有些棱角,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成为一位母亲后,对于“教育”二字有了更深的感悟与领会:平等、尊重、宽容、爱心,这些都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谈到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刘倩老师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她用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一诗来形容那段难忘的时光。她说,任何成功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打磨过程,厚积才能薄发。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学生应当注重专业学习,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会让自己的简历增彩。刘倩老师还用自己读本科时系主任的几句话勉励学生:“认认真真做学问,老老实实学做人。四面八方紧接触,不记成功记教训。”
“服务法治国家建设,助力现代公民成长”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践行的理念,刘倩老师正在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所有老师们一起努力,共同培育一届又一届西法大学子,将他们塑造成为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