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 2016年11月27日
  • 新华社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新华社编者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准则》和《条例》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本社从15日起开设“新华社信箱·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专栏,对《准则》和《条例》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进行解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形式,是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鲜明地提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2015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5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5年)、《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2015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2016年)等一批有关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内法规文件,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回顾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程可以看出,党内政治生活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第一,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二,有利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党中央权威,增强党的组织纪律性,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前进。第三,有利于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党内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同志与同志的关系,正确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防止个人专断和搞家长制、一言堂,又防止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确保党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确保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增强党员意识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维护党的团结和谐,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第五,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和惩治腐败,激励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形势下,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优势,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对于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相关新闻

  • 我校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校领导带队对7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和1位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学校党政办、纪委机关、组织部、宣传部、校工会、离退处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共忆峥嵘岁月,同庆祖国华诞。在老干部、老党员家中,校领导介绍了学校发展取得的成果,与他们及家属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和待遇落实等情况,认真倾听他们曾经的奋斗往事和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建议;希望他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为学校发展献智出力。 在慰问过程中,校领导表示,老干部、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党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认真落实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持续提升精准服务品质,大力营造尊老爱老孝老的良好氛围,激励老同志在锤炼忠诚、紧跟时代、服从大局中凝聚银发力量。 (供稿:离退管理处 撰稿:王星泽 审核:陈永康)

    2024-09-29
  • 我校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

    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我校于9月16日至26日开展为期十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民法系主任伊莫莫夫·努里罗教授,国际私法系主任哈兹拉特库洛夫·奥迪尔别克教授等四位法学专家来我校访学,开展合作会谈、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实务参访等活动。 9月18日上午,校长范九利会见访学团一行,为访学团专家颁发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双方举行合作会谈,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部门和学院有关负责人参会。 张荣刚表示,作为我校在乌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两校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良好合作成果,希望双方在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中乌两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深层次合作。 伊莫莫夫表示,乌中两国长期保持睦邻友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的共识为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希望两校抓住机遇,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沟通,加强合作。 会谈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在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设立“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分中心、共建“中乌法律研究中心”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9月18日至25日,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分别与教师代表团一行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在刑事法学院,伊莫莫夫教授以《乌兹别克斯坦刑法体系的主要框架》为题作学术交流。民商法学院举办“中国《民法典》合同编座谈会”“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座谈会”,伊莫莫夫教授作题为“乌兹别克斯坦《民法典》历史演变及其如何应对苏维埃政权解体及独立政权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生活重大变化”学术讲座。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承办以“中乌法律援助比较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和“法学+俄语人才培养交流会”,哈兹拉特库洛夫教授作题为“国际私法法律规范的完善”学术讲座。 访学期间,访学团一行参观我校校史馆、智慧教室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等,强化了与我校的合作意愿;赴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进行现场研学,感受中国-中亚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活力;赴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务实践研讨与交流,搭建中乌“一带一路”法律实务合作新平台。 9月26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学团项目圆满结束,这是我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亚的法学教育和人文交流,助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2024-09-29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9月26日,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在长安校区aj13教室举办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秦音主持。长安分局驻我校警务站民警张庆安参加活动。 本次宣讲活动邀请公安长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少波,反诈中心主任、一级警长丁宇,合成作战室三级警长张旺尧进行宣讲。 杨少波、丁宇、张旺尧介绍了网络交友诈骗、刷单诈骗、假冒客服诈骗等常见诈骗行为,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情景模拟演示、动画短片等方式,剖析了诈骗分子常用手段,呼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绝不贪图小便宜、妥善守护个人隐私,进一步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秦音为三位警官颁发校外法治辅导员聘书 作为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本次宣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反诈、防诈意识,也为学院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加强校园防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崔梁凡 审核:刘渊)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