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建党97周年来临之际,6月20日上午9点,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马克思与我们”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汪小宁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周忠社、副书记赵玎玎、学院行政党支部书记张侠、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方宁等与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活动中,周忠社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以及新时代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高校最鲜亮的底色,高校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培育新时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主题党日活动第一部分由汪小宁副教授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为题讲党课。她结合近年来对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史料研究,以党在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工作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学视角,分析了延安时期,党中央在当地展开的治理实践路径和成效,总结了其内在特点和问题,结合党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思想,梳理了我党社会治理工作的经验。
在主题党日活动的第二部分,各位党员认真观看了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并进行了热烈讨论。节目播放过程中,大家聚精会神地学习了卡尔·马克思的生平历史,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发展过程。大家纷纷对马克思辉煌的生命历程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示了赞叹,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的个人魅力和思想光辉,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活动最后,各位支部党员畅所欲言,表达了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生活感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下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任娟娟老师说:“这次党日主题系列活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马克思。在新时代,我们仍需在继续深入阅读、理解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做到从灵魂深处真正信仰马克思。”李岚林老师在发言中认为,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让党员们感到非常用心、贴心和暖心,表示将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传承马克思的精神,向马克思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此次活动增进了党支部的内在凝聚力,激励了全体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整体的理论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