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再次获批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团组国际交流项目

  • 2022年10月11日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布2022年“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名单我校申报的《游古城西安,品中华韵味》交流项目再次获批立项

本次获批的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将以“游古城西安,品中华韵味”为主题,包括西安城市文化+语言专题课程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两大模块,针对“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汉语爱好者,以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语言类直播课程模块将借助西安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景点,让学生在游览过程中体会汉语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舞蹈文化》、《中国书法文化》、《中国茶文化》、《丝绸之路与西安》、《西安阔步向长安》等9门录播课程学员们通过学习将进一步巩固汉语学习成效,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外友好使者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我校首次获批的“汉语桥”《当代中国与西安》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泰国的百学员在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反响积极。本次我校再次获批 “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对我校项目执行效果的认可,也是我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工作的肯定学校将依托前期工作经验,为海外汉语爱好者再次呈现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端语言文化盛宴,不断推动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新突破。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对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安排

    10月31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就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于动员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通知》要求,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要系统推进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辅导。要善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资源板块,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要广泛开展宣讲巡讲。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大学生骨干等成立宣讲团,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二十大示范微党课”等活动。要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出一批高水平讲义、示范慕课等多样化教学资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要深入开展研究阐释。精心组织实施研究项目,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组织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等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关切。 《通知》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强化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一流大学群体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增强动力和活力。要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抓好抓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突出教育特色,深化宣传报道,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22-11-01
  • 西北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交流会

    10月29日晚,学校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线上交流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学校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范九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法治学院院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玺主持。 范九利强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范九利指出,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作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最精准的解读、最权威的辅导,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积极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播者。要围绕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组织力量深入开展研究,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范九利要求,要系统梳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谋划好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进一步找准结合点、发力点,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年底各项任务冲刺收官,力争交出优异答卷。要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目标任务,提前谋划明年工作,苦干实干、争先进位,保持奋进姿态加快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副校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以“迈向新时代复兴之路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工作以及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五个视角,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标志性成就及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道路上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担当作为,抓好落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作题为“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从党的二十大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报告。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 交流环节,副校长马朝琦,校长助理汪世荣,科研处处长李瑰华,《法律科学》主编杨建军,培训中心主任李集合,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法治学院副院长张书友等作了精彩发言。 (供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2022-10-31
  • 我校“四个到位”做好封闭管理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我校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关于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四个到位”工作原则,精准布控,严格管控,科学防控,严守学生思想教育关、安全稳定关、身心健康关,全力确保封闭管理期间学生管理与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组织领导到位,严密管控措施。学校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机制,专门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判工作。主要校领导严格落实值班查岗制,对存在工作松懈的环节和部门进行通报。学校各部门分工协作、夯实责任、联通联动,精心安排部署各项环节,全力保障封闭管理期间各项工作“点面结合、不漏一环”。学工部出台《关于学工系统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值班值守相关工作》《关于全体学工干部校内住值工作》等相关通知,全体学工干部第一时间闻令而动,全部入住学生公寓或办公室,24小时住值长安、雁塔两校区。 精准防控到位,严格把控环节。学校根据国内疫情和相关政策实时动态调整工作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及时进行研判和处置,对学生外出就医、考试等特殊需求,进一步细化隔离管理、应急转诊等具体方案,完善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对宿舍、食堂、浴室等重点场所开展彻底消杀工作,在超市、浴室、食堂、快递点等区域建立志愿服务岗,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集中管控和防护提示工作。 科学管理到位,严细育人过程。学校通过微信程序模块将服务政策、健康须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内容“嵌入”学生管理环节,为学生工作“把脉问诊”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落实校领导联系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检查等工作机制,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将疫情防控要求传达给学生,将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与行为引导结合起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制定实施《学工系统关于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活动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将动态管理与节点教育结合起来。 人文关怀到位,严实关爱学生。学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操场等区域,走访慰问在校学生,将关心关爱学生走深做实。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持续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接受咨询,切实做好心理帮扶工作,确保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不掉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通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绿色通道,实时接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及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将暖心育人工程落实落细。 (供稿:党委学工部)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