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际法学院首次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 2019年06月13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6月11日,我校“2019年国际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楼一楼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会议中心举行。由国际法学科带头人、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指导的方向四博士研究生丁同民、李娟、刘冰分别参加了答辩。副校长王健教授出席答辩会并致辞,他指出,此次答辩会是我校国际法学院建院以来首次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国际法学科和国际法学院的意义重大,是西北政法大学办学的历史性事件。王健同时对南开大学法学院左海聪教授和西南大学法学院邓瑞平教授的支持表示欢迎和感谢,对王瀚教授的辛勤和高质量培养表达赞赏和祝贺,对参加答辩的三位博士研究生提出要求和期望。

左海聪教授担任丁同民、李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邓瑞平教授担任刘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张学安教授、刘亚军教授、潘俊武教授、徐乃斌教授、刘萍教授、孙尚鸿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吕江副教授、刘学文副教授和宋瑞琛博士担任答辩秘书。

指导教师王瀚教授对丁同民、李娟和刘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业情况、学术研究成果和博士论文的写作情况等,向答辩委员会进行了介绍,分别指出了三篇博士学位论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丁同民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一带一路”法律治理机制研究》,李娟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投资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刘冰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法律问题研究》。答辩人从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结构框架、创新点等方面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并回答了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专业问题。

答辩委员会对丁同民、李娟和刘冰的博士学位论文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经各组答辩委员会七名委员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三位博士学位申请人通过答辩,丁同民、李娟和刘冰均以优良成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建议授予法学博士学位。(供稿:国际法学院)

相关新闻

  • 经济法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1日上午,经济法学院党委在长安校区资料室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传达学习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明确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运用正风反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要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查摆不足,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在改有成效上下真功见实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供稿:经济法学院 撰稿:李小斐 审核:李建梅)

    2025-03-21
  • 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召开教风学风建设专题会议

    2025年3月20日上午,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在可视化中心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暨“四课行动”专题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辅导员及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教师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 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切实履行课堂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教师要坚守初心、担当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严管厚爱”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李永宁还对学院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宣布启动“教学质量提升月”专项活动,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持续提升学院的教风学风建设水平。 学院教学副院长李莉传达了近期学校关于强化教学督导、明确“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并部署了各教研室针对学校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与会人员围绕“强教风、严学风、提质量”的核心目标,就教师主体责任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奖惩机制的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时,大家还就如何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奖惩并重优化教风学风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撰稿:张瑞 审核:李永宁)

    2025-03-21
  • 以实务案例为基点的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主题: 以实务案例为基点的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人:陈永强,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学博士后。 举办单位:经济法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603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1日14:30至18:00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