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校企共建的非线编教学(西北)实训基地正式签约

  • 2016年11月17日
  • 人民网-社会频道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北京中广上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建非线性编辑教学实训基地签约仪式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学院副院长罗朋、北京中广上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强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孙江与吴志强代表双方签署了共建协议。根据共建协议,中广上洋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以此次共建实训基地为契机,在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精品课程、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模式。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长期以来,西部处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状态。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出台,鼓励“中西部高校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与“一带一路”倡议部署的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揭牌仪式

企业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非编实训基地为中广上洋在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实训基地。吴志强表示,中广上洋在专注视音频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同时,也一直注重对于教育技术的支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社会公平,实训基地将优先应用先进产品和技术,成为促进东西部新闻传播信息交流与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也将开展针对西部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认证,举办跨区域的传媒行业交流活动,以服务行业发展。他强调,“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创新精神十分重要,而这也正是科技型企业和高校发展中格外重视的部分,是深化合作的内生动力。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能力和企业的研发能力,打造技术测试环境与教学示范基地,汇聚优势,紧密合作,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规律”。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从2013年起,新闻传播学院开启“共建时代”,地方党委宣传部、中央媒体和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利合作,积累了可贵经验。但面临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特别是实验教学不断受到冲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实验教学能力发展,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都需要与处于技术创新前沿的企业合作。如何丰富共建形式,结合行业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确定共建项目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

孙江认为,新闻传播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新闻传播学学科离不开实践教学能力的强化和发展。此次合作有助于提升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有助于培养行业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企业分享资源是对教育最好的支持方式,能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实训基地将与“西北政法大学卓越传媒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对接,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提供创业指导与项目孵化服务,打造“众创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将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枢纽,而传媒行业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西部高校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改革创新中,即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又要注重与不同性质单位的协同创新,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传媒人才。

相关新闻

  •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与灌南县纪委监委举行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

    3月13日,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与灌南县纪委监委“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灌南县举行。灌南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张井凤,灌南县监委委员胡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赵玎玎、副院长杜国强教授参加签约仪式。 校地双方签订“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为“教学研究实践基地”揭牌。 在交流中,双方围绕聚焦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与实务需求,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探讨建立长效化机制,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双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拓宽实务合作新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领导在签约仪式举行前看望了实习学生。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杜国强 审核:赵玎玎)

    2025-03-15
  • 我校与陕西警察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交流座谈会

    3月13日下午,我校与陕西警察学院合作交流签约仪式在陕西警察学院浐灞校区举行。陕西警察学院副校长王有民,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常安出席会议,陕西警察学院校长李寿国主持。 范九利简要介绍了学校法治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情况,向陕西警察学院长期以来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长期以来,两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密切互动,积累了深厚的合作情谊。本次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共同愿景和使命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两校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希望双方持续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协同创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放大合作共建效应,推动资源互联互通,打造公安政法院校合作典范。 李寿国对范九利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对西北政法大学在学院新的发展阶段给予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两校历史渊源深厚,要以本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合作对接机制,细化合作内容,将框架协议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务实举措,加强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共享共建,优势互补,互益互利,更好服务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 双方领导共同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推进合作协议的全面落实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签约仪式前,参会人员赴陕西警察学院警体馆、图书馆、实验实训楼、红色思政虚拟仿真实训室、大数据中心参观调研。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蒋国纲)

    2025-03-14
  • 我校与陕西省信访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3月11日上午,我校与陕西省信访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马骐,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丰,一级调研员张美忠,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出席仪式,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孙昊亮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马骐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法学院校和信访系统的合作承担着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共同使命,此次校地合作是推动法学教育、理论研究与信访实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务实举措。希望双方整合资源,发挥互补优势,合力推进在人才培养、教师挂职、实习实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协力打造多层次、互惠共赢的校地合作新机制、新模式。 马骐肯定了学校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并表示感谢。他表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既是维护公民权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也是实现依法治国、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系统尤为适合法学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希望学校能依托师资力量发挥智库功能,加强信访系统和法学理论界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发展。 双方领导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信访工作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参会人员围绕推进合作协议的全面落实落细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会前,马骐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及张汤墓遗址陈列馆。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刘嘉豪 审核:刘霖杰)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