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母校 共谋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暨优秀表彰大会举行

  • 2022年11月24日
  • 党委宣传部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11月23日,恰逢学校建校85周年华诞,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暨优秀表彰大会在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召开。学校相关领导、老师与广大校友相聚“云上”,共商发展大计,共话同窗情谊。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小龙,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顾德镳,我校原党委书记宋觉、原党委副书记李平安、原副校长王瀚及李玉朝,校长范九利,副校长王健、张军政、张荣刚、马朝琦出席大会。张荣刚主持大会。

校长范九利发表履新致辞

学校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副校长王健作《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副校长马朝琦作关于《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及其组织机构建议名单》的说明。

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孙学龙宣读《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及其组织机构建议名单》,并主持理事换届选举。大会鼓掌通过了建议名单。新一届校友总会理事会由董小龙担任名誉会长,范九利担任会长,张荣刚担任常务副会长,宋觉、顾德镳、李平安、王瀚、李玉朝担任顾问。本届理事会由理事197人组成,设常务理事46人、副会长25人、秘书长1人。

副校长张军政宣读《关于优秀校友、优秀校友工作者及优秀校友会的表彰决定》,授予习战鹏等169名校友“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校友”荣誉称号,授予卫永鹏等69名校友“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校友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北京校友会等17个校友会“优秀校友会”荣誉奖牌。

学校1997级校友、全国双百政法英模获得者、西安市长安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纪胜利,学校1993级校友、南京大学商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王建文,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向母校送来祝福。他们表示为学校的光荣传统而骄傲,为母校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相信在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之下,西法大可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学校1980级校友、广州校友会执行会长、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石安琴,学校1986级校友、江苏常州校友会会长、江苏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范继东,学校1993级校友、西安校友会副会长、陕西瑞森律师事务所主任梁会琪,作为“优秀校友工作者”代表发言。他们向母校送上诚挚的祝福,分享了在校友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表示将继续努力,不辜负母校的教育与期盼,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贡献力量。

学校1990级校友、湖南校友会会长、湖南揽胜律师事务所主任刘银龙,学校2003级校友、云南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同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及执行主任曹勇,学校2003级校友、贵州校友会副会长、贵州贵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达刚,作为“优秀校友会”代表发言。他们表示,会心系母校建设,关心校友发展,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为母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学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校友总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学校校长范九利发表履新致辞。他对接任校友总会会长倍感荣幸,对校友们的信任表示感谢,并代表校友总会新一届理事会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始终如一、持续关心和支持母校事业发展的各位校友表示深深的谢意。范九利表示,多年来,优秀的校友们发扬务实、朴实、扎实的作风,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突出的成绩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母校的社会声誉增添了光彩,校友们永远是母校发展前进的动力。

范九利表示,将尽己所能履行好会长职责,以“服务校友、奉献母校、回馈社会”为要求,明确树立服务校友、助力校友和学校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创新校友工作模式、思路和方法,在“打造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力的西法大校友文化”“建设优化功能强大、便捷友好的校友工作与服务平台”“提升校友服务工作的粘性和温度”“回应校友关切,为校友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等方面有所作为。他希望校友们在关心、关注母校的同时,能够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信息支持、情怀支持、经济支持,为学校更好的服务社会、务实发展创造条件,助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新一届校友总会理事会成员、全国44个校友会、15个校友会筹备组织负责人、优秀校友和优秀校友工作者代表,学校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体育部主任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宣传部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摄影:朱风翔 付佳 王宇晴)

相关新闻

  • 你的大学四年如何度过

    报告主题: 你的大学四年如何度过 报告人: 步洋洋,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 举办单位:图书馆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6日19:00至22:00

    2024-10-16
  • 我校各民族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讲话精神在学校各民族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热议。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穆赤·云登嘉措(藏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民族问题的清晰认识和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工作既要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又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民族工作机制,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 研究生院 常安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在民族事务工作中,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法治对于民族事务治理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作为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将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方面,进行有组织科研,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与宣传,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作品与智库成果。 教务处 王鹏飞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事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我们要认真领悟讲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古丽那尔·乌斯曼江(维吾尔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何叶 (回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也让我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胡曼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和学生工作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理论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马亮(柯尔克孜族)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回望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创美好未来!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井凯笛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针。面对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历史脉络、契合民心所向,开创性走出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并在实践检验了其无可置疑的正确性与优越性。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紧跟理论指引、聚焦体系构建、把准研究方向,同心筑梦、砥砺前行,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彭瑞花(汉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了根本性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学习此次表彰大会上的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人权研究中心 赵小静(藏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凝结的工作经验,已经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未来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权研究中心 倪文艳 (蒙古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此,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民商法学院学生 葛宛琳 (彝族):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对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思考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学子在促进这一伟大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深入践行并积极弘扬民族团结的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盛开! 民商法学院学生 王迪(侗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政策对我们的支持与帮扶,带动我们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我们应当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木开代斯·艾力 (维吾尔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团结一心跟党走,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信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哈雨霏(回族):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也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团结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我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实践,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意识到,青年人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还要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供稿: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桑元峰)

    2024-09-30
  • 《西北政法大学报》第224期

    点击下载:ZF01.pdfZF02.pdfZF03.pdfZF04.pdf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