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周刊》报道我校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经验做法

  • 2023年10月18日
  • 民主与法制周刊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这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月11-13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法学院校、法治实务部门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其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遵循,也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科学指南。推动法学教育发展和法学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会议上,我校教务处处长李大勇介绍了学校的经验做法。

一是出台相关制度,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2021年制定《西北政法大学教材管理实施办法》,2022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西北政法大学关于深入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工作方案》,2023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本科教材建设规划》,为我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2021年起,西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研室,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系列讲座14讲,引导学生从指导思想到价值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等多个层面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2021年秋季,该课程正式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通识选修主干课,两个学分36课时。2021年5月,学校印发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在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建设。在法学专业建设和国家级、省级、校级—流课程建设当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2021年,我校课程思政中心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法律史》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023年,我校《犯罪学》《行政法学》《综合英语》《民事诉讼法学》等4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工作研究”立项为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

三是校院合力推广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我校严格按照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的要求,大力推动“马工程”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每学期教材委员会根据最新版“马工程”教材清单,逐一核对各学院提交的教材选用申请表,确保“马工程”教材应用尽用。目前,我校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59种,其中法学类18种、管理类19种、经济类12种、新闻类6种、思政类4种、涉及24个专业88门课程,覆盖近900个班次。“马工程”重点教材对应课程使用率和覆盖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同时,加大对教材政策制度的落实与教材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各学院的经验成果。

四是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组织全体法学专业教师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聚焦提升广大教师“三进”方法和思路,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相关讲座。2022年以来,举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20期,引导教师强化“三进”的工作意识,掌握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提炼课程当中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从而全面提升我校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五是以教学比赛为抓手,提升教师“三进”动力,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在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当中,将“三进”的效果作为重要的指标体系进行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组织多届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共产生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11名、课程思政教学骨干14名、课程思政教学能手25名,完成12门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推出1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2年认定22门课程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得奖励16项,其中2022年获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2023年,学校教师取得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一项、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两项。

相关新闻

  • 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29日,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院党委委员、行政人员、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朱茂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良好成效。学院党委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2024-10-02
  • 我校举办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

    9月30日,我校举办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出席,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主持会议。 张军政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认识,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创新方式方法,务求工作实效,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创建民族团结教育品牌文化活动,不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交融。要加强协作配合,各部门、各学院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各项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师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各个环节,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活动氛围。 教师代表乔巴生、学生代表杨瑞结合学习内容分享了学习体会,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卫波解读《西北政法大学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方案》。 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校团委、研究生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体育部等单位负责人,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杨柳 审核:李政敏)

    2024-10-02
  • 我校王瀚教授应邀出席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共促商事仲裁服务体系发展研讨会

    9月28日,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共促商事仲裁服务体系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律师协会主办,郑州市律师协会、郑州仲裁委员会承办。开幕式由郑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燕燕主持。 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时志强,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部执行部长张安毅,郑州仲裁案件受理中心主任柴青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王瀚教授应邀作“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实践的新动向与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的主旨演讲,通过丰富的数据对比强调了从战略视角积极谋划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新动向,强调了国际民商事程序统一立法的进展、国际司法协助的依赖性增加、全球化与争议解决机制的融合、争议解决在营商环境评估中的重要性、互联网技术在争议解决中的应用,以及涉外法律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指出了构建全球法律利益交汇点和战略支点的重要性。 郑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市律师协会会长赵虎林作闭幕致辞。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瀚 审核:李立)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