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春风化雨——访刑事法学院教授陈玺

  • 2017年05月0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个人简介:陈玺,男,1976年生,汉族,陕西西安人,刑事法学院教授,长安青年学者,硕士生导师,法律史教研室副主任。1999年、2005年分别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学位,2009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主持国家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法学家》、《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16年入选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谈及求学生涯,陈玺老师颇为怀念。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圆梦金榜,考入了西北政法大学。对于陈玺老师而言,考入西法大仅仅是个开始。“学习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开始跑在前面的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在陈玺老师心中,仲永才高终有尽时,厚积薄发方得始终。毕业后,他在西安工商银行的法规处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三年后,在法学人归属感的驱使下,他毅然放弃了颇有起色的工作,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玺老师成为我校法制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年研究生毕业,陈玺老师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我真正解决了研究资料问题,历史学也好,法制史学也好,都需要大量资料作为研究支持,缺乏资料的历史研究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顺利取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后,陈老师想要再次回归自己最初的专业——法学。由于硕博专业的转变,为了重新开始法制史学的研究,陈玺老师选择了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凭借自己扎实的学术基础,在社科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很快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法制史研究。

“学养深厚”、“整体意识”、“知行结合”是对他学者形象最好的概括。陈玺老师在法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得益于他对传统国学的熟知和探讨。法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学者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更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陈玺老师能够在法学界有所建树,一是由于对知识文化的兴趣,二是由于严谨求实的学风,三是由于多方游历,阅历丰富。

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陈玺老师认为,要干好一件事,最重要的在于兴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不是量的差别,虽说勤能补拙,但终究不能改变天资所在。应当正确审视自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了解自己所处的层次水平;勇于尝试,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预测,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坚持自己的选择,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当谈到读书的意义时,陈玺老师说:“我要求学生读书用功,并不是要求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时,你就会有成就感。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所谓“学”与“做”,其实就是“潜心读书破万卷”与“凭心致用行千里”。陈玺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做到广泛涉猎,了解历史、社会和自然。莫待无花空折枝,要趁着年轻多去看看大千世界。而法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人脉、学术资源至关重要。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且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多读书,多交流,面对机遇时才不会慌了手脚。

陈玺老师对学生寄予厚望,他认可学历的重要性,但不提倡迷信学历。陈玺老师认为很多人只是有学习的经历,却没有真才实学。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有利有弊,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沉迷网络,才是正确的选择。同时,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有效利用大学的闲暇时光,多多实践,为踏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自有镂成日;輮木为轮,直木亦有圆融时。

相关新闻

  • 刑事法学院召开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推进科研重点工作,围绕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刑事法学院于10月7日晚在长安校区格物楼资料室召开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我校原副校长郭捷教授、刑事法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及学院部分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孙学龙主持。 郭捷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辅导。她表示,项目申报要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要认识到国家级科研项目对提升学科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随后从项目选题的问题意识、论证的规范性与深入性、前期成果积累的代表性等方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经验分享。 院长冯卫国作动员讲话,鼓励年轻学者秉持信心、耐心与努力,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王政勋教授、付玉明教授与年轻学者就科研方向、科研规划、科研瓶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副院长刘仁琦通报了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总体情况,并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人:刘仁琦  审核人:孙学龙)

    2023-10-09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

    9月29日上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颖怡向全体师生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 少数民族教师代表穆兴天、斯琴,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杨亚男,少数民族学生方静在座谈交流中分别表达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全体师生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思想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活动中,藏族同学扎西曲宗和顿珠次旺表演的锅庄舞向大家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达斡尔族同学关蔺演唱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乌兰巴托的优美和广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观看了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红色土司》,畅谈民族团结,话中秋、迎国庆,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2023-10-04
  • 民商法学院“四个一”开展“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议精神,学院组织开展了“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按照《西北政法大学2023 年尊师主题月暨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活动方案》要求,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统筹推进尊师重教活动。发出《致民商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慰问信》,表达对全院教职工的感谢,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并就学院事业发展思路与老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全院整合、腾挪,给之前没有工作室的教师全部落实办公场所,彻底解决“一张办公桌问题”,为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创造条件。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