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问心无愧桃李芬芳——访民商法学院车辉教授

  • 2014年01月15日
  • 西北政法大学报总第346期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车辉,民商法学院法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商法教研室主任,侵权法研究所所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任职以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民商法教材6部。主持教学改革项目1项《民商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有教育部项目《身份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校级项目《人格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等;公开出版专著两部《担保法律制度新问题研究》《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2009年2月 被北京“评师网”评为“陕西省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2010年荣登搜狐教育“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榜”,2012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2012年荣获“西北政法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清代人张潮说:“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车辉老师的“才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课堂是思维的盛宴,带给学生享受的同时也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美好的印记。

     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自1982年入校学习到1986年大学毕业,再到2003年取得我校的法学硕士学位,“学海无涯”,车老师在政法近三十年的光阴里不断汲取新鲜知识,充实自我。如今,她又在西安交通大学读博士。车老师的学术研究历程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她致力于民商法方向各种课题与项目的研究。作为学校里较早一批主持科研项目的老师,最初车老师主要是从侵权法的角度进行学术研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之后,则较多关注人身权方面的问题。2006年车老师获准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的课题并已结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家在身份权法律保护方面的空白,而2009年又获准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身份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无论是作为我校民商法学院侵权法研究所所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还是身为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律师,车老师一直不辍前行,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她坦言自己的成长不仅源自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为法院人员提供培训、做兼职律师等各种社会实践也让她有了更大的发展。她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运用方面得心应手,也正是受益于她所具备的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无论是校园里的学生,还是与她在司法实践中共事的同事,无一不被她举手投足间展露出的“才气”所折服。

    情:君心无暇,为师者情更切

    执教多年,车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从未改变,从课堂上授课的一点一滴到课堂之余的谆谆教诲,她始终保持一颗真挚的心同学生交流,耐心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悉心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成为本科生导师后,她更加注重师生情的建立,她如阳光般的真情温暖着她的学生。车老师向笔者坦言,在学校实施“导师制度”之初,面临“本科生导师”这个任务时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做好本科生导师于自己来说难度很高。因此带着强烈被迫的任务感,她与学生们进行了“导师见面会”。通过这一次交流,车老师重新对“导师”这个身份进行了理解与定义,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实行导师制度的必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见到老师的,刚入学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憧憬,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孩子,但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也看得出来他们尚且盲目不够成熟。他们渴望被关注,一位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是十分必要的。”车老师如是总结了她与学生的第一次导师见面会,她认为导师需要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中。车老师希望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尽早了解到大学学习任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知晓社会对法学学生的需求方向。

    车老师说:“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她用行动认真去阐释了“为人师者”更为深刻的含义。她细心的关注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她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学生应该有精气神,年轻人应该保持昂扬的斗志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做一个懂事且有悟性的人。

    热忱:改变自己,也坚持自己

    为师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超凡的个人能力,面对学生保持高度热情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热情对于学生来说,是爱和关怀。车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清楚为学生讲授知识的目的,不能为了讲课而讲课。她主张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针对师者所应该具备的“热情”,车老师阐述道:“我认为一位好老师要兼备一个优秀的表演者、演说家和职业培训者这三类角色的技能”。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无论她多么疲惫,在课堂上她总能保持激情。车老师理论功底深厚,知识面宽广,上课时互动感强,深入浅出的传授知识,她的讲解提纲挈领,将侵权、无权、违约等基本的民法概念结合活生生的案例贯穿始终,将基本问题的外延表述生动、完整,也为学生传授了法律的思维方法。她还通过对学生的准确定位来了解学生们的真正需要,从而提高授课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是一位拥有着“在理论和实务之间灵活穿梭”魔法的魔术师,总能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如今,对于车老师而言,“讲课”已经从最初的生存饭碗、一种职业,上升到一种对于人生的享受。

    多年来的教书生涯,车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较真儿”的个性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她的认真和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被以往教过的学生认可。执教多年,车老师一直问心无愧,不过她认为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能做的就是坚持该坚持的,多年来,我改变自己却也在坚持自己。我改变对学生的过于苛责,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车老师说到。

    后记

    笔者从车老师身上展露出的“才”与“情”、散发出的“热忱”背后,感受到更多的是车老师作为一名老师自内心深处萌发出来的独立思想、人格和美好的品质。车老师称自己是一个平凡真实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其实,她只是在本本分分地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她认为带着对学生的热情、对教学的认真去上课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却是快乐的,她相信只要认真就有效果。她说:“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享受身为人师带给我的激情与快乐,以后会继续做一个幸福的教书匠。”

相关新闻

  • 刑事法学院召开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

    为推进科研重点工作,围绕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刑事法学院于10月7日晚在长安校区格物楼资料室召开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推进会。我校原副校长郭捷教授、刑事法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及学院部分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孙学龙主持。 郭捷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辅导。她表示,项目申报要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要认识到国家级科研项目对提升学科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随后从项目选题的问题意识、论证的规范性与深入性、前期成果积累的代表性等方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经验分享。 院长冯卫国作动员讲话,鼓励年轻学者秉持信心、耐心与努力,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王政勋教授、付玉明教授与年轻学者就科研方向、科研规划、科研瓶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副院长刘仁琦通报了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总体情况,并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人:刘仁琦  审核人:孙学龙)

    2023-10-09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

    9月29日上午,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话中秋,迎国庆,共庆民族大团结”茶话会。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颖怡向全体师生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 少数民族教师代表穆兴天、斯琴,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杨亚男,少数民族学生方静在座谈交流中分别表达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全体师生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思想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活动中,藏族同学扎西曲宗和顿珠次旺表演的锅庄舞向大家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达斡尔族同学关蔺演唱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乌兰巴托的优美和广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观看了民族团结主题电影《红色土司》,畅谈民族团结,话中秋、迎国庆,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2023-10-04
  • 民商法学院“四个一”开展“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议精神,学院组织开展了“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 按照《西北政法大学2023 年尊师主题月暨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活动方案》要求,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统筹推进尊师重教活动。发出《致民商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慰问信》,表达对全院教职工的感谢,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并就学院事业发展思路与老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全院整合、腾挪,给之前没有工作室的教师全部落实办公场所,彻底解决“一张办公桌问题”,为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创造条件。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