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

  • 2008年12月22日
  • 新华网等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清华大学的虐熊事件,复旦大学的虐猫事件,女子用高跟鞋将猫活活踩死的全程视频事件,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血腥惨案,使更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动物保护;与此同时,伴随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农场动物福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体系,而中国却还是空白。因此,动物保护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性发展的需要。

20081220,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启动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楼学术报告厅内举行。该项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牵头、有来自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参与。

2002年开始,我国就有民间组织自发的开始关注动物保护立法,也一直在为立法工作进行不懈努力,但是取得的成效甚微。而此次的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启动,从规模上、层次上实属空前。有来自的权威法学与实务专家近1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共同就动物保护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分别从中国动物保护法的指导思想、动物福利法制度的构建、动物福利法的价值定位、动物福利法的构建、动物福利立法与构建和谐社会、动物福利伦理学等方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落实实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的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塑造中国世界公民形象。

据悉,在2009年初,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将推出两个版本:一是理论版,主要用于指导性课程,在全国高校进行普及推广;另一个是实践版,要在社会中进行推广和实践。同时上报国家立法机关,也有专家表示会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的宣传和影响,切实把立法建议工作做到实处。

与启动仪式同步进行的是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挂牌和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1220上午,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楼学术报告厅里,西北政法大学孙江教授被任命为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手中接过“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银色牌匾:中国首家动物保护法研究机构正式挂牌。

同时为时两天的“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拉开序幕。主办方是西北政法大学和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英国牛津动物伦理中心。亚洲动物基金会、行动亚洲Actasia等著名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及研究机构亮相此次研讨会,他们为推动中国动物保护立法与实践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蔡守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常紀文、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国际计划总监兼东亚事务主管Paul Littlefair、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华宁、台湾动物研究会会长朱增宏;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代表Dr.Woodhouse等理论与实务权威专家分别做了精彩演讲。

众多专家集聚一堂,重点研讨了我国动物保护法的现状、发展、意义、国外动物保护立法的先进经验以及与动物福利相关的若干思考,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中国动物保护立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理论和经验。

当日,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同时,由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动物保护法》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08年12月20日,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和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同步举行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12月21日,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闭幕,图为主办方代表致辞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12月20日,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孙江(左一)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左二)手中接过“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的牌匾。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相关新闻

  • 我校与碑林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历史文化与文物检察保护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与检察机关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文物传承保护新模式,6月14日上午,我校与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历史文化与文物检察保护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我校校长范九利,碑林区委书记张帆、政法委书记聂文斌、检察院检察长李洁和出席揭牌仪式。 范九利介绍了我校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成果,表示我校作为国家法治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与检察机关共同担负着构建中国自主法治体系和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检校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对于促进法学教育与检察实务的良性互动具有积极作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起点,双方要在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方面积极探索,将高校资源和碑林区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合作,推进检校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张帆表示,检校双方要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同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工作实践取得新成效。要抓共建促提升,区检察院要为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开展实践教学、专题讲座等活动,提升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工作水平。要抓成果促转化,检校双方整合资源优势,突出碑林区文化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特色,努力探索形成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检校合作成果。要抓合作促发展,检校双方围绕创新创业、文旅融合、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延伸拓展。 李洁在致辞中表示碑林区检察院将不断深化与西北政法大学的交流合作,持续加强检察理论与实务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极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高质效办案、一体化履职、融合性监督,助推历史文化与文物检察保护提质升级。 揭牌仪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了碑林区人民检察院“益心”碑林检察公益诉讼品牌展览室,并就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检校合作机制等开展交流研讨。 我校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汪世荣,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行政法学院、刑事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公益诉讼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行政法学院 撰稿:王昕 审核:赵玎玎)

    2024-06-17
  • 【起点新闻】民商法学院国瀚文: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无论是电商经营者、消费者,还是整个网络消费市场,都变得愈加成熟和完善,但依然存在“刷单炒信”“强制搭售”“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无理由退货”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即将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也做了明确规定。我校民商法学院副教授国瀚文对此话题进行解读。

    2024-04-20
  • 民商法学院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讲座

    为提升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学子们远离不法金融活动的侵害,3月13日下午,兴业银行西安未央路支行联合民商法学院在AJ33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校园行”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兴业银行未央路支行理财经理王进城主讲,兴业银行未央路支行行长阮甫、民商法学院党政领导出席活动,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辅导员刘洋主持活动。 王进城分享了常见金融诈骗案例,通过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向大家讲解了“防电信诈骗十守则”的具体内涵,进而呼吁同学们强化防范意识,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普及了关于信用报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征信制度的了解。 民商法学院将继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助力同学们掌握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提升自身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共同创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雷喆 审核:朱茂)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