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雅乐以冶情 赴经典之境界——听何占豪教授讲述他与《梁祝》的故事

  • 2018年06月23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6月21日下午,应杨宗科校长的邀请,85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兼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来到我校,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问世60周年来临之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梁祝》的创作背景与作品赏析的讲座。讲座在天平楼AJ33举行,慕名而来的师生40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何教授回忆起《梁祝》的创作过程时谈到:《梁祝》之所以能够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就是因为老百姓喜欢。他表示:“音乐要有民族性,要让老百姓们听懂,这是最重要的”。

何教授表示,《梁祝》是人民创作的。这部作品中很多的旋律都是从我国传统音乐中提炼出来的,越剧、苏州昆曲等都成为了他音乐创作的素材,而该曲的爱情主题,更是受到了越剧《红楼梦》《西厢记》等的影响。这些民间乐曲都是平常人们最爱听的,因此造就了如此打动人心的《梁祝》。

接着,何教授邀请了四名乐器演奏者现场进行演奏。他跟着音乐逐段为同学们讲解了《梁祝》音乐故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等情节。讲解过程中何教授声情并茂,观众的情绪都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深深被这凄美的爱情故事、优美动听的旋律所感染。

在场师生热情高涨,与何教授展开了互动与交流。何教授表示,民族音乐要提高,就要以本国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借鉴外国近代音乐的先进技巧,将外来形式民族化;而民族音乐现代化则是指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民族音乐要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了文化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让我们向经典致敬,向大师致敬!

相关新闻

  • 潘俊武教授当选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副会长

    9月26—28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 2025 年学术会议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本次会议以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治建设” 为主题,汇聚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资源法治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路径。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潘俊武教授在会议期间当选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的副会长,并受邀作主旨发言。同时,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王阳博士和蒋围博士当选为研究分会理事。 在主旨演讲环节,潘俊武教授作为特邀发言人,围绕黄岩岛自然保护区配套规章制度构建的议题提出了有关立法建议。研讨会共分三个议题,分别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法治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和“全球海洋治理与合作的法律问题”。此次潘俊武教授当选分会副会长并作主旨发言,不仅是学界对其在海洋法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我校在海洋法治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下一步,我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潘俊武 审核:李立)

    2025-09-30
  • 【环球时报】我校舒洪水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

    9月24—25日,舒洪水在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采访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强调了新疆发展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中的科学定位。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设计并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环球时报】我校舒洪水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509/1344303.shtml https://enapp.globaltimes.cn/article/1344406

    2025-09-28
  • 杨建军教授在《法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杨建军教授的论文《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替代与法律应对:中国方案建构》在《法学研究》2025年第5期公开发表。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替代与法律应对:中国方案建构》一文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替代,可能呈现领域广、规模大、速度快、全球性等特点,不仅会对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形成冲击,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保障层面的难题。立法需以明确的法政策导向回应挑战,包括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合理适度规制,平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效益与伦理价值,促进人机协作实践,推动就业促进与失业救助协同发力。在具体制度构建上,立法应在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严格贯彻就业优先原则,着力扩大劳动者总体就业机会;通过划定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者的合理边界等方式,筑牢就业保护防线;进一步完善劳动法,明确重大技术革新背景下企业裁员的适用标准,健全劳动者特殊保护制度;适时革新社会保障与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为难以适应技术转型的群体构建制度安全网,保障其基本生活、帮助其抵御社会风险、助力其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法学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学术双月刊,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法学类顶级期刊等荣誉称号。 (供稿:科研处 撰稿:王玉兰 审核:尚海洋)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