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经典之声”诵读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 2018年05月21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5月18日晚7点,由图书馆、党委学工部、校团委联合组织的“经典之声”诵读大赛决赛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退休老教师孟秀兰、孙振中受邀出席本次比赛,图书馆馆领导、相关部室主任以及学生近200人观看了比赛。

决赛评委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罗朋教授、新闻传播学院李清霞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天祥副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俞秀玲博士、图书馆馆长张宏斌博士组成。

在大赛正式开始之前,特邀嘉宾——我校离退休管理处孟秀兰老师给大家朗诵了一首《致年轻的你们》。孟老师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她那充满热情与真挚的诵读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给年轻的学子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紧接着,入选决赛的十三组参赛选手纷纷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忆峥嵘岁月,步时代篇章》将岳飞驱除鞑虏的豪情壮志与民国学子的抗战之心隔着时间的长流相连,给大家展示了属于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七子之歌》似乎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黑暗与屈辱的年代,沉重的历史,使得整个现场肃穆凝重。《蚂蚁》中漂泊在外报喜不报忧的游子形象仿佛就在描述着我们身边的故事。《青衣》诵读者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我们带入筱燕秋和春来的故事,让人感动回味。《卑微》的朗颂者讲述着中华儿女拒绝卑微振兴中华之路,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如今的我们去学习。《姥姥,我想你了》在讲述着与姥姥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体会了人间最真挚最美好的亲情。《一只藏羚羊》借以藏羚羊的口吻诉说着我们人类的过错,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点评环节,罗朋老师和李清霞老师分别对选手们的表现做了精彩点评,她们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同学们出色的表演,同时强调同学们应重视选题,要以历史的标准、美学的标准来重新认识“经典”,扩大阅读范围,从经典诗歌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激烈的角逐,吴一丹《青衣》获得一等奖;赵徐沁萌、符翔翔等《雾中国》,欧阳宇航《卑微》获得二等奖;张贝贝、高子媛等《秋瑾》,王昱霏《姥姥,我想你》、杜康颖《我的心》获得三等奖;赵盼盼、白博华等《忆峥嵘岁月,步时代篇章》等七个节目获得优秀奖。到场嘉宾们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并合影留念。

相关新闻

  • “协同·创新:数智时代的审计”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9月27日,由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我校联合主办,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大数据审计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协同·创新:数智时代的审计”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审计学界以及实务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智时代审计的创新领域与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副校长张荣刚教授,陕西省审计学会会长陈思旺分别作为主办方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我校商学院党委书记赵参主持。 张荣刚在致辞中向与会的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正深刻重构经济社会运行逻辑,审计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数智时代的审计已超越传统财务监督范畴,演进为融合技术、法律、管理与伦理的综合性治理活动,亟需构建“技术驱动、规则护航、治理导向”的现代审计新模式。他呼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深化“审法融合”特色,推动审计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型,助力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体系。 陈思旺表示,数智技术正推动审计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跃升,审计工作必须主动拥抱变革,实现向现代审计、数据驱动和协同治理的三大转变。他充分肯定我校在审计法治与数智融合方面的学术贡献,并表示陕西省审计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审计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开幕式后进入主题报告环节,本环节由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李晓宁主持。七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数智审计、审计法治思维、审计准则等前沿领域,分享了精彩纷呈的研究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郝书辰教授从国家审计的宏观视角,深刻阐释了数据分析的运用是经济社会运行信息化、数据化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提出国家审计数据分析的运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龙平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郑国洪教授、张荣刚教授、兰州大学杨肃昌教授、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审计部处长汪双文、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冯颖教授等分别发言。 9月27日下午,平行分论坛在我校长安校区诚意楼同步举行,围绕“数智时代的审计监督与高质量发展”“数智技术赋能审计的创新与实践”以及“数智驱动的审计质量提升”三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各分论坛报告精彩、互动热烈,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导向,为参会者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数智时代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协同创新。 本届“协同·创新:数智时代的审计”专题学术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分论坛交流等形式,系统展示了数智时代审计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化了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合作,为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 撰稿:张涛涛 审核:李晓宁)

    2025-09-30
  • 我校举办“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幸福邻里一家亲联欢会

    金秋送爽迎佳节,丹桂飘香聚人心。在国庆节与中秋节来临之际,9月28日,我校社区和离退休管理处联合举办“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幸福邻里一家亲联欢会,100多名离退休教职工和居民群众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同享欢乐时光。 活动现场张灯结彩,气氛热烈。离退休教职工和社区居民文艺爱好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现场表演了《梅花赋》《毛主席的光辉照四方》《祖国不会忘记》《歌唱祖国》等节目,他们用歌唱、舞蹈等文艺表现形式演绎出了爱国、爱党、爱生活的时代主旋律,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活动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也纷纷打开话匣子,讲述着社区生活中的温暖瞬间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活动当天,社区、离退休管理处和商学院(管理学院)还组织青年学生志愿者上门看望慰问社区的独居老人们,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供稿:后勤保障处、离退休管理处;撰稿:金山;审核:陈永康)

    2025-09-29
  •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办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活动

    9月26日,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协办、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的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活动——“金融科普花花车”走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西安市公安局韦曲派出所、华安证券投教基地、西安市志愿者协会共同参与,为同学们送上一场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金融安全知识盛宴,以多元协作模式筑牢大学生金融安全防护网。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金融科普花花车”以互动体验为核心载体,设置金融知识问答、防诈骗案例讲解、模拟理财实操等多个板块。西安市韦曲派出所民警结合真实案例,详解校园贷、电信诈骗等常见金融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技巧;华安证券投教基地工作人员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与投资观念;志愿者现场发放金融安全手册,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辨别虚假金融信息。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咨询金融安全疑问,在轻松氛围中提升金融素养。 此次活动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目标,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的生动内容,不仅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的实用技能,更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从源头减少校园金融安全隐患。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多方联动,也为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探索出新模式,为后续推进全国高校金融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撰稿:王可卓 审核:李建梅)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