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美法制新闻报道高级研讨班开课

  • 2005年05月30日
  • 陕西日报 2005年5月29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3649
阅读


中美首届法制报道高级研讨班会场(新闻传播学院提供照片)

  本报讯 (记者 焦永兴)5月28日,由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InternewsNetwork(国际新闻发展组织)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美法制报道高级研讨班在西安举行。研讨班的主题为:“法制报道——媒体在加强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涉及媒体在司法审判中的监督作用、舆论与媒体责任、传媒法制法规以及新闻道德、法制报道等方面。这次培训是国内高校同国际知名媒体在法制报道领域的首次合作。
  出席这次高级研讨班开学典礼的有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霄、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贾宇、英特新闻全球总裁DavidHoffman、英特新闻东北亚地区总裁IvanSigal、陕西电视台副台长张书省等。陕西日报总编辑杜耀峰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道德是最高法律,法律是最低道德”的演讲。会议邀请英国广播公司(BBC)资深记者TonyCheng、英特新闻中国区主任TomKellogg,以及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慕明春、副院长王俊荣等多位国内外法制报道资深教授及专家学者参与讲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中国检察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本报等知名媒体的从业人员应邀参加学习。
  英特新闻是1982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非赢利组织。它是国际英特新闻的创立成员之一,国际英特新闻的成员现分布于全世界的47个国家。

相关新闻

  • 关于做好2025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基委)《2025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项目指南》《2025年国家公派博士后项目指南》(项目专栏www.csc.edu.cn/chuguo/s/3465),现就做好2025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以下简称高研访学项目)选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须为我校正式工作人员,原则上应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课题,出国研修计划应紧密结合在研项目、课题及所在单位重点工作。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回国后服务满两年可再次申请。  3.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的正式邀请函。重点支持留学人员前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机构。  4.高级研究学者聚焦选派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力,能够组织带领团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优先支持“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负责人、或国家级重点教学或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或部级(含)以上教学或科研平台主要负责人、或部级(含)以上教学或科研奖励一等奖获得者等;行政管理人员一般应担任副司局级(含)以上行政职务,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5.访问学者聚焦选派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申请人本科毕业后应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应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无工作年限要求; (3)原则上应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课题、所在单位重点工作。  6.博士后聚焦选派青年科研人才,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须为应届博士毕业生(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毕业取得博士学位)、或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在职青年科研人员。  7.外语水平应符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及拟留学国家和单位的语言要求(详见项目指南www.csc.edu.cn/chuguo/s/3465)。申请时外语水平未达到派出要求者,如所在单位重点推荐,亦可申请,但须提供可反映其外语水平的考试证明。此类人员如通过评审被录取,须参加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相关语种培训或自行报考WSK/TOEFL/IELTS等考试,达到外语条件后方可派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申请时外语水平合格者。  二、资助方式  资助内容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奖学金是用于资助留学人员在外学习期间的基本学习生活费用,可用于支付生活费、医疗保险费、书籍资料费、板凳费、签证延长费等。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三、留学期限  高级研究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6个月,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12个月,博士后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留学期限应根据拟留学单位的正式邀请信中列明的留学时间确定。个人申报的资助期限应不超过留学期限(一般与留学期限一致)。具体留学期限及资助期限在录取时确定,以录取文件为准。  四、申请材料  申请人根据项目要求准备材料(详见www.csc.edu.cn/article/3469)。纸质版按以下要求报送,电子版网报时根据页面提示准备。  1.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2.国外单位正式邀请信复印件(涵盖要求的各项内容)  3.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4.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5页)  6.外方合作者简历(外方提供、正式署名)  7.其他材料: (1)在研材料:申请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所在单位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等的相关证明材料。上传的在研证明为有关立项文件(限3页),或由学校科研部门出具或盖章确认的在研项目(课题)相关证明材料; (2)论文首页; (3)申请高级研究学者所需材料。  五、选派时间  1.网上报名:2025年4月10-30日  2.留基委录取结果公布:2025年6月  3.留学资格有效期:2026年12月31日前  六、申请办法  1.2025年4月1日前,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  2.2025年4月1-5日,申请人填写《西北政法大学教职工公派留学申请表》(附件),连同申请材料复印件提交所在单位审查选拔,所在单位党政负责人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并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报送国际处。  3.2025年4月6-15日,国际处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申请人,国际处予以校内公示,如无异议,提交学校审定。  4.2025年4月16-25日,国际处指导申请人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s://sa.csc.edu.cn/student)进行网上报名,申请人按照要求填写网报申请表并扫描上传申请材料。  5.2025年4月26-30日,申请人将网报后形成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单位推荐意见表》等材料提交国际处。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梦琳  联系电话:029-88182510;18729903005  电子邮箱:oiec_nwupl@163.com  办公地点:长安校区校务楼B座417室  附件:西北政法大学教职工公派留学申请表.doc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5年1月24日

    2025-01-24
  • 我校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年会暨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仪式成功举办

    1月4日,我校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年会暨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仪式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开幕式。 活动分为“校友分会成立仪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高端论坛”和“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年会”三个单元。 范九利向远道而来的嘉宾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为社会输送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校友分会在促进交流合作、助力母校及法治事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次活动为参与者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展示了学校在法治教育领域的深远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交流和发展。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刘霖杰,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分别介绍了校友分会情况和研究生培养情况。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院长陈玺主持校友分会成立仪式。经审议,代表通过章程并选举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新当选会长张学龙作表态发言。 范九利等与会领导颁发聘书和荣誉证书 西安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拘留所二级警长杨蓉、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耿辉分别作为研修班学员代表和优秀校友代表发言。 我校强力教授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法?——“制定金融法”的系统思考》主题演讲。 年会上,师生、校友们通过多种形式共叙情谊,展望未来。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研究生院、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相关领导,实务部门嘉宾,部分优秀校友及全体研修班成员参加活动。 (供稿: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撰稿:冯晨光 审核:张学龙)

    2025-01-06
  • 我校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一安排,11月5日至8日,我校在长安校区设立分会场,同步组织参加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校级领导、全体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作开班动员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海波作总结讲话。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严格按照培训安排,认真学习了有关专家领导的专题报告。分组领学和交流研讨环节,全体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组由校领导带头,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有关重要文件等内容,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个人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本次专题研讨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研讨深入、纪律严实,全体参训学员认真参加各环节学习,积极互动交流,扎实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展现了良好学风,达到了预期目的。参训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此次专题研讨为契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各项部署和要求上来,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西法大贡献。 (供稿:组织部 撰稿:樊丁 审核:李君)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