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律师协会赵虎林会长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

  • 2024年06月18日
  • 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6月15日,郑州市律师协会赵虎林会长一行到访我校,围绕“涉外法律服务业协同发展与合作共建”开展专题座谈会。郑州市律师协会会长赵虎林,中国人民大学河南校友会荣誉会长王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安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瀚教授出席座谈会。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吕江教授主持会议。

赵虎林回顾了双方多次开展的交流历程,郑州市律师协会的发展历程以及郑州市律师行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当前郑州市律师协会正以扎实推进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和涉外法律服务业水平为目标,连接区域内涉外法律服务业与企业“走出去”的沟通渠道。

王群表示,河南省具有历史悠久、区位便利以及资源丰富等优势,依托“空中丝绸之路”等国际倡议,拥有极大的对外联通的市场潜力,希望今后能够与我校密切交流,共同推动河南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

蒋红梅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发展建设、新版仲裁规则以及贸仲涉外案件受理情况。她表示,贸仲丝路中心近年来在创新服务能力、涉外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相信未来能够在涉外法律服务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王瀚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在涉外法治领域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突出成绩。他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正面临着挑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水平与能力,并对郑州涉外法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措施。

会前,赵虎林一行参观了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基地,郑斌、郑天锡国际法图书馆,航空法图书馆。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

相关新闻

  • 我校23个专业上榜 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6月13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我校30个专业中有23个专业上榜,评级为A+专业数1个,A专业数2个,B+专业数15个,B专业数5个。其中,电子商务与法律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学校是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已形成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格局。学校正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昂首阔步朝着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供稿:教务处 撰稿:王筱蕾 审核:李大勇)

    2024-06-18
  • 我校代表队获得第三届警务英语大赛三等奖

    近日,第三届警务英语大赛在重庆警察学院举行。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和我校等高等院校,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实战单位共20支代表队近10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我校代表队由公安学院胡德葳老师、外国语学院霍瑛老师带队,公安学院学生张子涵、宋文珺、冯煜瑾、陈培圯(备)以及民商法学院学生陈雨果代表参赛。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我校代表队依靠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团队配合和优秀的临场应对,在与外方代表进行双边模拟会晤、涉外警务知识问答两个环节表现优异,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可,彰显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能力与风采,最终获得本届赛事三等奖。 警务英语大赛是由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和浙江警察学院共同打造的一项全国性赛事,2021年、2023年两届大赛在全国公安政法类院校中赢得广泛赞誉。本届大赛选址重庆,且有多支西部地区高校代表队伍参加,既是公安政法教育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服务涉外法治建设、提升涉外警务人才培养质效的具体实践。 (供稿:公安学院 撰稿:胡德葳 审核:李永宁)

    2024-06-18
  • 我校举办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培养及就业工作座谈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6月15日下午,学校邀请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单位代表与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会议室召开“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培养及就业工作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范九利为新聘任的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务导师颁发聘书,并在讲话中对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整合校内外协同培养的资源,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养成和价值塑造并重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带动高质量就业,满足国家在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领域人才需求。 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汇报了我校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的培养及就业工作情况。陕西省依法治省办、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丝路中心、西安仲裁委、陕西省律协、陕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公司、永嘉信律师事务所、上海锦天城(西安)律师事务所、北京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等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单位代表围绕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外语技能、法律实训、国际化市场化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交流。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等40余人参会。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审核:李立)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