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按照我校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有关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统战对象和马克思主义学社部分同学共30余人赴吴起、志丹和洛川等地开展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1月3日下午,学院师生首先抵达延安市吴起县。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吴起,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吴起成为陕甘宁边区和陇东分区的革命大后方。学院师生先后参观了吴起镇新窑院革命旧址、吴起革命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纪念碑、胜利山等。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大家的思绪纷纷被带入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感受着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长征精神,在缅怀先烈事迹中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信念和决心。
11月4日,学院师生来到志丹县,参观了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被毛泽东赞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师生们详细了解了刘志丹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回顾了党和人民军队在这里的斗争历程。在洛川县,师生们来到位于冯家村的洛川会议旧址和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明确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纲领、基本任务和各项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在简陋的会议室旧址,在党的领导人生活工作的窑洞,看着一件件简易的生产劳动工具和锈迹斑斑的战斗武器,师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党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崇高追求和伟大贡献。
在此次活动中师生们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初心,深刻体会到他们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敢于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师生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爱国奋斗的精神,促使师生更好地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引领者。2017级社会学专业黎姿同学说:“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有不怕吃苦、勤俭节约的精神,常思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在各项助学政策的帮助下,在家庭提供的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都更要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