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应邀把脉潼关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 2016年05月19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5月17日,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我校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馥洁先生应邀前往潼关县调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潼关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在县委书记樊正学、县长严晓慧、县政协主席顾金孝、副主席燕崇斌、县公安局政委姬刚民等的陪同下,赵馥洁一行先后深入潼关县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岳渎阁景区、古城东山景区、秦王寨马趵泉景区等地,实地查看旅游项目进展情况,听取了潼关县旅游规划、人文历史资源、地理位置等介绍。

赵馥洁先生对潼关县旅游产业发展给予肯定,认为潼关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独特,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资源。希望潼关县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要积极挖掘潼关的历史文化、战争文化、关隘文化,按照“围绕文化做大旅游、围绕旅游做强产业”的思路,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同时要积极推介宣传潼关旅游,打造潼关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真正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调研中,赵馥洁先生还对潼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产业规划、产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附:

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为陕西的东大门的门户,全县总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16万,28个村社区。潼关于西汉初年设县,东汉末年建关,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流传着女娲抟土造人、夸父追日弃杖桃林等美丽传说。潼关为千年雄关,千古名城,史书记载大小战事82次,境内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历史遗存较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潼关位于黄、渭、洛三河交汇处,黄河由此自北东折,滚滚东流,形成天下黄河第一湾的奇伟景象,加之湿地绵延,芦荡密布,水鸟集聚,蔚为壮观。潼关南望华山,北眺黄河,岳渎相望成语产生于此,是华山与黄河对话的绝佳之地。

相关新闻

  • 王敬波教授应邀来校作《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讲座

    3月21日下午,我校邀请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波教授作题为《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的讲座。我校校长范九利主持,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王敬波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她从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目标、关键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大局出发,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市场监管理念、完善市场监管规则、创新市场监管方法。应将依法行政原则、市场普遍准入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包容审慎原则、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市场监管的原则谱系,并以此丰富政府治理的法治原则。并指出应从创新监管、智慧监管、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激励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范九利在主持讲座时表示,王敬波校长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号召师生们学习她教书育人、钻研学术的精神,为母校争光。 王敬波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加深了师生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知。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王敬波教授看望了在我校学习时的辅导员侍秀英老师。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杨思怡 审核:赵玎玎)

    2025-03-22
  • 王瀚教授受聘西安仲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2025年3月1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聘任西安仲裁委第四届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王瀚教授受聘西安仲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聘期为2024年12月4日至2029年12月3日。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石文慧 审核:李立)

    2025-03-21
  • 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讲座

    3月1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聚焦新时代交叉学科发展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河主持讲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张法连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剖析了“交叉学科”作为我国新增学科门类,为推动教学研究从单一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也为法律外语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提供了发展契机。他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依托法学与语言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应着力培养具备法律外语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缺口巨大,而法律英语作为法学与语言学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典范,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抓手。 本次讲座对于我校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念,提升我校法律外语教科研水平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今后将持续加强国家级一流专业内涵建设,助力我校复合型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陈叶 审核:杨华)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