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刘学文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结项优秀

  • 2024年06月07日
  • 国际法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在官网上公布了《2024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我校国际法学院刘学文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法律保障机制研究》顺利结项,并被评定为优秀的结项结果。

该课题历时多年的调研、研究和成果撰写,最终形成的45万字的学术专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际化法律治理机制研究》,将于年内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本课题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框架下为我校涉外法治学科师生孵化出两部已出版的学术专著、30余篇学术论文(含核心期刊论文13篇)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现成为我校国际数字贸易法领域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刘学文 审核:李立)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公司法修订背景及其热点问题”学术讲座

    6月17日下午,我校民商法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刘斌教授、浙江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曾斌博士对公司法修订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郭升选教授担任主持人。 刘斌以“第六轮公司法修改中的共识与分歧”为题,针对2023年公司法修订进程中的共识性立法与分歧解决进行了解读。从效率优先与放松管制、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本土语境与域外借鉴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新修公司法的诸多变化以及其对实务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曾斌以“新公司法与资本市场最新政策对公司治理变革解读”为题,探讨了关于新公司法修改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特别强调“新国九条”及配套措施颁布的重要意义。同时又从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新公司法对资本市场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刘斌与曾斌同参与讲座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同学院肖新喜教授、王莹莹教授、党海娟博士、刘卫锋副教授在相关问题上展开友好交流。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刘卫锋 审核:朱茂)

    2024-06-21
  • 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接受著名航空法专家刘伟民先生赠书

    6月15日,我校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张超汉教授、博士生贾乔赴北京接受已故刘伟民教授生前积累的1600余册珍贵图书捐赠,其家属刘粤西女士代表捐赠。 张超汉对刘伟民家属刘粤西的慷慨捐赠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刘伟民的藏书丰富,涵盖众多国际法和航空法经典著作、学术期刊以及刘伟民个人的研习笔记和批注,其中不少图书是多年来精心收藏的珍本和稀缺资料,不仅丰富了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图书馆藏,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材料。中心决定将这批图书设立专门的“刘伟民教授纪念书架”,以纪念刘伟民对学校的深厚情谊和卓越贡献,将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会,鼓励学生和教师深入阅读和研究这些珍贵图书,传承和发扬刘伟民的学术思想。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将珍惜这份宝贵的学术财富,发挥其资讯价值,为我国航空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粤西回忆了刘伟民生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航空法学术研究的热爱,她表示,刘伟民生前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更多的学子所用,如今将这些图书捐赠给西北政法大学,实现了夙愿,希望这些图书能够为广大学子使用,实现其学术价值。 刘伟民是我国航空法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航空法专家。历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兼法学教研室主任、经管系主任,民航管理咨询中心主任、航空法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民航总局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部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航总局、北京市成人教育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企业法律顾问。去世前任我校客座教授兼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执行所长。1999年刘伟民教授被评为全国民航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民航系统优秀教师一等奖。主编的《航空法教程》(修订版)2005年获民航总局优秀教材一等奖。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张超汉 审核:李立)

    2024-06-21
  •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学习研讨会议

    6月20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会议。 会议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回信精神,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学习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章节;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教师工作部部长董玮,校工会主席戴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进行了交流。 范九利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激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中,奋力书写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时代华章。我们要树立人才第一资源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党管人才,优化工作机制,鼓励创新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帮助人才成为“大先生”,实现人才强校。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奋力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要把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同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夯实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将学习效果体现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要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的观念,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纠治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精;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以身作则,严以修身、严于律己。 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