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律与司法学院院长一行来访我校

  • 2015年09月2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1582
阅读

9月22日上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律与司法学院院长安德鲁•克拉克教授(Andrew Clarke),科研副院长阿诺娜•阿姆斯壮教授(Anona Armstrong)与治理研究项目研究员、亚太地区合作负责人黎永强来访我校长安校区商谈合作事宜。贾宇校长于长安校区会见了院长一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立,公司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升选,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李慧军等参加会谈。

贾宇校长对克拉克院长一行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两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将在学术科研合作、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的合作表示期待。希望双方开展务实合作并形成具体的合作成果。克拉克院长提出,维多利亚大学已成为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协议院校,我校与其法律与司法学院研究领域相符的优秀学生、教师将有机会通过奖学金项目进入维多利亚大学学习。两校还将通过共建“法律与政策研究院”、共办国际会议等途径加深彼此的交流合作。

9月22日,“第二届中澳治理与规制国际会议”在我校长安校区经济法学院举行,澳方嘉宾分别做了“澳大利亚董事职责规定:案例分析”、“澳大利亚大学治理与绩效”、“股权众投规制模式初探”等议题的主题发言,经济法学院副院长郭富青、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为乔、副教授王莹莹分别做了题为“独立董事:理论依据与制度构建的反思”、“股权众筹的中国实践”、“非上市公众性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的发言,会议取得了预期成效,深化了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两校学术交流。2016年,“第二届澳中治理与规制国际会议”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克拉克院长诚邀贾宇校长和我校相关领域教师参加会议。

相关新闻

  • “聚焦涉外检察 深化检校合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9月29日,由我校主办的“聚焦涉外检察、深化检校合作”座谈会在学校长安校区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志远,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十一检察部主任李向锋,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处负责人陈文龙,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蕾等出席会议。我校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马朝琦主持会议。 范九利表示,涉外检察工作是国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学校与各级检察机关深化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合作范围,围绕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检察课题研究、检校人才互派交流、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指导下,我校成立的“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在区域国别检察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多语种法律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下一步,将高质量推进涉外检察工作,依托中心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推动学校专家学者与检察实务专家的交流互动,建立常态化研究协作机制,围绕涉外检察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涉外检察智库。 刘志远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涉外检察工作高度重视,西北政法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涉外法治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先后配合完成中国—东盟检察总长网站建设,编译东盟国家《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等二十余部法典等,在服务检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希望学校进一步聚焦涉外检察工作,高质效做好智库服务,统筹好校内各部门、各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形成研究特色,同时,进一步整合涉外检察实务人才,围绕涉外检察人才培养工作搭建平台。 刘志远与我校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共同签署科研项目委托书 马朝琦宣布西北政法大学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中心网站正式上线,由中心和西北政法大学湾区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全球法律数据库”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研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经济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以及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中亚法律查明中心、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北大法宝西安分公司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学生共计14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高晓伟 审核:孙学龙)

    2025-10-02
  • 【起点新闻】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我校副校长马朝琦接受采访

    【起点新闻】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我校副校长马朝琦接受采访https://qidian.sxtvs.com/timing/share/content/10654306

    2025-10-02
  •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知促行砺精兵——我校首届科级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为深入推进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9月18日—30日,学校举办了首届科级干部素质能力大赛。 以赛促学,理论武装强底气 本次比赛是学校首次举办干部素质能力大赛,面向全校正科级干部开放报名,共有119名科级干部积极报名参赛。聚焦“能写、会说、善思、肯干”的干部核心素质能力要求,大赛设置了应知应会、公文写作和情景模拟展示三个模块的比赛。 应知应会通过笔试方式进行,主要考察科级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内法规以及有关政策文件的熟悉掌握情况。公文写作通过机试方式进行,旨在考察科级干部的应急处突本领、组织协调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掀起比拼热潮,引导广大年轻干部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持续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切实将学习成果和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次比赛不仅是素质能力的大练兵,更是思想的大练兵、作风的大练兵。通过此次比赛,我们进一步强化了政治理论素养、夯实了业务本领、增强了学习意识。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比赛作为契机,调准学习发展的坐标轴,提升争先创优的责任心,提高干事创业的加速度,力争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再创佳绩!”参赛选手李伟弟说。 以赛强技,擂台比武砺精兵 自大赛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推动,形成了广大干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9月29日—30日举行的情景模拟展示比赛中,全体在校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大赛评委,全程参加了比赛。 比赛现场,107名选手通过随机抽题的方式,围绕模拟设置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举措,充分展现了学校科级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素质能力。经过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李伟弟、刘洋荣获一等奖,崔梁凡等4位同志荣获二等奖,邵大壮等6位同志荣获三等奖,吴亢等10位同志荣获优秀奖。 9月30日,大赛颁奖仪式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全体科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系统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服务师生作为成长根基与价值追求;要以“务实、担当、创新”的优良作风,认真履职尽责,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赛选手潘龙说,“能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获奖,我倍感荣幸。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能写、会说、善思、肯干’不仅是比赛要求,更是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石。我将把这份收获带回一线,继续当好连接师生、保障教学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以赛提能,锻造素质过硬干部队伍 本次比赛是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广大干部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的重要手段,为全体科级干部搭建了学习、交流和展示的舞台,全面检验了科级干部的理论素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参赛选手汤强说:“此次科级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能力锻炼与自我审视契机。让我清晰看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和能力短板。我将以此次比赛为新起点,立足工作实际查漏补缺,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履职尽责。” “我深深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面审视自身不足的‘镜子’,一个锤炼过硬本领的‘熔炉’。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科级干部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励我未来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升服务师生、推动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参赛选手刘俊洁说。 本次比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提能”的创新形式,有效激发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将以本次比赛为新的起点,构建常态化干部比赛培训机制,推动干部素质能力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严芳 李月胤 审核:李君)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