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魏奇: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 2022年12月10日
  • 西安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魏奇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论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充分肯定了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其他部分任务部署也都有与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论述,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稳步迈进的坚定决心。

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其中,涉及教育、科技、人才都有一系列指标和任务,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还有“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指标,都和教育、科技、人才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之中,教育处于并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科技强盛不断注入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一系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就教育谈教育,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更要准确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和供需规律,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认识教育的定位与使命。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表述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且在以往的报告中,教育往往与民生相关。如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谈到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下,提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则与科技和人才三者并列,并单独列为第五部分。从表述的侧重点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则是“教育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则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这一方面与中国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关,更凸显了党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时代关于教育建设的论述,分别回答了要不要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问题。

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新时代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方针,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系列战略擘画,充分说明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对强国强军的重大意义。那么在新征程上,如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如何解决人才评价、教育评价、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教学科研评价等深层次问题?面对中国人才和科技在西方遭遇的“围堵”,如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如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石。这就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发挥教育在自主培养各类基础性人才方面的条件性作用,深化发挥教育在集中培育各类高端人才方面的主体性作用,拓展发挥教育在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方面的发展性作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新闻

  • 【铜川日报】我校参与主办的第十一届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在铜川举办 校长范九利致辞

    本报讯 (记者 陈娜)9月19日,由陕西省法学会、甘肃省法学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铜川市委政法委员会、铜川市法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在我市举办。 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刘丽,中国法学会对外联络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陕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牛克俭,甘肃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甘肃省法学会副会长焦盛荣,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范九利分别致辞,陕西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王凯华宣读表彰决定,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梁云波出席。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曹全虎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林荣,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鹏,市政协副主席王红侠,市法院院长田鹤城,市检察院检察长毛朝霞出席。 刘丽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概况、产业发展等,她说,举办“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必将进一步密切法治交流合作、促进法学法律工作整体跃升,希望铜川的领导干部、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珍惜此次难得机会,多学习、多请教、多探讨,进一步提升我市法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法治工作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铜川、平安铜川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铜川实践。 肖育斌指出,经过陕甘两省法学会11年来的共同努力,“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已发展成为规范化、常态化的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陕甘两省法学会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确保论坛机制化建设更加完善、创新性发展具有更大空间,在区域社会法治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两省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弘扬照金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主题,共征集论文447篇,经专家评审组评审,65篇论文分别获得特、一、二、三等奖;8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活动分主论坛和分论坛两个环节,分别邀请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各成员城市、观察员城市以及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有关领导、陕西省有关高校法学法律专家和学者参加。

    2023-09-21
  • 【央广网、西安电视台原点新闻】西安市公安局“平安开学季‘三下’校园行”首场活动举办

    9月13日傍晚,天平楼前广场,欢呼雷动,掌声不断。一场别开生面且寓教于乐的高校师生平安“盛宴”在西北政法大学拉开帷幕。 为有效提升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在长安分局、特警、禁毒、交警、刑侦、环食药侦、新闻中心等多警种部门配合下,西安市公安局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开启“平安开学季 ‘三下’校园行”首场活动。 刑侦局设置的反诈闯关游戏,让学生们学到了反诈技巧,提高了防骗意识;长安分局与平安银行西安分行制作的平安大转盘,让同学们转到的是法治问题,学到的是法治知识;环食药侦支队和茶话弄制作的连环识违禁,让师生们既能学习如何正确分辨食品添加剂,又能现场体验食品药品快速检验设备……警企共同参与的全新宣传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此外,VR体验体能对抗,让学生们真切感受特警的力量与训练,感受到“铁军”守护时刻在身边;识别新型毒品,让大家知道原来毒品还会伪装,有些“咖啡”“奶糖”和“饮料”,擦亮眼睛绝对不能碰。 现场搭建的7个互动游戏区,同学们通过宣传物料、知识问答、游戏互动、现场体验等,充分了解各警种特色和平安法制常识。一个闯关游戏就是一次学习过程,通关全部游戏还可获得西安公安“警安天下”小熊及警营体验官名额。 活动现场,随着西安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贾鹏图将队旗交到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张军政手中,一支全新的反诈宣传队伍正式宣告成立。这支名为校园反诈宣传先锋队的小分队,将由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警种和属地分局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由民警带领和指导,在校园内外展开反诈宣传工作。据悉,校园反诈宣传先锋队将在全市各大高校逐步建立。西安警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全市高校反诈联盟更快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主动反诈、协力反诈、全民反诈”的全新格局。 随后的文艺互动晚会,再次掀起新高潮。晚会在特警支队棍盾术演练中正式开启,精彩对抗的场面不时引来赞叹声声、鼓掌连连。由西安公安民警表演的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脱口秀《大学新生的安全课》和相声《反诈先锋》,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很多安全知识、掌握了不少反诈技巧;西安公安自主创作的说唱歌曲《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让同学们了解到民警为守护平安辛勤付出的点点滴滴。尤其晚会还邀请到“神秘嘉宾”《西安人的歌》的唱作人范炜,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并演唱歌曲,很多学生都表示非常惊喜。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有人自称公安民警打来电话,要求转账,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帮信罪的全称是什么?”现场最为火爆和激烈的环节,莫过于对抗游戏和互动问答。值得一提的是,问题的设置都是根据西北政法大学学生特点精心设置。现场民警与学生共同组队进行游戏比拼,获胜的队伍获得优先回答安全、防范、法律等问题的权力,回答正确的队伍还可以领到奖品。 “本次平安开学季 ‘三下’校园行活动,是西安市公安局在以前开学第一课系列宣传活动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新升级尝试。活动摒弃了‘你讲我听’的传统进校园模式,而是采取互动、游戏、问答、演出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反诈、禁毒、交通和个人防护等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来,极大提升了宣传效果。”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下’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西安公安多个警种和属地分局,通过展区中的现场游戏互动和警种特色展示,向大学生们传递个人防护知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新型毒品危害和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常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类安全防范技巧,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下一步,西安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加强统筹组织,走深走实“三下”工程,在落实“警社共治”机制的基础上开展“警校共治”,多维度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2023-09-20
  • 【聚焦“三个年”】我校联合西安市公安局开展“平安开学季‘三下’校园行”活动

    金秋九月至,开学进行时,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我校联合西安市公安局共同开展的“平安开学季‘三下’校园行”活动在天平楼前广场拉开帷幕。长安分局、特警、禁毒、交警、刑侦、环食药侦、新闻中心等多警种部门通过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现场体验、文艺汇演等方式向我校师生进行反诈、禁毒等多种多样的法治宣传。 副校长张军政参与本次活动,并在活动现场从西安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贾鹏图手中接过“校园反诈宣传先锋队”队旗。此举象征着由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警种和长安分局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由民警带领和指导的校园反诈宣传先锋队在我校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设置反诈闯关游戏、平安大转盘、连环识违禁等7个互动游戏区,通过VR体感、实物体验、冒险闯关等方式让师生们在游园式闯关打卡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如何识别新型毒品、如何防范新型诈骗套路、如何增进反诈技巧等各种法治知识。同学们对于此类新颖且具有创意性的法制宣传活动热情高涨,活动现场盛况空前、热火朝天。 活动气氛在文艺晚会中被推向了高潮,特警支队的棍盾术演练引来学生阵阵惊呼,公安分局民警表演的脱口秀《大学新生的安全课》和相声《反诈先锋》在欢声笑语中传递了不少反诈技巧,说唱歌曲《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民警守护一方平安的艰辛。随后,《西安人的歌》唱作人范炜为现场同学倾情演唱,迎来了同学们的惊喜掌声。 “平安开学季‘三下’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西安公安多个警种和属地分局,通过展区中的现场游戏互动和警种特色展示,向我校学生传递个人防护知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新型毒品危害和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常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类安全防范技巧。我校作为校园反诈宣传队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警民合作,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分辨力、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供稿:保卫处)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