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中国执法者:霜枫娇艳

  • 2017年07月26日
  • 检察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2017年6月16日,检察日报中国执法者栏目刊载我校法学一系九九级校友余枫霜的报道,全文如下: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余枫霜

检察日报社与最高检政治部合办

□被害群众代表给她送来了“嫉恶如仇、为民司法、大义凛然、秉公办案”的锦旗,还以“余枫霜”的名字作了五首藏头诗表示感谢。

□在论辩阶段,5名被告人的律师都不约而同地对公诉人的辛勤劳动和专业素养表示赞许和钦佩。

□每晚孩子入睡后,余枫霜便在床上架起折叠小书桌,开始看书、学习和写作,几乎都是凌晨以后关灯睡觉。

她是南京市检察机关唯一一位博士公诉人,也是唯一一位奋战在业务前沿的博士检察官。

生长在成都的她,典型的天府美女,拥有令人羡慕的纤细身材和甜美长相。

一只双肩包,一身普通的休闲服,让她看起来像一名大学生,其实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叫余枫霜,是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从检11年,她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江苏省十佳公诉人”“江苏省检察专门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办案之余,她笔耕不辍,在各类法学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近15万字。

采访余枫霜,你总会感觉有许多错位的对比:瘦弱的身材和办理重大公诉案件的勇气和担当,温柔的邻家小妹和公诉席上威严的检察官,古板的博士形象和她身上的青春活力……正是这些错位,彰显了她不凡的魅力。

作“藏头诗”感谢

“枫叶红战胜黑暗,霜雪白洁抚民生。”这是一群老人集体用她名字撰写的一首“藏头诗”,表达了他们对余枫霜由衷的感谢。

2014年,余枫霜接手办理了涉案金额高达10亿余元、被害人多达3000余人的陈评集资诈骗案,这也是南京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的数额最大的一起涉众型诈骗案。被告人陈评以投资建厂生产蓄电池、硅晶体、硅导体需要大量资金为由,通过虚构专利产品、夸大相关产品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益和科技含量,并伪造银行存单谎称其拥有巨额外汇和军方背景等手段,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以支付20%至36%不等的高额年息为诱饵,在南京市、徐州市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共计人民币10亿余元。

该案卷宗209册,虽然前期在区院审查起诉时已退查两次,但还有大量的取证工作尚未完全开展,而余枫霜接手时的审查期限仅有一个半月。

“这起案件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被害人人数多,而在于案件舆情复杂,投资人分为两派,一派为‘倒陈派’,对陈评深恶痛绝并强烈要求判其死刑;一派为‘保陈派’,幻想陈评能想办法扭转乾坤,归还集资款。”

案件受理第二天,“保陈派”就狠狠地给了余枫霜一个下马威。当天,“倒陈派”和“保陈派”堵了南京市检察院大门,一名40多岁的妇女从人群中跳出来,狠狠地对她说,“你敢以集资诈骗罪起诉陈评的话,我们不会放过你,我们知道你家住什么地方。”

而“倒陈派”却叫嚣一定要将陈评绳之以法。

“作为一名公诉人,见多了这类威胁利诱,对这些威胁我并未在意。”余枫霜告诉我们,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她联系了陈评对外宣扬的集团首席专家刘某,证明陈评是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邀请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等单位客观评估陈评蓄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查明之前蓄电池销售途径和陈评前期伪造“80亿人民币存单、5亿欧元电汇凭证”进行虚假宣传进行非法集资的事实,让“保陈派”认清事实,不再抱有幻想。

对于被害人最为关心的资金去向,余枫霜和另一名承办人穿梭于银行和金融办之间,对陈评名下200多个个人账户的进出账目进行详细梳理,勾勒出资金的大致流向,查找赃款的去向;对前期发现但尚未被公安机关查封的犯罪嫌疑人拥有的厂房资产,要求公安机关给予查封;建议公安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陈评手下的十余名“金牌”业务员的刑事责任,追缴他们的不当得利,赔偿被害人的财产损失。

随着办案的深入,余枫霜从被威胁、指责,开始成为被害人的朋友,甚至成为众人的“偶像”。被害人不仅为她的付出“点赞”,而且积极行动帮助她寻找和固定证据。“保陈派”“倒陈派”都变成了“拥余派”。

“虽然为这个案件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遭遇了误解甚至威胁,但当被害人对我说‘余检察官,我们特别信任你,检察院是我们的娘家’时,当持续10个小时的网络直播庭审结束后,不少被害人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陈评案结束后,被害群众代表给余枫霜送来了“嫉恶如仇、为民司法、大义凛然、秉公办案”的锦旗,还以“余枫霜”的名字作了五首藏头诗表示感谢。看着老百姓写下的朴实诗句“枫叶红战胜黑暗,霜雪白洁抚民生”,她热泪盈眶。

余枫霜说她长这么大收到过两次诗歌,一次是恋爱时老公写给她的,早已不知道扔到哪儿去了,但老百姓写给她的诗她会一直珍藏下去。

案后变“专家”

“许多人以为公诉工作的难度在于对法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出庭公诉时良好的口才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其实,这只是公诉人最基本的素养,而不断地学习精神才是公诉人最应具备的品质。”余枫霜说。

2013年,余枫霜办理的被告人赵某、邱某等5人骗取出口退税案中,5名被告人从任某的外贸公司取得全套空白报关单证后,在深圳借用他人货物,“张冠李戴”假报出口,再从境外调美金至外贸公司账户冒充外商支付的货款,造成出口货物已结汇的假象,最后从栾某处购得申请退税所需的增值税发票。赵某等人以此手段假报服装、家具等产品出口共计62单,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580余万元。

108册卷宗,其中2000多份凌乱的报关单和核销单,1755份未经梳理的发票,还有大量英文提单、装箱单、外贸合同……余枫霜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知识的空白和无从下手的挫败。

“拿到这个涉及外贸、海商、税务等众多专业知识的疑难案件时,对案件涉及的许多外贸术语真是一头雾水,有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受理案件第二天,国税部门打来电话,说这是江苏省首例骗取出口退税案时,更觉压力倍增。”

但作为公诉人,她只有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我静下心来,把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和《UCP500》都啃了一遍,又从国税局借来《出口退税手册》认真研读。同时,到几家外贸公司和任某以往任职的外贸公司了解情况,力争全面掌握外贸流程、法规以及这个行业的生态。”

依托新学得的知识,余枫霜审查发现了该案62单FOB交易

(外贸术语,是在船上交货的意思,卖方要负担货物风险和运费等费用),但出口方却没有任何运费、港杂费支出的异常情况;发现了有几单货物,提单和外贸合同中的外商居然不一致……这些细节成为了案件的重要突破口。

“我认真审核每一份证据,细致统计每一份票证,制作了长达10万字的审查意见书和出庭预案,8份EXCEL统计表格,亲自制作询问笔录、讯问笔录共计200多页。”

提审任某时,他对余枫霜说:“尽管我不认罪,但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让我佩服。”

在上海询问一位重要证人后,该证人对余枫霜说,“真是想不到,检察官具有这么扎实的外贸知识,对B/L、P/L、自营、代理等专业贸易术语如此精通。”

而在庭审中,一直坚称不认罪的任某面对余枫霜“为什么你帮赵某代理出口了60余单货物,却没有签订一份对外合同?按照代理出口的规定,外贸公司需对委托人的外商情况进行资信调查,你为什么连外商是谁都从不过问?你们一个外贸公司,向一个服装厂定做电子产品,你认为这符合逻辑吗?”等等一连串的提问,任某一度沉默,无语作答。

在论辩阶段,5名被告人的律师都不约而同地对公诉人的辛勤劳动和专业素养表示赞许和钦佩。

“当你站在公诉席上,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肯定时,这种职业的荣誉感比任何比赛的佳绩更让人开心。”余枫霜深有感触地说。

用悲悯心温暖每个生命

余枫霜一直忘不了一起死刑执行案件。那是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办理的一起贩毒案。张某因贩卖3000克毒品而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那天正是他38岁的生日。

“那天天气很阴冷,下着细雨,他的妻子左手拉着十来岁的儿子,右手拎着一个大蛋糕,从老家赶来见他最后一面。三人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是一个劲地掉泪。”

会见结束后,余枫霜和法官走进关押室做验明正身的笔录。“我望着张某,一时不知问些什么。但这时张某却打破了尴尬,抬头对我说,谢谢你,余检察官。”这让余枫霜很意外。张某说,他早就想到了这一天,怨不得人,而余枫霜在办案中公正地对待他、教育他,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悔恨,“虽然后悔已经迟了,但我还是要谢谢你,你是个好人。”

这一声“好人”,让余枫霜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

“许多人可能认为,公诉人代表着正义,是刺向罪恶的利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对善恶的驳离、对人性的悲悯中作着艰难的选择。”余枫霜说。

2010年,余枫霜办理了邓某等人贩卖毒品案,二十岁刚出头的邓某来自四川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由于交友不慎走上了毒品犯罪道路。邓某帮助他人购买了2公斤冰毒,按照当时掌握的毒品死刑案件数量标准,他极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邓某没有料到会面临如此严厉的惩罚,悔恨不已,唯一的牵挂就是想看看未满周岁的儿子的照片。余枫霜几经周折,将邓某儿子的照片递到他眼前,邓某瞬间泪流不止。开庭当天,邓某姐姐将邓某儿子带到了法院门口,看到余枫霜过来,忽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检察官,我弟弟能不能留下一条命啊,他已经知道错了,他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啊。”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余枫霜心中五味杂陈。

发表公诉意见时,余枫霜请法庭在裁判是否使用死刑时,除了考量毒品数量,也请充分考虑邓某是初犯,认罪悔罪态度好,在同案犯零口供的情况下,邓某的认罪供述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成功指控他人犯罪所起的积极作用。最终,邓某被判处死缓。

判决不久,邓某姐姐坐了十几个小时绿皮车,带了一编织袋自家种的黑皮花生来感谢余枫霜。余枫霜谢绝了她的好意,知道她家很困难,请她吃了饭,并帮她订好了住宿的地方。直到现在,邓某姐姐还时不时和余枫霜联系。

“学霸”背后

虽然总有新的知识需要去学习、钻研,对于余枫霜来说,她从来不敢懈怠。

从小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的余枫霜,在西北政法本科学习期间就是“学霸”,连续四年学习成绩均为全系第一,一等奖学金一连拿了四年。

本科毕业后,余枫霜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余枫霜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市检察院。

结婚后,她要了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还不到一岁时,她又考上了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感觉生孩子耽误了不少工作时间的余枫霜,不好意思再请假脱产学习,便边办案边抽时间完成博士学业。三年后,同年考上博士的32个同学中,只有8人顺利完成学业,她是其中之一。

每晚孩子入睡后,余枫霜便在床上架起折叠小书桌,开始看书、学习和写作,几乎都是凌晨以后关灯睡觉。

三年时间,她不仅完成18万字的博士论文,还发表三篇论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些成果几乎都是在夜灯下完成的。她还和导师一起完成了3万字的课题,和同事一起完成了4万字的《侵犯商业秘密实证研究》课题并获得一等奖,她办理的案件数也一直在处里名列前茅。

当有人问她工作、学习、带孩子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余枫霜笑言自己有轻度的强迫症,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在出差的路途上,在等女儿上舞蹈课时,她都喜欢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甚至会旁若无人地背法条。

今年,余枫霜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公诉人大赛,拿回了优秀辩论奖和“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工作之外的余枫霜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有闲的时候,她也是烘焙的拥趸,为孩子烘制小点心,拿着自己的成果给同事们品尝,用大家的点赞来满足自己的小小“虚荣心”。她还喜欢追美剧,尤其是悬疑推理类的。

“研究生毕业时,我放弃了在高校工作的机会,放弃了可以挣大钱的律师工作,而选择做一名公诉检察官,我从没后悔过。能够在公诉岗位上工作是一种幸运,因为我在这儿真切地体会到了一名法律人的价值所在。”余枫霜说。

网页链接:http://newspaper.jcrb.com/2017/20170616/20170616_008/20170616_008_1.htm

相关新闻

  • 【铜川日报】我校参与主办的第十一届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在铜川举办 校长范九利致辞

    本报讯 (记者 陈娜)9月19日,由陕西省法学会、甘肃省法学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铜川市委政法委员会、铜川市法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在我市举办。 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刘丽,中国法学会对外联络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陕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牛克俭,甘肃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甘肃省法学会副会长焦盛荣,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范九利分别致辞,陕西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王凯华宣读表彰决定,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梁云波出席。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曹全虎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林荣,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鹏,市政协副主席王红侠,市法院院长田鹤城,市检察院检察长毛朝霞出席。 刘丽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概况、产业发展等,她说,举办“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必将进一步密切法治交流合作、促进法学法律工作整体跃升,希望铜川的领导干部、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珍惜此次难得机会,多学习、多请教、多探讨,进一步提升我市法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法治工作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铜川、平安铜川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铜川实践。 肖育斌指出,经过陕甘两省法学会11年来的共同努力,“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已发展成为规范化、常态化的研究平台、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陕甘两省法学会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确保论坛机制化建设更加完善、创新性发展具有更大空间,在区域社会法治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两省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弘扬照金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主题,共征集论文447篇,经专家评审组评审,65篇论文分别获得特、一、二、三等奖;8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活动分主论坛和分论坛两个环节,分别邀请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各成员城市、观察员城市以及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有关领导、陕西省有关高校法学法律专家和学者参加。

    2023-09-21
  • 【法治日报】周敏:法治是化解环境风险重要保障

    法治是化解环境风险重要保障 为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指导地方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应急准备和响应处置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虽然很多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但仍有一些突发环境事件因处置难度大等因素,对区域环境质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方面形成冲击。 突发环境事件通常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长期性等特征。作为一种非常态工作,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危机或群体性问题。所以,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必须全面推进应急保障、应急准备、响应时效等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对此,我国先后出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指导性文件,并在修订环境保护法时增加了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为依法科学有序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处于处置地方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线,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之一,其处置的科学性、及时性将直接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成效。因此,《意见》对于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意识、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关键要强化应急保障。《意见》从加强组织管理、优化支撑队伍、提升专业素质三个方面切实强化应急保障法治化。首先,要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并不断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联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合力。其次,要以优化专业支撑队伍为保障,提升专业素质为目标,有效发挥应急救援人员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主要作用,切实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协调联动能力和临场实战能力。这样方可为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由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无显著规律可循,所以更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才能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最大限度减少损害。对此,《意见》从深化“一河(园)一策一图”、加强事件应急监测、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四个方面强化应急准备法治化。应急监测对应急决策处置具有支撑作用,能够有效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科学处置。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建立高效的物资储备协调机制,有助于形成物资统筹合力,有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物资共享,提升应急处置效能。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特别关注“时”与“效”,即不仅在时间上要快,而且在效果上要佳。《意见》从加强信息报告、快速科学响应、做好总结评估三个方面着力提升响应时效法治化。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之初,信息的报送和发布是关键,提升报送的及时性、渠道的畅通性、发布口径的一致性,有助于破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壁垒,便于应急主体迅速判断事件性质,依法及时果断处置事件,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而适时对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改进措施,则可以有效防止反复出现同一问题。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直接面对社区、面对群众,其处置水平和处置能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相信以法治化手段推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必将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从而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

    2023-09-01
  • 【聚焦“三个年”】我校与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8月7日上午,我校与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雁塔校区人权中心会议室举行。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开江,副校长张荣刚出席会议。签约仪式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山小琪主持。 杨开江首先对西北政法大学为此次合作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铜陵市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及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下对检察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强调了检校合作的优势以及必要性。希望双方能够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课题合作、业务咨询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实现双方在持续发展中互补互助共赢,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助推教育工作现代化、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张荣刚对铜陵市人民检察院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进一步指出,铜陵市人民检察院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战略合作,是双方携手共建、共享、共创、共促法治进步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期待在合作关系建立后实现长期化、机制化的合作模式。希望双方本着平等协作、取长补短、共促发展的原则,在协商、务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细化合作内容、方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深度共建合作,共同开启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厚植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携手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共同奋斗、共同前进、共同做出更大贡献。 在参会人员的见证之下,张荣刚与杨开江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校检双方人员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双方围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专家咨询与智库建设、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实习锻炼、双向互聘与资源共享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负责同志,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