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 赵馥洁当选主席

  • 2005年04月04日
  • 陕西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西北政法学院师德标兵赵馥洁教授

相关报道:赵馥洁教授在庆祝2004年教师节暨表彰会上的发言

  省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3月31日在西安闭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马中平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省社科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修订了社科联《章程》,正确分析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李建国在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社科联工作,进一步繁荣发展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赵馥洁当选为社科联主席,薛保勤、胡煜、杨凡、杨尚勤、余华青、薛引娥、胡致本、江秀乐、张炜、席酉民当选为副主席,张岂之、汪应洛、何炼成被聘为名誉主席。

  马中平首先代表省委向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和其他各位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他们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信任和期望,为繁荣学术、服务陕西、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接着,他就如何搞好社科联工作,进一步繁荣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做了重要讲话。

  马中平指出,中央3号文件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要把学习中央3号文件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牢固树立以我国特别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三个着眼于”,实现“三个解放”,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他说,社科联是党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担负着联络、组织、协调和服务社会科学界的职责,是实现党对社会科学领导的一个重要组织,要在加强党和政府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此,社科联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党的全局工作之中,要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的大局出发,开展研究工作,组织学术交流。要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实现陕西“三步走”战略、构建和谐陕西服务。要努力把社科联办成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要为理论研究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和环境。在理论研究中,要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提倡和鼓励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马中平强调,作为学术性人民团体,社科联要发挥优势,加强协调,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要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对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研究。要贴近群众,面向社会,努力开展咨询服务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马中平最后指出,为了顺应变革,跟上时代步伐,社科联和各学会要切实搞好自身建设。他说,当前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社科联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要紧密联系我省社科界的实际,联系社科界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涉及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社科联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制度建设,真正使社科联的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社科界服务的理念,提高服务素质,做好各项工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白阿莹、刘斌、杨尚勤出席了会议。

省社科联新任主席赵馥洁简历

  赵馥洁,1940年11月生,男,汉族,陕西富平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教授。历任西北政法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研究生组组长。兼任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

相关新闻

  • 关于选拨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俄语语言培训的通知

    各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进我校与中亚地区高校和实务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学校近期将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俄语语言培训,培训费用由学校全额资助。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校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  2.须为我校正式在编教师,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  4.具有与俄语国家开展科研交流合作的意愿。  5.已参加过第一、二批俄语语言培训的教师优先,零基础者亦可报名。  二、资助名额:20名。  三、培训地点和方式: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每周六、日上课,名师主讲,96学时,拟4月开班。  四、报名方式: 3月28日前,报名人员填写附件《西北政法大学教师参加俄语培训报名表》,经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提交至国际处。  五、相关要求  1.各单位须推荐政治立场坚定,确有参与国际交流潜力和需求的教师参加培训。  2.为确保教学效果,参加培训的教师须严守培训纪律,培训中途不得随意退出。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梦琳  联系电话:88182510  邮箱:oiec_nwupl@163.com  办公地点:长安校区校务楼 B 座 417 室  附件:西北政法大学教师参加俄语培训报名表.doc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5年3月19日

    2025-03-19
  • 喜报!我校6门本科课程获批第三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三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陕教函〔2025〕59号),我校6门本科课程获批第三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目前,我校总计11门本科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 一直以来,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自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以来,教务处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分别于2024年10月12、18日邀请多位教育教学领域权威专家为我校反复进行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打磨工作。通过专家辅导和不断打磨,参评课程的项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以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持续支持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后续建设、应用与更新,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改革,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全面推进学校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通过增强课程育人成效助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供稿:教务处 撰稿:王筱蕾、魏子涵 审核:李大勇)

    2025-02-22
  • 我校举行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闭幕式暨表彰大会

    12月17日,由校党委统战部、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研工部、校团委、研究生院和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闭幕式暨表彰大会在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出席。 大会对“中华风韵”手工作品制作大赛、“56个民族,56朵花”海报作品制作大赛、“石榴发声·宣讲家”微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征文比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书评比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宣讲边疆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安全学院弘志奖学金”获奖师生进行表彰并颁奖。 文艺展演阶段,民族舞蹈《锅庄串烧》《民族舞串烧》、相声《戏剧与方言》、京剧《武家坡》等节目精彩亮相。歌曲《站在草原望北京》传递了草原儿女热爱家乡、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朗诵《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表达了同学们对革命先辈们的深深怀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宣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在同学们的心中,舞蹈《彩袂翩跹:舞动民族团结情》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第九届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期间,学校还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增强民族团结 筑牢安全防线”系列宣讲,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宣讲边疆行”活动,以及“民族团结杯”迎新篮球赛、“同心杯”拔河邀请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系列活动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氛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国家安全学院弘志奖学金”设立者代表及师生代表参加。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杨柳 审核:李政敏)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