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读解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 2022年10月28日
  • 中国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读解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魏奇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奏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更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政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

一是政治维度,宣示了执政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敢于革命、善于建设、勇于改革,而且更需要对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有自觉认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创建、初步形成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各方面提出若干重大举措,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突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是从理论维度,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根本目的。必须坚定做到“两个不动摇”,即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最大的区别;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

抓住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基础保障”,构建完善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贯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涉及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各个方面,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作了新的发展。

三是从实践维度,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最具战略性的问题是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其中“两步走战略”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涉及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遵循法治之“纲”就是遵循这个目标;强调立好法治之“规”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强调紧扣法治之“重”,就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强调凸显法治之“要”,就是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强调夯实法治之“基”,就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做到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关新闻

  • 【中国网】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实施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同时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凤翔泥塑”这一非遗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型发展,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对凤翔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 一、深入实地走访,探寻泥塑魅力 “匠心传承非遗”团队一行人乘车抵达宝鸡市风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汇合并参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凤翔泥塑的历史脉络、演进发展;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欣赏颜色明丽作品背后创作者的灵感与付出,进一步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凤翔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胡新民先生的作品和他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做出的艰辛与努力。“文化自信”在团队成员心中油然而生。 第二天“匠心传承非遗”团队一行人来到位于宝鸡凤翔的六营泥塑村,在传承人的介绍下参观并欣赏了传承人的泥塑作品,并学习了泥塑的制作工艺,了解了泥塑的纹饰、造型特点,对凤翔泥塑有了深入认识。九大工艺精益求精,体现了老一辈手工业者的工匠精神;五大颜色合理搭配,可产生饱和、鲜亮、靓丽的审美效果。传承人指出,凤翔泥塑是陕西民众群体智慧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团队成员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取得联系,来到胡深世家工作坊,重点采访了当今代表性传承胡小红,向其请教凤翔泥塑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传承人就团队成员所提出的针对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同时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家族关于凤翔泥塑发展的传承与坚守。胡小红介绍到,在父亲去世后,她通过仿制模拟父亲作品的样式,传承了父亲的创新性创作的同时,也领会到父亲创作的精髓,那就是“倾注自己全部的热爱打磨勾勒”,团队成员受益匪浅。 二、知行合一实践,感受泥塑艺术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泥塑制作过程,学习如何给泥塑描边、绘彩这两步收尾工作。胡老师首先以桌上两个泥塑作品——猴、羊为例,耐心教大家如何控制毛笔笔触描边,笔尖需要跟随既定的样式宛转、起伏,更需要时刻注意其粗细的变化。描边结束后,大家在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尝试了给泥塑上色。通过亲自实践,大家对凤翔泥塑工艺有了更为切身的理解,同时加深了对坚持创作、精益求精的老一辈工匠的敬佩之情。 三、匠心助力非遗、坚定文化自信 在实地调研走访的同时,团队成员通过街头访谈、分发问卷等形式,用多元方式全面了解凤翔泥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将结合非遗文化保护现状与调研数据,提出凤翔泥塑在新时代得以推陈出新、创新性转换、创新型发展的新思路。 凤翔泥塑始于周秦,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之一。其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突出了人在其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它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反映出关中民间美术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在胡深、胡新明、胡小红等民间工艺大师的带动下,凤翔泥塑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现已形成5大类300多个品种,年生产量规模10万件以上的泥塑产业基地。凤翔泥塑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六营泥塑村正是凤翔泥塑起源与发祥之地。凤翔泥塑是陕西西府地区民众群体智慧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们对凤翔泥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加坚定了要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一盏枯灯一毛笔,一柄标尺一把刷”,即使只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匠人们也能铸就无数独一无二的泥塑作品;即使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孤寂与冷清,将人们也能用热忱浇筑出最浓墨重彩的凤翔文化。新一代青年应该具有时代担当精神,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发展者、守护者。(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

    2023-09-01
  •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网、中国日报】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汉滨区——探索科技助农,小我融入大我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市汉滨区 ——探索科技助农,小我融入大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7月12日至7月27日,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赴安康市社会实践队开展为期15天的“探索科技助农,小我融入大我”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踏上出征之途探寻科技助农 7月12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格物楼刑事法学院举行,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学龙、刑事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聪、全体辅导员出席仪式。 孙学龙希望同学们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在活动中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注意自我形象,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安全、圆满完成此次“三下乡”活动。同时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勤思多问,把“三下乡”当作向各行各业虚心学习的社会大课堂,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挖掘特色产业思考振兴之路 实践队抵达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后,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前往汉滨区忠诚村“科技农业”产业项目示范基地、蒋家坪茶园示范基地等展开调研学习,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忠诚村天瑞塬农业企业负责人吴斌与实践队员进行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该园区一直坚持走规模发展与创新模式发展道路,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新品种引进与新技术试验,推进园区朝着安全发展、全方位帮扶、农民融入产业链方向发展。 天瑞塬农业基地园区作为先进科技农业基地对于“科技助农”的引领、宣传和推广起到的重大作用,不仅促进了汉滨区科技农业、品牌销售打响名声、走向全省、全国,而且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在园区的大力推动下,科技助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乡村振兴契机。 实践团队还来到平利县蒋家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进一步探索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发展现状,推动科技助农深入发展。 据介绍,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蒋家坪村,曾经是“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2016年以前,村里只有不到两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群众出行难、物资运输难、产品销售难,年轻人都不愿待在家里,全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7%,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近几年,在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蒋家坪村用活用足交通扶贫政策,修建公路26公里,形成了以村委会为中心向镇、组、园区辐射的公路网。公路助推产业,产业因路而兴。从2020年至今,蒋家坪连续三年成为国际茶日国家分会场,各地的游客也纷纷来蒋家坪游茶山、赏美景、尝美食。 擘画时代乡村新画卷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深入了解安康市汉滨区重点社区治理创新做法,总结社区治理优秀经验,实践团来到了汉滨区新城街道双堤社区展开实地调研。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龙刚,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双堤社区的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双网三化”为特色,希望队员们可以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先进经验,总结优秀做法。双方在社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中心展开会谈,副主任杨娜娜详细阐述了双堤社区治理模式。 青年作为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力量,要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关注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实践队员行走在田间地头,观察基层、服务基层,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团队还将继续深入基层、深挖“科技助农”产业活力,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的价值,促进汉滨区科技农业、品牌销售打响名声、走向全省、全国。

    2023-07-28
  • 【中国网】共赴山海,情系闽宁——民商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闽宁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共赴山海,情系闽宁 为深入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脱贫历史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由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学子组成的“共赴山海,情系闽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12日-7月22日前往闽宁镇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实践队围绕移民搬迁过程、脱贫方法、就业情况等方面对闽宁镇原隆村村民及村干部进行走访调查和采访。通过调查交流,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闽宁镇脱贫的艰辛历程、原隆村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果及发展规划。 实践队首先就乡村振兴问题采访了闽宁镇原隆村党支部书记妥成福。据妥书记介绍,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安置了来自固原市的14个村组10515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原隆村村民已经从最初能吃上饭能睡好觉的追求转变成了吃好穿好、节假日外出旅游的高品质生活追求。在妥书记的带领下,原隆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动了一大批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于2021年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称号。未来原隆村还将继续在当地民宿和家庭工厂领域投入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引导产业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带动村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原隆村大规模返贫,真真正正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是闽宁镇原隆村的特色农业园。园区依托棚顶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棚下的现代农业和文旅特色产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让乡村文旅产业成为了带动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实践队在负责人庞红的讲解下了解了特色农业模式及文旅发展理念,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使土地得到了高效综合利用,不仅带动了地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有效解决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为助力闽宁镇原隆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实践队员们也从中吸取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学习到了新兴的农业科学技术,感受到以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稳步迈向现代化乡村的重要意义。 “贺兰山武夷山山山相连,黄河水闽江水水水相依。”在戈壁滩这片荒凉的土地上,闽宁镇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创造了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脱贫奇迹。为更加深刻了解闽宁移民搬迁的历史,实践队员们在山海小院与第一代移民搬迁户谢兴昌书记展开深入交流。据谢书记讲述,闽宁镇的前身是闽宁村,是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为了给西吉县人民愿意移民搬迁的信心,谢书记主动帮乡亲们贷款盖房子,冒着沙尘暴的风险给村里拉水拉电,让村民能够安家落户。谢书记表示,生态移民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起初教育设施落后,他自己挨家挨户告诉家长们要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到现在,闽宁镇考上大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也为孩子们感到十分开心。对此,实践队员也理解了谢书记口中“玉米在沙尘暴过后依旧不倒,我们要学习玉米的这种精神,在这里牢牢扎根”那番话所蕴含的浓浓情感。 为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实践队走进闽宁镇福宁村农户家中开展了助农采摘工作。正值枸杞成熟季节,实践队员在农户的带领下学习采摘枸杞的方法,帮助农户成功在下一茬枸杞成熟前完成了采摘晾晒等工作。通过此次助农,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当地的淳朴民风,亲身体会了务农的艰辛与不易。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农户提早结束了农活,队员们也纷纷表示体会到了劳动的幸福,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在谢兴昌书记“教育脱贫”讲话的激励下,实践队走进闽宁镇福宁村村民家中进行走访,并为家中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捐赠文具和口罩。通过走访,实践队了解到福宁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生活条件,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讲述了上学的重要性,描绘了美好的大学生活,以此鼓励他们认真求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从而回报父母和家乡。“无论什么情况下,让娃娃去读书肯定是最重要的,就算是条件不好也要想尽办法让娃娃念上书”。扶贫必扶志,家长的话让实践队员们深有感触,更加认可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一重要途径。 未来在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本次实践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闽宁镇脱贫攻坚的不易,直观了解到了闽宁协作众多发展成果,深化了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今后,实践队员们也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文:吕佳豪)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