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东西问丨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 2022年03月31日
  • 中国新闻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东西问)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中新社西安3月31日电 题: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作者 刘进田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权概念虽是在西方文化中首先出现的,但中华文化中也自有其根芽和基因。“人最为天下贵”“仁者,爱人”……这些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传统思想,就是中国人权思想的宝贵基因。

人权的本质是对所有人的普遍关爱和平等保护,具有人类普遍性。普遍性的人权在不同文化和文明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不能以人类普遍性人权思想否定民族文化特殊性,也不能用民族文化特殊性否定人权的人类普遍性,应该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适应和相互阐释中推进人权价值的具体化理解和实践。

人权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体根据

人权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历史文化形态基础之上的。超人文的神本主义文化和非人文的物本主义文化都难以形成人权思想。中国文化早在殷周之际就告别了神本主义文化,形成了人文主义文化,把价值主体从神转换为人,肯定人本身的价值,人的祸福吉凶善恶价值均由人自己创造,不由神定。因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所以必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代替天、神成为价值主体,重视人、关爱人成为新的价值取向。

观众参观“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强调人是主体、人是本体、人是根本。这就为人权思想提供了应有主体,即人。在中国文化人文主义精神中,价值就是人本身,不是神或物。这是关爱人的主体前提,是人权思想的前提和根据。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蕴含人权思想的观念、内容与主张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由于以人为价值主体,所以认定在万事万物中,人的价值是最高的、最贵的。这与人权思想完全一致。

中国人文主义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十分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厩失火,子退朝,问人,不问马。”荀子肯定“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张岱年讲,贵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价值。说人最为天下贵,就是说人是天下最有价值的存在。虽然在人之外也有珍贵的有价值的事物,但都是因为它们对于人有利有益,否则它们是无所谓有价值、也无所谓无价值的自在之物。

在人文主义价值观看来,价值因人而是,价值因人而有,价值因人而异,价值因人而易,没有离开人的价值。财产、财富等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它们有益于人本身。“人最为天下贵”的重要价值观,是人权思想的根本观念。

人权思想主张肯定人、关爱人、爱护人、尊重人。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传统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正是“爱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仁”是儒家讲的各种德目的总德,此总德的涵义是“爱人”。作为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仁,是与关爱人的人权概念契合的。

作为“爱人”的“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恕”和“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不损害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就是帮助人。不损害人,是人权思想的要求,帮助人也是人权思想的要求。足见,儒家的人文主义仁学思想与人权思想是契合的。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主张人是最宝贵的,首要意思是指人的生命价值是最珍贵的。民间常言“人命关天”“杀人偿命”,是重视人的生命的表现。现在我们讲人的“生命至上”,也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图为深圳市民有序排队做免费核酸检测。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文化的信仰。因为天地给植物庄稼以阳光雨露,庄稼生长成熟给人以食物,人的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续。君亲师,给人以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天地君亲师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是因为这是成全人的生命的资源和条件。人权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人的生命权、生存权,这就是生命至上价值观的体现。可见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信仰,是和人权思想相通的。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蕴含人权思想的根据与资源

孔子提出“为仁由己”的自由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根本规定。“为仁由己”,就是说一个人为仁还是不为仁,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由外人外力决定。就是说人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的本质特征。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就是强调人的本质是自由。

人权思想主张重视人、爱护人,其根本就是主张重视人的自由,爱护人的自由。因为有了自由,人才获得了自己的本质,人才拥有了尊严。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传统以自由来规定人的本质,是非常重要而根本的人权思想。当然中国文化主张的自由主要是积极自由而不是自由主义主张的消极自由。应当承认积极自由是消极自由的哲学形上学根据。

人权思想所要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是国家权力的代表,讲民为贵,君为轻,可以说是主张对国家权力予以限制,避免其损害个人权利,这是人权思想在政治上的要求。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在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传统中,这种声音尽管不是主流,但不绝如缕。尽管这一宝贵思想只是一种价值理念,但仍然是现代人权思想的重要传统价值资源,有利于协调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国家权力的发挥。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人权思想的辩证性特征

人权具有社会性特征,是在社会关系中保护人尊重人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是正义。正义是人与人之间互不损害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不损害他人,另一方面是他人不损害我或我不被他人损害。我不损害他人是义务,我不被他人损害是权利。

西方文化强调我不被他人损害,即权利;中国文化则强调我不损害他人,即义务。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正义,是对人的真正保护。中国人文主义文化的辩证性要求把我不损害他人之义务和我不被他人损害之权利两个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强调人的权利与责任的辩证统一。

因此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传统所要求的人权完整地讲,应该是人的权责。权利观念和制度是保护人,义务观念和制度也是保护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更完整地保护人。

我们应将中华文化人文主义传统和西方启蒙文化融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更为合理的人权观。这种人权观可以称为人的权责观。(完)

作者简介:

刘进田,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席专家、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 喜迎国庆 礼赞中国——西法大师生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激励广大师生砥砺奋进新征程,昂首共谱新篇章,10月1日上午8点整,我校分别在长安、雁塔校区举行升国旗仪式。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书记、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团学干部,师生代表,教职工家属等数千人齐聚一堂,共同为伟大祖国送上生日的祝福。 国旗护卫队精神饱满、步伐坚定,护卫着五星红旗,肃穆庄严。伴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齐唱国歌,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表达着对祖国的炽爱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要厚植教育报国情怀,坚持从红色资源、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培养更多建设法治中国的栋梁之材。”青年教师代表、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王斌通以《提高传道授业本领,厚植教育报国情怀》为题,鼓励西法大师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广大青年应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青年教师代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冠群在发言中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不负青春韶华的青年。 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珂和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曹译丹分别以《青春正当时,奋进新时代》和《以青春赴万丈理想 用热血燃前途光亮》为题,在国旗下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激励西法大青年以青春之信念为舟、青春之奋斗为桨、青春之磨砺为帆,全力以赴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山海。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师生们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伴着《歌唱祖国》那激昂的旋律,向祖国深情告白,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母亲生日快乐! 【供稿:校团委、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 摄影:杜超英、朱风翔】

    2023-10-01
  • 人权研究中心教师赴新疆多所高校调研交流

    9月12日—15日,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一行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与新疆大学法学院、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喀什大学法政学院进行座谈交流。 在新疆大学,钱锦宇一行参观了新疆大学法学院“新疆人权保障与发展进步研究中心”,就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发展和建设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希望未来双方在人权教育与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新疆师范大学,钱锦宇一行与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茹克娅·霍加等领导和教师,围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进行了交流。曹燕就劳动法学科建设如何与新疆实际相结合发表观点。 在喀什大学,钱锦宇一行参观了法政学院法律诊所及模拟法庭,经济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曹燕介绍了我校劳动法诊所的发展情况。 在石河子大学,钱锦宇谈到,近年来,石河子大学不断壮大,为新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更是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兵团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期待本次交流能有效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2023-09-25
  • 关于举办第二届“印象西法大”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摄影大赛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报国之志,我校特举办第二届“印象西法大”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摄影大赛。 一、活动主题: 礼敬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二、参赛对象 全校师生、校友、离退休教职工 三、参赛要求 1、摄影作品要紧扣主题,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立意鲜明、场景真实、视觉突出、内容生动。 主题一:校园风光。以校园风光风貌、标志性建筑等为题材,反映学校历史变迁及改革发展成就的作品。 主题二:校园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学校文化标识、大学精神等为题材,反映学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良好氛围的作品。 主题三:教工风采。以教职工教育教学、科研攻关、后勤服务等为题材,展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良好风貌的作品。 主题四:学子风采。以学生学习生活、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为题材,展现学生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作品。 2、参赛作品需为原创,色彩不限。每个主题单幅参赛作品限报2张;组图作品以多张形式上传,每组作品限4-9幅。 3、参赛作品需提交未处理的JPG格式原始图片,每幅作品不小于2M,每幅(组)作品需附有1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底片、反转片、电脑创意作品、AI生成作品均不在可参赛范围内。 四、征集日期 即日起至2023年10月20日 五、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优秀作品将在学校有关平台展出,未入选作品不再另行通知。 六、报送要求 1、请将参赛作品发至邮箱:xbzfbjb@126.com。邮件主题须注明:作品主题+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邮箱。 凡未注明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全的,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2、参赛者需确认其作品的原创性,确认作品未曾在其他比赛中获奖,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因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 3、主办方有对入选作品的使用权、编辑权和在校内外各平台发布的权利,不再另付稿酬。 凡参赛者均视为同意以上约定。   联系人:张佼    联系电话:029-88182252                                 党委宣传部                           2023年9月19日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