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联合学士学位培养联席工作会

  • 2024年05月14日
  • 教务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5月11日上午,我校与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联合学士学位培养联席工作会在长安校区召开。

会议就“法学+德语”联合学士学位教学运行、“法学+俄语”项目招生宣传及两个项目的学生管理事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明确相关工作进度安排。

“法学+德语”“法学+俄语”联合培养项目依托两校学科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发扬两校合作育人的优良传统,推动两校在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携手并进。联席工作会制度是两校进一步提升联合培养项目质量的重要举措,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两校相关部门在会上商议决定两校招生、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事项。

两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招生及就业工作负责同志,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俄语学院,我校国际法学院负责同志参会。

(供稿:教务处 撰稿:高楠 审核:李大勇)

相关新闻

  • “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 ——我校举办2024年社区邻里体育文化节

    运动聚合力,和谐邻里间。5月11日,我校在雁塔校区运动场举行以“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2024年社区邻里体育文化节。 比赛设置迷你高尔夫、快乐套圈等10个个人项目和同心击鼓等3个团体项目,项目设置结合各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集趣味性与竞技性为一体。 活动当天,八百多名居民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比赛,助威声、喝彩声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欢乐。法治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分工合作,维持秩序、记录分数、分发奖品,打造了健康活力、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 社区邀请西北大学第一医院、MQ美发工作室为群众开展了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便民服务。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健身娱乐等体育需求,更为居民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凝聚力、幸福感和获得感。 (供稿:后勤保障处 撰稿:金山 摄影:杜超英 审核:陈建宁)

    2024-05-14
  •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

    近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5月13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主持会议。 孙国华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牢牢把握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深刻认识思政课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用好“三种文化形态”,以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伟力感召学生、教育学生;要牢牢把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要求。二是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彰显新作为。要发挥好党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推动重点马院建设;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思想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郭武军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并安排部署我校思政课建设工作。他表示,要深刻理解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从实现教育根本任务高度认识思政课的基础性,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高度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从持续铸魂育人高度坚持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持续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要求,要以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关键任务,要以守正创新推动内涵式发展为科学方法,要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要支持。 马院教师代表李云、李贵、赵琳、鲁洋、相凯宇、徐鹏、赵瑾、段婷婷和学生代表常雪琪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先后进行交流发言,与会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大思政课育人作表态发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会教师表示将持续提高政治素养,不断强化内功,积极主动为我校思政课建设贡献智慧。 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徐鹏 审核:刘驰)

    2024-05-14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 孙国华:加强思政课建设,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的必然选择。要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扛起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范九利: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课程。新时代新征程,要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构建本硕博一体贯通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健全“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培育优秀“大思政课”试点项目,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创新讲授“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针对性和亲和力,高质量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 赵玎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指出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方向目标、任务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引。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引导学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鲁洋: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照亮青年学子成长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时代新人。  经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恒: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和践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李云: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立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结合学校特色,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铸魂育人成效。  国际法学院团委书记 徐秉鹏:共青团干部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抓好团组织建设、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等,培育青年学子“勇创新、敢挑战、能突破”的能力素养,不断增强青年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 刘栩源: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做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成长成才的助力者、健康安全的守护者,以丰富生动的社会事例和生活案例为切口讲授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引导学生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之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朱怡春: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把理论学习同自身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珍惜韶华、苦练内功,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