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在致知楼举行“红色熔炉”党员工作室成立仪式。工作室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拓展学院党建工作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头雁”作用,带动全院党员教师下沉学生社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成立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对“红色熔炉”党员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为工作室揭牌。对工作室下一步的建设和工作开展,他提出三点期望,一要传承红色基因,凝心铸魂,创新思政育人模式,不断提升学院党员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二要紧跟学校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工作,解锁可感可知可亲的党建工作新密码。三要结合学院特点创新特色党建品牌,在工作开展中擦亮红色底色,不断凝练总结,探索出可复制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成立“红色熔炉”党员工作室,旨在进驻学生社区为全院学生提供理论宣讲、学业帮扶、学科竞赛指导、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矛盾调解等多项服务,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工作室目前共由3位教师党员和15位学生党员组成,全院12位党支部书记参与日常工作,带动全院69名教师党员参与其中,将聚焦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要引领“枫桥经验”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此次“红色熔炉”党员工作室的成立,正是学院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将“五个坚持”有效融入学生社区治理之中,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夏雨晴 审核: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