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学校人文艺术第二课堂建设,学工部组织开展“七色花”文化沙龙活动,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校内各民族师生的交流与沟通,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8日,“七色花”文化沙龙第1期“大美新疆的文化源泉”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维吾尔族的帕如克和夏地亚,通过精彩的视频为大家分别展示新疆高速发展的繁华都市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秀美自然风光。他们详细介绍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节日风俗、音乐艺术和建筑服饰等,并现场演示了本民族的见面礼节,邀请老师参与互动,体验维吾尔族语言与文字。维吾尔族同学赛皮丁用民族乐器热瓦普演奏了一曲独具异域风情的《牡丹汗》,受到一致好评。
拥有“马背上的民族”美称的哈萨克族学生能歌善舞,豪迈奔放。在欢快的节拍中,哈萨克族姑娘拉扎提带来一段民族舞蹈“黑走马”,并介绍了摔跤、马上拾银、叼羊、姑娘追等哈萨克传统体育运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恩卡尔用民族乐器冬不拉现场即兴了一段哈萨克阿肯弹唱,曲风轻快,极具感染力。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符号有库姆孜琴、白毡帽、毡房、草原、雪山等,反恐怖主义法学院2017级的布如丽·托莲详细讲解了英雄史诗《玛纳斯》被发掘的过程。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这部优秀的民间文学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柯尔克孜人成长,是柯尔克孜族文化的结晶。布如丽还为大家介绍了本族独特的婚礼风俗和服饰饮食等代表文化。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迪力拜尔现场演唱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柯尔克孜族歌曲。
学工部何玉军老师在交流环节做了点评。他表示,本期文化沙龙为我校各民族师生增进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新疆自然风光秀丽,但比自然风光更美的是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底蕴深厚的民族友爱之情。希望同学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练好本领,服务国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