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晚7点30分,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首届首届法律援助志愿者经验分享会暨颁奖仪式在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大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刑事法学院、陕西省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教授、教务副处长李永宁、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光明、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宋志军教授、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刘仁琦副教授出席本次活动,研究生辅导员方菲主持
活动伊始,宋志军针对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的基本工作、基本理念,向与会师生作简单介绍,同时也表达了对所有志愿者的感谢,各项志愿活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接下来,方菲宣读了本届优秀志愿者名单,到场老师为潘泽宇、张绍杰、安凯尔·安外尔等21名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之后,8位优秀志愿者代表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来自刑事法学院2016级刑法专业研究生的潘泽宇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从加入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中心工作的一年里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实战经验,加深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面对那些涉案的未成年人,如何走进他们以及帮助他们。2016级刑事诉讼法专业研究生许彦斌则从中心的主要服务项目,合适成年人在场维权、社区矫正、社会调查、未成年人关怀帮教四个方面出发,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公安学院2015级刑事科学技术本科生安凯尔·安外尔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感悟,并对新加入的志愿者们提出了工作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现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响起阵阵掌声。
活动最后,马光明、冯卫国、刘仁琦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马光明表示,在这次经验分享会中不仅看到了志愿者们在志愿活动中逐步成长,也看到了他们工作中的责任心、公益心,研究生院今后将给予中心最大力度的支持。冯卫国对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给予了高度肯定,志愿者活动既是检验锻炼同学们法律知识运用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促进司法公正、有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坚持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体系的表现,学院必定会继续支持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刘仁琦则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期望,努力开展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工作,把志愿活动越做越好。
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自创立以来,秉承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志愿工作,服务区域辐射陕西省众多城市,如西安、宝鸡、渭南等地,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是对大学生志愿者们的肯定与赞扬,也能够激发更多的同学们加入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志愿者队伍中来,发扬“助人自助”的优秀志愿者精神,更好的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