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研究中心举办首期“跨学科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

  • 2021年03月23日
  • 人权研究中心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322日晚上,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协办的首期“跨学科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雁塔校区举办,交流会由行政法学院副院长、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安教授主持,本期点评嘉宾为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法律科学》编辑部编辑、刑事法学院付玉明教授,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立峰副教授。各协办单位领导、人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我校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


交流会上,本期主讲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哈冠群博士以《隔岸平衡视域下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策的历史考察(1961-1975)》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对文章的主要研究意义、结构与内容做出简要介绍,并从隔岸平衡理论视角重点分析美国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规律性,进一步阐明了美国不愿意支持库尔德人的根本原因。最后,哈冠群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对跨学科研究的理解,他认为跨学科不是面面俱到,更不是杂学家,而是在自身研究领域遇到瓶颈时,吸取其他学科的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在本专业内的突破。

接下来,刘进田教授、张师伟教授、侯学华教授、张光教授、杨立峰副教授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哈冠群的研究成果做了点评。

常安在总结中对哈冠群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常安表示,“跨学科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且能够推动学科的长远发展,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归属感。同时也给硕士生、博士生展示了一篇好论文的产出过程,起到了研究生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

相关新闻

  •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主题: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人:龚向和,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 举办单位:人权研究中心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506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0日19:30至21:30

    2025-03-20
  • 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举办

    3月19日,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天平楼广场举办。招聘会吸引了省内外190余家用人单位热情参与,带来34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律所、企业法务、司法机构、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学子打开通往职场的大门,我校、联盟高校以及省内其他高校共3000余名毕业生前来求职。 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制作的简历,在各个展位间穿梭,积极与用人单位代表沟通,仔细询问招聘要求、薪资福利、晋升渠道等关键信息。校友单位展位前人气高涨,排起长队,凭借对母校的了解与归属感,与毕业生们交流更为顺畅。校友们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他们成长。 为了让毕业生求职更顺利,学校在招聘会现场设立特色咨询服务点。专业老师和工作人员为毕业生详细解读就业政策,提供劳动法律咨询、简历优化建议,同时开展考公考编、征兵、留学、西部计划等咨询服务,从多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学校安排大量志愿者协助企业布置展位、引导学生应聘,保障招聘会高效有序进行。​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副校长孙昊亮、赵全宇来到招聘会现场,对前来招聘的单位表示欢迎与感谢,走访各个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亲切交流,询问求职进展情况,为毕业生加油鼓劲。学校就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与各学院相关负责人、毕业生辅导员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进校企合作,关心毕业生就业去向和意向。 此次招聘会搭建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的良好平台,促进我校与招聘单位的深度交流。学校后续将继续推进“招聘+宣讲”“走出去+引进来”的就业工作模式,深化校政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持续做好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工作,助力2025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人:徐卓远 审核人:孙静)

    2025-03-20
  • 【丝路新观察】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成立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3月18日电 当地时间3月15日,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中国(陕西)—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论坛上,由西北政法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共同建设的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继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后,西北政法大学在中亚地区建成的第五个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分中心。 为服务中国—中亚国家的法治需求,开展中亚国家的法律查明、科学研究与涉外法律服务工作。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后,西北政法大学依托学科优势,成立了“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教授告诉丝路新观察全媒体记者,通过对中亚法律的翻译、查明和研究,后续中心将形成有关中亚法律的公开报告,随后,通过与企业、个人的横向合作,为在中亚的中资企业、华侨华人提供具体的法律服务。 目前,西北政法大学正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开展俄语+法律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在北京盈科哈萨克斯坦律师事务所、哈萨克斯坦Unicase律师事务所、吉尔吉斯斯坦立信律师事务所设立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与中亚地区法律类大学和法律实务机构的合作,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与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等十余所中亚高校和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携手推进区域法学教育交流和法学理论研究合作,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教育共同体。 【丝路新观察】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分中心成立http://www.siluxgc.com/static/content/jejsst/kgNews/2025-03-18/1351651501215350784.html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