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第二期“现代欧洲法和国际融合”国际课程开课仪式

  • 2023年03月13日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3月9日我校引进的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西北管理学院(简称西北管理学院)第二期“现代欧洲法和国际融合”国际课程开课仪式在“云端”举行。西北管理学院和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法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参与本期项目学习的57名国际法学院2022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方向)研究生参加开课仪式。开课仪式由西北管理学院国际合作部中国事务中心主任车尔尼夫斯卡娅主持。

西北管理学院法学院院长谢尔盖夫宁对双方持续推进“现代欧洲法和国际融合”国际课程项目表示祝贺,他相信项目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国际交流经验及学术研究兴趣。希望双方开展多形式的深度合作,继续筑牢友好合作关系,加深两国人民深厚情谊。

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指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进入新纪元,在此背景下,引进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法学专业国际课程将持续推进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加速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推进两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储备。

西北管理学院项目授课教师阿列克谢耶夫简要介绍了本次专业课程开设的背景、内容和形式,期待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学生加深相关法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代表刘茜表示将认真完成项目学习,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努力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拓展国际视野,为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开课仪式结束后,阿列克谢耶夫为我校学生在线讲授知识产权法第一课,其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好评。

我校与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于2021年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22年3月首次引进该校“现代欧洲法和国际融合”国际课程。本期项目面向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方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全英专题课程,项目为期3个月,国际法学院贺小丽老师担任助教。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国际课程是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创新实践,也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的积极探索。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热议2023年全国两会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会议近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我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和热议两会精神,坚定信念、与党同心。 民革支部主委彭瑞花: 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和鼓舞,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将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名民革党员,要立足自身岗位职责,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切实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民盟支部主委杜国强: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时强调,“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公正监管,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这对于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管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建支部副主委石慧芳:民建会员认真收听收看了两会盛况,对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和振奋。作为一名高校审计工作者,将自觉践行两会精神,切实围绕“开源、节流、增效”的目标,不断强化审计的监督、鉴定和评价职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的推动内审工作上新台阶。 民进支部会员、西安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张书友: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离不开优秀法治人才的保障和正确法治理论的支撑。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这为我校的教学、科研、育人工作树立了更高目标。 农工党支部主委邱昭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法学一流学科建设在更新完善传统二级学科内涵的同时,要推动法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布局法学新兴交叉学科,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 致公党支部主委杨蔚林:观看了外交部长秦刚的讲话以后,深刻体会到当今我国的内政与外交有着紧密的互动联系,这不仅体现在我国提倡的“平等、互利”外交原则上,而且也表现在我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国家意志上。 九三学社支社主委、长安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冯卫国:作为一名从事刑事法教学研究的高校教师,我特别关注“两会”中涉及刑事法治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及“两高”工作报告中,都展示了五年来我国刑事法治取得的可喜成就,相信未来的刑事法治一定能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平安中国建设一定会迈向更高水平。 无党派人士、雁塔区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席晓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表明政府着力继续帮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推进扩大内需的广度与深度,提振民营经济投资预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推进出口企业恢复性生产的坚定决心及积极举措。 (供稿:党委统战部)

    2023-03-12
  • 我校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3月10日,我校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推进。副校长马朝琦出席会议,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及就创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主持。 马朝琦在讲话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他要求,一是要强化风险意识,在斗争精神上再提升。面对就业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必须迎难而上,树立坚定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信心。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要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动员全院就业工作人员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抓就业”的工作氛围。三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在就业举措上再提升。针对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同难题,学院上下要形成合力,站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的高度上,将就业工作作为下一阶段各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要坚持多措并举,在服务质效上再提升。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关注重点群体学生、做好鼓励学生创业工作,全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五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渠道拓展上再提升。要加强新就业市场拓展,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建立访企拓岗长效机制。同时要用好用足政策性岗位,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做好征兵宣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建功立业,发挥“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的重要示范作用。六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在规范客观上再提升。要及时准确做好就业数据统计和报送工作,建立核查台账,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孙静结合教育部、教育厅最新文件精神,就做好下一阶段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铁坤通报了各学院2022届和2023届部分就业数据,对学校新修订的就业工作考评奖励办法进行说明。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上官亚敏、民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潘键先后作就业创业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供稿:招生就业处)

    2023-03-11
  • 我校举行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开展好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3月7日下午,我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第二场展示活动,全校共有12位选手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明永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宝莲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宝利教授、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志刚教授、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教授、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勇教授、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志松教授担任评审专家。 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马朝琦、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鲁洋主持。 郭武军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红色办学历史,感谢兄弟高校的各位专家对我校思政课建设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各位参赛选手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反复打磨比赛作品,争取今年再创辉煌。 在教学展示过程中,全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课堂,运用典型事例呈现了一堂堂构思精巧的思政课。展示结束后,专家对每位选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选手们虚心听取专家建议,并纷纷表示要在课件制作、思政要素有机融入课堂、案例与课堂内容的契合度以及内容的逻辑性等方面作进一步改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