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西北政法大学校级决赛

  • 2024年06月18日
  • 经济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6月13日,由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教务处主办,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西北政法大学校级决赛在我校长安校区满天星报告厅举行。

副校长赵全宇,教育部首批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创业导师张伟,贝腾教育集团西北区域总经理、贝腾创业研究院高级讲师岳红梅,西安开元资治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青年创业协会导师王栩,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杨明,教务处副处长王若梅,经济学院班子成员及全体学工干部参加活动。

赵全宇表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一项专业赛事,是前期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延续。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希望同学们以比赛为契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决赛6支团队围绕项目创新突破、教育引领、商业模式、社会价值等进行了精彩展示。经过激烈角逐,“大话枣事:大荔冬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3个项目获校赛特等奖,“天空之眼一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无人机安防平台”等3个项目获校级一等奖。

自校赛通知发布以来,得到各二级学院积极宣传和广泛动员,通过学生申报、学院选拔,共收到900余项申报书,累计参赛学生5000余人次。本次校级决赛进一步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良好氛围。学校将对校赛脱颖而出的项目进行集中培育和精细打磨,提质量、练技巧、补短板、出亮点,力争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省分赛中取得佳绩。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李一泽 审核:王森)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公司法修订背景及其热点问题”学术讲座

    6月17日下午,我校民商法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刘斌教授、浙江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曾斌博士对公司法修订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郭升选教授担任主持人。 刘斌以“第六轮公司法修改中的共识与分歧”为题,针对2023年公司法修订进程中的共识性立法与分歧解决进行了解读。从效率优先与放松管制、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本土语境与域外借鉴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新修公司法的诸多变化以及其对实务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曾斌以“新公司法与资本市场最新政策对公司治理变革解读”为题,探讨了关于新公司法修改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特别强调“新国九条”及配套措施颁布的重要意义。同时又从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新公司法对资本市场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刘斌与曾斌同参与讲座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同学院肖新喜教授、王莹莹教授、党海娟博士、刘卫锋副教授在相关问题上展开友好交流。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刘卫锋 审核:朱茂)

    2024-06-21
  • 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接受著名航空法专家刘伟民先生赠书

    6月15日,我校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张超汉教授、博士生贾乔赴北京接受已故刘伟民教授生前积累的1600余册珍贵图书捐赠,其家属刘粤西女士代表捐赠。 张超汉对刘伟民家属刘粤西的慷慨捐赠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刘伟民的藏书丰富,涵盖众多国际法和航空法经典著作、学术期刊以及刘伟民个人的研习笔记和批注,其中不少图书是多年来精心收藏的珍本和稀缺资料,不仅丰富了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图书馆藏,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材料。中心决定将这批图书设立专门的“刘伟民教授纪念书架”,以纪念刘伟民对学校的深厚情谊和卓越贡献,将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会,鼓励学生和教师深入阅读和研究这些珍贵图书,传承和发扬刘伟民的学术思想。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将珍惜这份宝贵的学术财富,发挥其资讯价值,为我国航空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粤西回忆了刘伟民生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航空法学术研究的热爱,她表示,刘伟民生前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更多的学子所用,如今将这些图书捐赠给西北政法大学,实现了夙愿,希望这些图书能够为广大学子使用,实现其学术价值。 刘伟民是我国航空法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航空法专家。历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兼法学教研室主任、经管系主任,民航管理咨询中心主任、航空法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民航总局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部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航总局、北京市成人教育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企业法律顾问。去世前任我校客座教授兼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执行所长。1999年刘伟民教授被评为全国民航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民航系统优秀教师一等奖。主编的《航空法教程》(修订版)2005年获民航总局优秀教材一等奖。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张超汉 审核:李立)

    2024-06-21
  •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学习研讨会议

    6月20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会议。 会议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回信精神,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学习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章节;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教师工作部部长董玮,校工会主席戴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驰进行了交流。 范九利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激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中,奋力书写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时代华章。我们要树立人才第一资源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党管人才,优化工作机制,鼓励创新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帮助人才成为“大先生”,实现人才强校。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奋力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要把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同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夯实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将学习效果体现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要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牢固树立“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的观念,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纠治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精;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以身作则,严以修身、严于律己。 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