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培养及就业工作座谈会

  • 2024年06月18日
  • 国际法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6月15日下午,学校邀请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单位代表与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会议室召开“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培养及就业工作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范九利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整合校内外协同培养的资源,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养成和价值塑造并重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质量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带动高质量就业,满足国家在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领域人才需求。

范九利为新聘任的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务导师颁发聘书。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汇报了我校首届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的培养及就业工作情况。陕西省依法治省办、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丝路中心、西安仲裁委、陕西省律协、陕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公司、永嘉信律师事务所、上海锦天城(西安)律师事务所、北京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等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单位代表围绕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外语技能、法律实训、国际化市场化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交流。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等40余人参会。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审核:李立)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公司法修订背景及其热点问题”学术讲座

    6月17日下午,我校民商法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刘斌教授、浙江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曾斌博士对公司法修订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郭升选教授担任主持人。 刘斌以“第六轮公司法修改中的共识与分歧”为题,针对2023年公司法修订进程中的共识性立法与分歧解决进行了解读。从效率优先与放松管制、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本土语境与域外借鉴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新修公司法的诸多变化以及其对实务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曾斌以“新公司法与资本市场最新政策对公司治理变革解读”为题,探讨了关于新公司法修改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特别强调“新国九条”及配套措施颁布的重要意义。同时又从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新公司法对资本市场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刘斌与曾斌同参与讲座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同学院肖新喜教授、王莹莹教授、党海娟博士、刘卫锋副教授在相关问题上展开友好交流。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刘卫锋 审核:朱茂)

    2024-06-21
  •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6月19日,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在学院会议室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校党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宋白、第二巡察组成员周迪列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党委委员、科级干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主持。 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论党的自我革命》节选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编第六章内容。张学龙,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玺,党委副书记苏丹,副院长淡新昌,党委委员杨锦帆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就业求职实际,创新理念,优化方法,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要求,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师生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引导党员师生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供稿: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撰稿:冯晨光 审核:张学龙)

    2024-06-21
  • 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接受著名航空法专家刘伟民先生赠书

    6月15日,我校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张超汉教授、博士生贾乔赴北京接受已故刘伟民教授生前积累的1600余册珍贵图书捐赠,其家属刘粤西女士代表捐赠。 张超汉对刘伟民家属刘粤西的慷慨捐赠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刘伟民的藏书丰富,涵盖众多国际法和航空法经典著作、学术期刊以及刘伟民个人的研习笔记和批注,其中不少图书是多年来精心收藏的珍本和稀缺资料,不仅丰富了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图书馆藏,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材料。中心决定将这批图书设立专门的“刘伟民教授纪念书架”,以纪念刘伟民对学校的深厚情谊和卓越贡献,将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会,鼓励学生和教师深入阅读和研究这些珍贵图书,传承和发扬刘伟民的学术思想。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将珍惜这份宝贵的学术财富,发挥其资讯价值,为我国航空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粤西回忆了刘伟民生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航空法学术研究的热爱,她表示,刘伟民生前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更多的学子所用,如今将这些图书捐赠给西北政法大学,实现了夙愿,希望这些图书能够为广大学子使用,实现其学术价值。 刘伟民是我国航空法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航空法专家。历任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兼法学教研室主任、经管系主任,民航管理咨询中心主任、航空法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民航总局法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部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航总局、北京市成人教育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企业法律顾问。去世前任我校客座教授兼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执行所长。1999年刘伟民教授被评为全国民航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民航系统优秀教师一等奖。主编的《航空法教程》(修订版)2005年获民航总局优秀教材一等奖。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张超汉 审核:李立)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