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宇校长参加教育部法指委、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

  • 2015年10月15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NaN
阅读

10月9日至11日,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5年会暨“依法治国与法学教育”论坛在京召开。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我校校长贾宇教授出席会议并作演讲。

10月9日,贾宇教授参加了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的理事会议。10月10日,教指委和研究会2015年年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开幕式。张文显会长总结了研究会一年来的工作并就近期工作做了安排;教育部吴燕处长介绍了目前我国法学院校、专业设置和学生规模的现状;受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徐显明主任委员的委托,贾宇副主任委员作了题为“法治专门队伍、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全面改革”的报告,全面系统传达了本次教指委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主要内容。

在接下来进行的“依法治国与法学教育”论坛分三个分论坛同时进行,第一分论坛的主题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与法学教育”;第二分论坛主题是“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律职业化建设”;第三分论坛主题是“十字路口的国际法学教育研讨”。

校长贾宇教授在第二分论坛作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法学教育应有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法学教育应该由“学术化”向“职业化”转变。我们的学科划分、课程设置、知识结构跟不上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按照职业化的要求来改造学术化的、分门别类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我们对法学教师的评价方面,不适应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化要求,应该以法治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作为主要标准来进行评价。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以培养法律实务工作者为主的法学院校来说的,并不排斥其他以培养法学理论工作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职业化是个坚持的大方向。第二,法学教育应该“西化”向“中国化”转变。从清末的“西法东渐”到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学习西方,我们的法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建设者的立场,在借鉴世界法治文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挖掘中华法系的优秀文明成果,建构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不能亦步亦趋,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的阶段,那样是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的。第三,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由“精英化”向“人民化”转变。法治人才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治理国家的人才应该由这些精英组成。但“精英化”的提法存在一些问题,精英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清楚,法学教育的现实从客观上也做不到精英教育。最关键的是这种做不到精细化的精英教育的提法,容易使学生养成虚妄的自大意识。精英文化不符合中国内敛、谦和的文化传统。彰显平民情怀、普通劳动者本色的“人民化”,符合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法学人才,脱离人民群众是不行的。没有对群众的感情、把老百姓不放在眼里的人,是绝对不会有所成就的。我们注意到目前存在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但西部地区基层政法机关专业人才急缺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要通过去“精英化”,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到西部、基层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西北政法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符合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贾宇教授以上关于法学教育应实现三个方面转变的演讲,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和主办单位的积极评价。

此次会议还举行了第四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颁奖仪式,我校王健教授的论文“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荣获三等奖,这也是王健教授第三次获此奖励。

今年适逢清华大学法学院复建20周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承办了本次年会。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全国法学院校负责人、港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国高校法学院长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关新闻

  • 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5年春季“学术前沿大咖说”首期系列讲座——AI赋能让学习效率“飞”起来

    报告主题: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5年春季“学术前沿大咖说”首期系列讲座——AI赋能让学习效率“飞”起来 报告人:Asish Law,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线上平台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11日10:00至11:00

    2025-05-11
  • 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5年春季“学术前沿大咖说”首期系列讲座——品牌营销中的新兴技术:塑造消费者粘性与品牌忠诚

    报告主题: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5年春季“学术前沿大咖说”首期系列讲座——品牌营销中的新兴技术:塑造消费者粘性与品牌忠诚 报告人:Ani Mtvralashvili,帝国理工学院教学研究员。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线上平台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09日19:30至20:30

    2025-05-09
  • 【三秦网】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开启法学教育与实务融合新篇章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成东丽)4月18日,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共建法律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暨专场招聘会在西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标志着浩天(西安)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融合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全宇,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倪楠、副院长肖新喜、副书记李恒等校方代表,以及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洁,管理委员会主任桂立奎、权益合伙人潘睿等律所成员共同出席,经济法学院团委书记王文主持活动。 当天,赵全宇副校长亲临招聘会现场指导工作,并与刘洁深入交流。交流过程中,刘洁向赵全宇副校长全面且细致地介绍了律所的组织架构、业务布局、团队建设等情况,并着重分享了律所近年来在知识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赵全宇副校长认真聆听并仔细翻阅相关资料后,对律所重视知识管理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赞许。 致辞环节,倪楠院长回顾了学院历史、介绍其发展现状,充分肯定浩天(西安)的专业与制度建设,期待双方携手开展法律实务活动,在法治人才培养上实现共赢。刘洁表示,浩天西安自成立便致力于打造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已在多个业务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此次共建实践基地,将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浩天西安将会全力为政法学子提供优质实习环境与专业指导,也希望借助学院专家、教授的专业力量推动律所发展。 随后,倪楠院长与刘洁共同为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实践基地” 揭牌。肖新喜副院长与桂立奎主任签署《院校合作协议书》,双方就学生实习、理论研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合作协议,确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潘睿律师与王文书记为 “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实习基地” 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正式启航。 签约揭牌仪式后,双方围绕实践教学规划、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座谈。在合作背景与契机上,双方虽此前未合作,但均期望借此机会实现共同发展,并计划邀请法学实务专家共同开展培训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双方在对各自优势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明确合作原则,以期共同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对接问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第二团总支书记李冬冬带领近80位应届毕业生前往浩天西安参观交流。浩天西安高级合伙人刘旭、管倩、李丹现场分享了在企业并购重组、金融与不良资产以及涉外领域的业务经验,青年律师白毅也讲述了自己执业过程中的成长经历,为大家带来一场实用的分享会。 此次签约、揭牌仪式暨专场招聘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合作。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助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迈向新高度。 【三秦网】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开启法学教育与实务融合新篇章:https://www.sanqin.com/2025-04/19/content_11144659.html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