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构建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 2013年09月13日
  • 学习时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可以有始有终,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则需要持之以恒,构建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逐步健全的长效机制。

真正的长效机制,就是把作风建设、群众路线蕴含在常态化的工作之中。这里首先强调的就是深化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融入到政府各职能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政府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其天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政府的职能也顺应市场经济需要已经进行了几轮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适度放权,近几年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各地方和基层在方便为民服务方面也采取了多样措施。但是,职能部门在主动为社会服务方面依然有差距,在某些地方,没有关系不办事、没有好处不办事现象依然存在;办事相互推诿、某些群众合理诉求久拖不决的现象依然不是少数;对上一套对下一套依然盛行,等等。因此,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切入点,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是最大的联系群众。一是权力运行过程公开。最近刚刚公布2015年前县级政府实现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多项信息公开,是改革的尝试。只有权力运行过程公开化规范化,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减少生存土壤。二是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考核标准,迫使某些职能部门认认真真为群众办事。三是减少层级、减少闲职,淡化官本位色彩,为职能转变创造条件。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需蕴含在执政党的功能转变中。党是政治组织,但正如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所说,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正因为、也仅仅因为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背景下,执政党需要实现部分功能的转变,即强化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服务为宗旨为途径来提升内在实力和外部形象,形成社会凝聚力、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是“三型”政党建设的中心。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能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体现在制度化的民主决策和领导方式之中。当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具体表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把群众分散的个体的意见转化为集中统一的意志,再到群众中去贯彻执行。这里主要依赖领导者主动到群众中去。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且利益博弈日渐突出,依据传统的调研座谈等方式固然可以听到群众意见,但任何座谈的参加人员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群众意见,因此,某些重大社会公共事务从议题提出就可以公示,社会参与讨论,听证咨询,会议决定,依法决策。群众路线蕴含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靠领导者自觉到群众中去,而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把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决策过程的常态化做法。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还体现在多渠道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的创新之中。社会越是多元,越需要协商对话。各地一些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事件中,可以看到利益各方沟通不足、手段单一等问题。社会协商对话的最大好处,就是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讨论,寻求共同利益,各方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各自沟通、妥协。在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格局中,多元力量共同治理社会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哪些事项、由哪一级组织与民众之间沟通,哪一部分组织和民众之间定期协商对话,都需要有制度化规定。

相关新闻

  • 【人民法院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李伟弟 1935年10月,中央党校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决定党校恢复办学,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1937年2月中央党校进驻延安。1943年3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 资料图片 202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时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其视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并不断予以加强。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发挥思想更新和教育转化功能,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革命品格的党员干部的实践过程,二者集中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革命性等特征。 在思想认识方面,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一大上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工人学校以提高工人觉悟。在党建立的初期,由于党员数量迅速增长,相关教育培训制度尚未建立,一般党员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纲领政策不熟悉或认知不透、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以及个人主义倾向等诸多问题。陈独秀在总结工作时指出,首先需要批评的就是“忽略了党员的教育工作”。 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制定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了成为革命政党的重要规律之一即在于“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强调实现由革命愿望向革命运动转化的基础在于建立“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训练。1924年5月,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该决案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的要求。1925年9月,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形成的《宣传问题议决案》中再次强调办党校的重要性,提出了分级设置党校、分类培训干部的工作方针,并对培训对象、学制、学习内容以及学做结合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说明。1926年7月,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强调“竭力养成工作人才”,决定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译《革命常识》《党务常识》“初级党校(训练班)教授方法”等教育教本和教学大纲。1931年4月出台的《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要求把干部的培养工作作为“苏区各中央分局中心任务之一”,同年8月,《中央关于干部问题的决议》指出,随着革命高潮的向前发展,由干部需要增加和干部缺乏引起的“干部恐慌”现象,“万分迫切的要求全党加以最高限度的注意,采取最有力的办法求得解决”,“干部是党的中心枢纽,实际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后,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革命形势的深刻变化客观要求党亟须加强在政治、军事、经济、根据地建设以及国内外交往等方面的工作广度和深度。对此,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需要从“指导伟大的革命”“建设伟大的党”的高度培养“最好的干部”。同年10月,他在《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着眼于从“苏区与红军的党”向“建立全中国的党”这一变化,明确将“发展党与巩固党,建立各地的领导机关”作为党的战略任务。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指出“学习理论是胜利的条件”,将理论学习提升到党的根本目标的战略高度。鉴于党内干部存在将马列主义教条化的倾向,毛泽东以干部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在此期间,为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中央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等文件要求,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明确化、规范化、全面化指明了方向。1942年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强调“干部教育工作”是全体教育工作“第一位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与革命任务的阶段性调整,干部教育培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战略定位逐步得到提升与明确——由政策话语逐渐转变为具体的政治实践、教育实践、制度实践,尤其是凸显了其在树立革命思想、锻造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对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工人阶级以及无产阶级进行了深度改造,促使他们完成了从人身解放到思想解放,进而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践行者的教育转化。 在机构建设方面,建立完整的党校培训系统 自党的一大召开之后,党中央已经逐步着手建立党校组织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其中,1921年8月,毛泽东等人即创办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所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根据《宣传问题议决案》要求,在地委之下设立以工人为主、学习期限为一至一个半月的普通党校;在区委之下针对政治智识较高和具有工作经验的党员则设立学习期限为三个月的高级党校。 伴随革命运动和干部队伍发展的需要,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纷纷掀起了建立党校的热潮。例如,1924年12月,刘少奇等人创办了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安源党校。1925年10月,李大钊等人创办了党的第一所高级党校——北京党校。同时,北方区委党校(1926年2月)、湘区党校(1926年1月)、沪区党校(1926年3月)、粤区党校(1926年6月)等一大批党校相继成立。根据授课对象、方式、时长等方面的差异,在中央开设干部训练班和特别训练班构成的中央训练班,各省、区委也因地制宜开设各类干部训练班。除以上党校、训练班进行日常授课外,另有暑假党校、寒假党校等形式,“力求短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干部的革命素养、政治品格、战斗能力。 至1930年底,由于革命根据地建设取得重要进步,建设校址固定、机构常设、教学系统、规模较大的党校已具备客观条件。《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要求各苏区中央分局所在地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党校,专门培养“党、苏维埃与职工会的中等干部”。根据这一指示,各苏区结合工作需要逐步建立起常设性的党校:鄂豫皖苏区列宁高级学校(1931年3月)、皖西北党员干部学校(1931年8月)、湘鄂西省委党校(1931年春)、川陕省委党校(1933年2月)、陕甘边军政干部学校(1934年秋)。其中,1931年7月,苏区中央局党校(党训班)成立,后续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共中央局党校。1933年3月,由中共中央局党校改组建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正式开学。为适应全国抗日斗争的形势要求,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不足一月,即立即将因长征停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予以复学,并以“中共中央党校”的名称正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 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对于党校教育的层级进行了明确,依据职级、学制、内容、人员等不同,分别开设高级党校、中级党校、普通党校和新党员训练班。1940年2月《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将培训层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党校。自此,标志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走向了正规化、体系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上述工作安排,中共中央在中央局或中央分局逐步建立了体系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例如,1939年1月成立的北方局党校,下辖北方分局(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太行分局、冀鲁豫分局等党校;在北方分局(晋察冀分局)所辖晋察冀区、冀中区、冀热察区等党委组织分设有党校,形成了横纵交错、上下衔接、遍及全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各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机构建设走的是一条符合当时国情、党情、民情的道路,表现了因势、因时、因事进行设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并兼顾了革命与建设、创新与发展、机制与体制的基本要求。同时,干部教育培训在机构设置的过程中还集中凸显了党管干部、抓住“关键少数”、服务大局等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展示了党在革命建设道路上始终如一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政治导向。 在教育体系方面,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干部教育培训离不开教育体系的科学布局和顶层设计,集中表现在对教学人员、教学内容、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理设置。这一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性原则,重点突出了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时代导向,既囊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客观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在教学人员构成方面,自1924年起,中共中央局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共旅莫支部抽调大批干部回国,罗亦农、王若飞、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任弼时等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训练的共产党人分批回国,分别赴中央、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组织开展革命运动和党校教育等活动,并成为党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成员。并且,党的中央领导人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积极参与教学授课活动,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张闻天、李维汉等分别在中央训练班、苏区中央局党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多次讲授过课程。其中,毛泽东非常注重通过党校系统培训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不仅围绕党校建设工作多次发出指示批示,还直接参与到党校、训练班的建设、组织和授课工作——他在湖南区委举办的训练班中,多次讲授农民问题和调查方法;在革命根据地转战时讲授过阶级斗争、革命发展、土地革命、政治决议等相关内容;在延安时期,在中央党校多次举行专题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整顿党的作风》等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均是其在这一时期的党校报告内容。除上述人员经常参与各省组织的党校和训练班授课外,各省、区委的主要领导干部也通过参与授课,及时传达党的各项政策以及革命斗争经验。并且,范文澜、柯柏年、艾思奇等一批专家学者参与了课程的讲授,对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呈现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走向,并涵盖了加强党员建设、组织队伍建设、工农革命队伍建设等实践内容。早期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为主体,通过综合指导开展党建、工会、学生、妇女等各类工作的方法,辅以开展知识传授和文化教育,推动工农阶级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斗争本领。例如,沪区党校结合上海工作的实际讲授党的方针政策,前期开设有“政治问题—注重实际”“上海联合战线”“职工运动”等相关课程专题,后期根据授课反馈意见和工作成效,进一步加强了开展“怎样做宣传工作”“怎样鼓动、训练群众”“罢工战术”“工会的策略及运用方法”等具体业务的授课。随着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逐步稳定,出于巩固和发展革命政权的需要,除了党的政治理论与革命实践工作外,还增加了关于经济建设、自然地理常识、军事训练、语文等相关课程。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全会向全党发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要求普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列主义和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1940年1月、2月,中央书记处分别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其主要内容均是加强全党干部对于马列主义的学习及其在中国的实际运用。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要求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研究中国现状和历史,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总体上,各级党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线,在课程设置上都涵盖了党的建设、哲学、中共党史、中国问题等相关内容,突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导向和实践价值。 在教育方针、原则与教学方式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形成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罗亦农在北京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就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革命行动的指南。1929年,中央在给福建、广东、四川省委的指示中,均强调办训练班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授课时,刘少奇、董必武、杨尚昆等人在讲课时联系中国实际,用深入浅出、生动通俗的教学方式给受训党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更是突出展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品质——在授课期间,他根据中国国情,详细论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及时在党员干部中答疑解惑、统一思想;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专门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943年11月,他在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时题词“实事求是”,确立了党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准则和教育方针。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中央党校于1939年春还组织学员赴陕北安塞、延川、延安等地开展实习调查,将理论学习认知与具体实践感知充分结合起来。围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原则,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形成了灵活多样、理实并重的教学方法体系。例如,北方党校即明确了将授课、自学、讨论、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929年12月,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细致规定了“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讨论式”等十种上思政课的教授方法。中央党校除在课堂讲授之外,还采用“讨论式”“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例如,中央党校受训党员广泛参与“黄克功枪杀刘茜案”的讨论等。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切实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方法观念具有创新特色。 通过上述教育机构、内容、原则以及方法的创设和优化,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确立了下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期各级党校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探索实践经验。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22&ZD025),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团组织建设经验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0CDJ005),2022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百年奋斗视域下的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研究”(22JK18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9-22
  •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学术讲座第2期】李建欣作题为“新时代我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之构建”学术讲座

    6月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副主编李建欣应邀莅临我校作题为“新时代我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之构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锋副教授主持。 李建欣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构建新时代我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展开,讲解了我国宗教学的奠基过程和当下我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路径。他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宗教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提出了自己对新时代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英副教授、狄蕊红博士、何叶博士及西北大学曹振明副教授与谈。来自陕西省社科院、西北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学者及我校本硕博士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 (供稿: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中心)

    2023-06-09
  • 【两办《意见》大家谈】李大勇: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的法学教学体系

    编者按: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擘画了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蓝图,为法学院校创新推进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推动在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我校特邀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解读,以期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体化“三全育人”的法学教学体系 李大勇 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在我国法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党和国家统筹规划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文件“健全法学教学体系”部分明确了法学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对法学教育进行了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类型化阐释,对各自的发展定位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论述。对此,结合教学管理工作以及“三全育人”浅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法学教学体系中贯彻了“全员育人”理念。在《意见》中教育主体涉及学校、法治工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国际组织等,突破了传统意义把全员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形成多主体互动式的培养机制。在文件中把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通过法治人才培养这个纽带联结起来,不同的主体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以法治实践需求为导向、在法治工作部门的支持下,把研究生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衔接起来,开展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认证试点工作,提高培养质量。法学院校和法治工作部门的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合作程度更加深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进行有效衔接。 第二,在法学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理念。在《意见》中法学教学体系遵循了教书育人和学生成才的客观规律。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整个教学体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入学时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到为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教育,完成从学生到法律人的职业转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其次,构建一体化法学教育层次。这包括法学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机制,法学理论教学与法学实践教学一体化协调机制,法学教育、法律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发展职业教育、夯实本科教育、提升研究生教育,使法学教育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法治人才培养成效上相得益彰。 第三,在法学教学体系中彰显了“全方位育人”理念。“全方位育人”理念意味着要塑造一种全社会、全体制、全时空、全要素协同育人、系统育人的教学体系。《意见》中通过历史与现实(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与实习实训)、理论与实践(法学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国际与国内(涉外法治与国内法治)、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互联网+、智慧课堂与线下教学)、学校与社会多种维度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实现法治人才培养的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