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由我校刑事法学院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承办,西安市律师协会协办的海峡两岸暨第十三届内地中青年刑法学者高级论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大陆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来自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台湾台北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高雄大学等高校,以及陕西省内高校、司法、律师等各界代表和我校师生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本次论坛的议题为“过失犯的重要课题”,下设四个研讨主题,分别是“过失犯的实行行为”、“过失犯的预见可能性与回避可能性”、“监督过失”以及“过失犯与自我答责性”。会议共收录论文三十余篇,80余万字,对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由我校刑事法学院王政勋教授主持。我校特聘教授陈子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分别致辞。陈子平教授对本届论坛的议题进行了介绍,陈兴良教授回顾了海峡两岸中青年刑法学者高级论坛的发展历程,对于新生代刑法学者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过失犯的实行行为”,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林维主持。我校付玉明教授和台湾辅仁大学助理教授林婉珊分别以“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和“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一个从结果无价值出发的尝试”为主题作了报告,复旦大学杜宇教授、台北大学蔡圣伟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过失犯的预见可能性与回避可能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夏勇和武汉大学教授何荣功主持。天津财经大学邹兵建副教授和台湾政治大学许恒达教授分别以“论过失犯中的结果回避可能性”和“过失犯的预见可能性与结果回避可能性”为主题作了报告,中国政法大学王志远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王效文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11月17日上午开展第三单元的主题为“监督过失”,由《中国法学》编审白岫云、《法商研究》编辑田国宝担任主持人,吉林大学王充教授和台湾高雄大学谢开平副教授分别以“论监督过失”和“监督过失之定性与问题”为主题作了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姜涛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李圣杰副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过失犯与自我答责性”,由吉林大学教授张旭、四川大学教授魏东主持,宁夏大学马卫军教授和台湾中正大学黄士轩副教授分别以“过失犯中被害人的作为义务与自我负责的边界”和“关于被害人因从事冒险行为所受侵害的刑责归属问题----以过失犯事例为素材”为主题作了报告,北京大学车浩教授、台湾大学周漾沂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由我校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毕成主持,刑事法学院院长冯卫国、西安市律师协会会长姚子奇、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台北大学教授蔡圣伟分别致辞。
除此之外,我校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与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还联合主办了两场刑事法学青年学者创新论坛系列讲座。系列讲座第一场的主题是“刑法教义学的当代视阈”,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姜涛,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充担任主讲,我校刑事法学院教授、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付玉明担任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运梁,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柏浪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详出席本次讲座活动;系列讲座第二场的主题是“刑法教义学的中国声谱”,由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何荣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王志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方鹏担任主讲,我校刑事法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陈京春担任主持。系列讲座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在我校第三届法治文化季期间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和学术氛围。
(供稿:刑事法学院 摄影:程园园 王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