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校党委中心组在长安校区召开集体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各二级党委(党总支)书记及党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集体学习由校党委副书记赵健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李平安领学了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全文,系统传达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使与会同志对“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在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校长杨宗科从为什么要修改宪法、是否符合宪法修改的规律和程序,修改了哪些内容以及修改宪法的重要意义等三个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作了解读,并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杨宗科认为,我国宪法修改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治、经济改革以及党的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决定形成了理论和制度创新,主观与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修宪时机完全成熟。本次宪法修改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共识准备和法律程序准备,所以修宪准备充分,程序规范。
杨宗科谈到,本次宪法修改的核心内容主要有:“确立了一个指导思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明确了一个奋斗方向”——确立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强化了四个制度”——强化了国家根本制度,强化了国家领导制度,强化了国家监察制度,强化了宪法保障制度。
杨宗科认为,本次修宪的重要意义是确立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实现蓝图的一系列方略,时机关键、影响深远。新宪法是一部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划时代的宪法。
行政法学院褚宸舸教授围绕《监察法》的立法背景、意义以及《监察法》规定的重要内容等方面,对《监察法》作了解读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赵健在总结讲话中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两会精神的重大意义。赵健指出,这次全国“两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党的意志和人民意愿,激发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启新时代、再谱新篇章的坚定信心。全校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两会”精神统一我们的思想,用两会部署指导我们的工作。
二是增强学习自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担当、学出本领、学出责任、学出干劲。
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营造浓厚的“两会”精神学习氛围。全校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热潮。要充分发挥校园网、新媒体、广播、宣传栏的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两会精神,反映广大师生学习两会精神的情况,在全校营造好学习氛围。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加强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要迅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好学习宣传活动。要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组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理论研究、宣讲和普法活动。要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以实际行动宣传两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展示政法风采。要结合学校第二轮岗位聘用、博士项目验收、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等年度重点工作,抓好对标落实,做到以学促干,真正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摄影:杜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