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热点聚焦:陕西省高校专家学者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

  • 2017年10月23日
  • 陕西省教育厅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2017年10月20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热点聚焦栏目《陕西省高校专家学者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报道我校刘进田教授观点。原文转载如下: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连日来,我省高校广大专家学者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政治上旗帜鲜明,思想上博大精深,理论上富于创新,战略上高瞻远瞩,目标上明晰宏伟,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纲领性文件。

新思想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杜向民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新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阎树群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发展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位一体”,把党对文明成果的认识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夏永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一方面反映了总书记对于人民群众的甘苦与诉求的全面透彻的把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长期的、内涵不断扩展的奋斗目标。

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进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而有力的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和强起来伟大价值追求的唯一有效的道路,是实现社会公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的最好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最佳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不断实现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本质内容的中国梦,就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不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不忘初心,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不断为民族谋复兴。

新理念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单文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观念到举措,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措施有力的中国引领、推动新型全球治理的体系框架。这一体系框架深刻把握了时代需求,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在当前国际治理形势问题仍很突出的环境下无疑对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新型国际关系,缔造新型国际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梁忠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自己的路”,但它同时包含着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切实追求。沿着这条康庄大道,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东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始终贯穿人民立场,从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开始,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最后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收尾,全篇139次提及“人民”一词,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时刻关注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非常振奋人心。

教育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李新萍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提出了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南,也是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研究的新命题、实践的新方向,更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新标尺。

新举措

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无人机所总工程师祝小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内容很全面,站的很高,很振奋人心,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段话中突出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对从事无人机研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要加强攻关,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增砖添瓦,谱写新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敏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政部教授李毅认为,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健康、有序、规范的社会环境的基础,是社会发展转型的“软环境”,可以对社会变迁产生良性的能动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观点,进一步界定了良好社会心态的内容,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和依托。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袁文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还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作为高校教师,必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厚植红色基因,构建学生、学者、学校发展学术共同体,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践行大学的崇高价值追求。

原文链接:http://www.snedu.gov.cn/jynews/rdjj/201710/20/7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