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都在西北政法》文稿评议会暨第六届校友论坛举行

  • 2016年03月22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春分前后,是政法园最美的日子,整个校园里都散发着勃勃生机。

      3月19日,校友办与“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微信公众号共同策划和酝酿了整整一年的“青春都在西北政法之我与母校”征文活动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微信公众号的杨建云、谢勇强、王敏琴、张艳华、康尔平、张馨艺等6位编辑以及学校宣传部、校友办的相关同志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校务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了征文文稿评议会。贾宇校长出席评议会并致辞。

      贾校长首先对“青春”公号的各位编委表示感谢。他说,校友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和中坚,有着非常辛苦和繁重的本职工作,但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求回报的做这样一个宣传母校的纯公益的事情,都是因着你们有着浓浓的母校情怀、校友情谊,让人感动。“青春”这个公众号运行几年来,致力于宣传母校、宣传校友工作,对提升西北政法的知名度,增强校友的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听说“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公号的关注量已经突破1万时,贾校长非常高兴,指示学校宣传部、校友办等部门要与“青春”公号多多合作,共同为宣传提升母校的整体实力发挥作用。最后,贾宇校长希望每一位西法大人都能积极的关注和支持包括“青春”公号在内的很多促进母校发展和校友进步的类似平台,将这些全体西法大人共同的心灵家园办的越来越好。

      整整一天评议会都在进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征集到的400余篇与母校、与校友、与曾经挥洒过青春的这片土地有关的文字细细的梳理,认真的评议,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评议结果将在近期通过公号和校友网等形式向校友们作以汇报,同时,校友办还将把其中一些优秀的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一本文集,书名就叫《青春都在西北政法》。这些承载着众多校友在政法园里,曾经快乐或艰辛、甚或孤独和灰暗心绪的文字,在今天读来都成了彩色的、无比美好甚至是深情款款的回忆。

      3月19日晚7:30,第六届校友论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论坛由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孙学龙主持。300余名在校学生以及在西安的部分“青春”公众号的作者及粉丝校友一同参加了活动。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公众号的6位编委闪亮登场,他们以“我们的政法、我们的人生”为题,用最原生态的校园情感,最“西法大”的人生思考,最接地气的职场智慧,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倾情交流。

      6位校友,有在省级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有供职于文化传媒领域的大咖,有历练多年、经验丰富的律政佳人。但一进入会场,却马上都化身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会场气氛热烈而又融洽,无拘无束。

      他们深情回忆自己在政法园求学的那段青葱岁月,讲述自己的职场经历,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工作体会。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关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和精彩生活的高质量的讲座,对在座的这些即将踏上社会,独立闯荡的学弟学妹们的未来之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他们有的话语朴实,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言辞犀利,但却都充满着对母校的拳拳之情,对同学们的关切之意。

      杨建云校友用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告诫同学们“不该拿的不拿,能干的决不推辞”,犹如兄长般的叮咛,让大家感觉受益匪浅。
 
      谢勇强校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必备的技能,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专业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提高竞争力,在快速发展的现在要时刻保持一颗开放的心。
 
      王敏琴校友则不厌其烦的将自己出国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事无巨细地介绍给同学们,彷佛台下坐的就是自己即将留学异国的弟弟妹妹。
 
      张艳华校友则介绍了她们80余人的团队(因工作未能回母校参加此次论坛的“青春”公众号的发起人之一:1994级张承兵校友为该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奋战5年,即将推出的可能改变法律人甚至普通民众法律生活的“法信”平台,即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的情况。
      而2010年前后刚刚毕业的康尔平、张馨艺两位校友,则与同学们几无代沟,他们的思想和新的语言风格,迅速的拉近了台上台下的心理距离,他们收获了当晚最多的掌声。
      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一直在持续:由会场延伸到了校友身边,由主席台周围转移到了会场门外,由门外大厅又流动到了楼前的长梯下。我想校友与学弟学妹们的互动不会结束,因为他们已经结缘,他们有了一个更大的互动平台——青春都在西北政法。
 
      我只能说校友论坛的线下活动落下了帷幕。
【链接】“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微信公众号创设于2013年5月,备受广大校友的关注与支持,经过近三年的心血浇灌,到今天她的关注量已有万余,并不断的发展成为校友们回忆青春岁月、缓解思念情谊的最重要的心灵家园;成为很多校友了解母校、了解西安,乃至了解西北不可或缺的一个资讯平台。
 
【相关报道】
西法大学生通讯社 ——政法青春集结号,第六届校友论坛圆满落幕! http://dwz.cn/2WQJMi
西法大新锐传媒 ——为“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点赞 http://www.dwz.cn/2WVBAH
新闻之家 校园快讯 ——“老生”长谈,我与西北政法在时光里的故事 http://www.dwz.cn/2WVEud

 

相关新闻

  • 【法治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召开。 (仪式现场)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灵武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和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据介绍,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是该校首次在学校主校区以外挂牌的第一个培训基地。范九利表示,此次培训基地的成立是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实践,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在学位层次和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推进专业人士继续深造而设立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为灵武市培养一批能够肩负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法治工作队伍。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致辞) 在揭牌仪式上,杨玉龙表示,此次灵武市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设立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推出高级法律研修班,既解决了干部职工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 (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发言) 李集合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一致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将整合全校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力量,以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发言)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研修班学员代表孟祥玉在会上表达了感谢。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本次负责与宁夏地区对接的新闻传播学院就拥有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多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陕西省委网信办、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单位共建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在法治新闻、网络政治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2023-10-09
  • 【人民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仪式现场图片。灵武市委组织部供图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灵武市召开,全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据了解,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通过免试审核入学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可报销不低于80%的学费。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在揭牌仪式上,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同时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将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灵武市委组织部)

    2023-10-09
  • 【西部网、陕西网】“感党恩 中秋话团圆,唱幸福 喜乐一家亲”——西北政法大学社区举办庆“双节”联欢会

    “感党恩 中秋话团圆,唱幸福 喜乐一家亲”——西北政法大学社区举办庆“双节”联欢会 中秋国庆喜相逢,阖家团圆又一秋。9月27日,西北政法大学社区举办“感党恩 中秋话团圆,唱幸福 喜乐一家亲”欢庆“双节”联欢会,居民群众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联欢会上,秦腔,独唱,二胡、萨克斯演奏,诗词朗诵,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现场气氛在大合唱中推向高潮,大家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欢歌笑语中,大家一边品尝代表团圆、和谐的爱心月饼,一边畅谈幸福的生活,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抒发着对党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当天,社区志愿者还上门看望慰问社区高龄独居老人,他们同老人们亲切交谈,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关怀,并叮嘱老人们要注意身体,有需要及时与社区联系。 此次活动开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促进社区邻里和谐,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和谐大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