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汪世荣:一位扎根传统和当代社会治理法律实践的法学家

  • 2019年09月23日
  • 人民法治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2019年5月,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汪世荣结束了其在最高人民法院为期两年的挂职工作。

汪世荣,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法律史学科首席专家,首届长安学者,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八、第九届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法学会唐律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学术标签——全国知名的研究“枫桥经验”的专家。最高人民法院对他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长期以来对于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有着深厚研究,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是‘枫桥经验’专题调研的倡议者、工作落实的实践者、成果应用的推动者,对于加强‘枫桥经验’理论研究深度、拓展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广度作出了突出贡献,成效显著。”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1984年,一个青涩的瘦高男生从甘肃偏远农村考到位于西安的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在这里一口气读了七年。本科三年级时,他积极参加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法律服务中心”,开始接触司法实践。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只有一两处。”对汪世荣来说,这重要的一步来自本科三年级时撰写的小论文被老师仔细批改,并鼓励他向三个班级的同学分享。这件事为他后来考研究生选择法制史专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1990年,读研究生三年级时,法律史学家方克勤教授带他一起给本科生上课,水到渠成地把他对专业的兴趣变成自己坚守一生的职业选择。汪世荣谈到:“选择教学岗位,选择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志业’,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教诲,是他们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深切的敬意和发自内心的认同。”他创造了西北政法学院校史上四个第一:1991年,他考取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的博士生,成为西北政法学院由本科至博士连读的第一人;1994年7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受母校邀请回校任教,又成为当时西北地区高校引进的第一个法学博士;五年后他32岁时,成为学校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的第一人;2015年2月,他主持申报并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法治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成为学校首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近30年来,汪世荣的研究轨迹从古代司法走向当代司法,研究聚焦基层司法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1990年代中期,他同时出版《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古代判例研究》两本个人专著。随后,他相继研究了判例和中国司法制度改革,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紫阳县司法档案,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陕甘宁边区人民检察制度,马锡五法治思想。汪世荣在深厚的传统法研究基础上,接续西北政法大学革命根据地法制研究的红色传统,立足当代实践,探索“枫桥经验”“人民调解”等中国话语的最新实践。

汪世荣研究“枫桥经验”始于2005年,那时他担任校科研处处长,受诸暨市人民政府委托主持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枫桥经验”与法制建设》。他科研的特点就是扎实,强调田野调查和档案文献相结合。2008年他主编的专著《“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印刷1万多册,很快售磬,成为“枫桥经验”研究领域引证最多的专著,他是国内最早将“枫桥经验”概括总结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的学者。2018年10月,由他担任首席专家的陕西省“三秦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扎实、深入、长期持续的调研,在法律出版社推出“枫桥经验”系列研究三本专著:《“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证研究》、《人民调解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第2版)》。三本书在全国政法系统受到重视,被“枫桥经验”陈列馆悉数收藏、展出。汪世荣教授还是全国第一个在权威期刊《中国法学》发表“枫桥经验”主题论文的学者,该论文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法学栏目全文转载。

“实践出真知”,这是汪世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教二十五年来,汪世荣始终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砥砺前行。他始终知道自己的研究应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当今中国法治的发展献计献策。所以他扑下身来,潜心整理司法和社会治理档案,长期坚持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

时光见证,行胜于言

2017年5月,汪世荣入选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分管基层法院的指导工作。他关于人民调解的意见和建议被司法部在人民调解制度改革中吸纳,他也被司法部遴选为第二批全国人民调解专家。两年来,他平均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基层调研。同时承担着科研、教学和管理三方面的工作,他坦言“一个人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情,难免会产生时间、精力方面的冲突。”然而,优秀的人总是可以尽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在最高人民法院挂职之后,汪世荣依托司改办平台,开始谋划把研究优势转化成工作优势的方法。他一直遵循的理念是“知行合一”,“研究者不是旁观者,研究者应当是参与者,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学术的推动者。”

在最高人民法院挂职期间,汪世荣被委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侨联《关于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的试点意见》的讨论、制定及试点效果的调研等工作,他先后赴浙江、福建、山西、安徽等省进行关于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周强院长、李少平副院长的批示肯定。他和同事共同完成第六巡回法庭综合司法改革调研、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民族法庭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调研。特别是2017年底,经汪世荣倡议,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批准,2018年1月初,由他带队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调研组赴浙江诸暨市专题调研了新时代人民法院传承创新“枫桥经验”。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的调研组,对诸暨市人民法院传承创新“枫桥经验”的实践,总结出如下模式:推动部门联动形成纠纷解决合力;加强业务指导打造纠纷解决“第一道防线”;履行审判职能夯实诉调对接工作基础;深化科技应用提升“枫桥经验”信息化水平等。调研结束后,汪世荣主笔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传承创新“枫桥经验”调研的报告》,报告经过周强院长等院领导批示,提交给中央政法委。

2018年,作为中国法学会《“枫桥经验”理论总结和经验提升》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汪世荣参与了中国法学会的调研活动,参与完成《“枫桥经验”的理论构建》一书,他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重大项目部级委托课题《“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证研究》,受到中国法学会肯定。

两年挂职经历只是汪世荣全部工作的一个缩影。数十年间,他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服务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接触到他的单位、领导称赞他:“典型的西北人,做人古道热肠、替别人考虑得多,做事重落实,从来不讲空话。”他付出的辛勤和汗水可见一斑。

2018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的领导、法官和汪世荣坐在一起,探求如何实践“枫桥经验”。 碑林法院张鹏法官回忆起法院开始改革时的情景说:“我们本来就有通过践行‘枫桥经验’改变现有状况的意愿,汪教授给我们提醒:‘自治、德治、法治’要想办法结合起来才行。”。汪世荣受邀全程指导碑林法院的“枫桥经验”实践,帮助法院领导谋划设计方案。碑林法院院长张琳明说:“在汪教授的指导下,碑林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审判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如何让“枫桥经验”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首先是观念上要符合“枫桥经验”的精神。最开始,什么是“枫桥经验”,很多基层司法人员还不清楚。汪世荣应法院邀请去做专题辅导报告。听众除了法院的干部,还有碑林区的党政领导。汪世荣建议,应当从深化“自治”开始。碑林法院推动在商会内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由法律从业者和商会成员共同组成,法院给调解结果以司法确认,既保证了商会成员情感的维系,又做到了“小事不进法院门”。碑林法院加强与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的对接,让诸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中。法院成立诉前调解工作室,由人民调解员和辖区律师事务所律师进行诉前调解工作。法院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审判团队,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启动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障研究,做好法院的延伸工作。通过源头治理,碑林法院提高一审服判率,优化资源配置,精简普通案件法官参与人数,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疑难案件,提高了司法审判效率。

碑林法院只是汪世荣指导的基层法院之一,他还指导了全国大量基层政法单位的工作。

2017年末,佛山市南海区委政法委、司法局专程联系汪世荣,请他率团队指导佛山市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佛山市南海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毗连广州,辖6个镇、1个街道、28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41万,常住人口291万,海外侨胞40多万,连续五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二名。近年来,南海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方法和模式。汪世荣带领西北政法大学的师生一年多来多次深入南海区基层单位,重点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制机制、矛盾纠纷的特点和化解难点、土地纠纷调解、多元主体构成和人民调解体系、调解人员组成和调解工作运转等核心问题,对桂城石东治安纠纷调解工作室、南海区桂城“熟人社区”创建研究会、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室、大沥镇人社分局调解工作室、里水镇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狮山务庄社区陈平功调解工作室、狮山镇访前律师工作室、狮山司法所、九江司法所、丹灶司法所、西樵司法所等单位和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帮助区委政法委和司法局进行整体制度设计,建言献策,帮助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形成模式、创出特色。

2019年7月9日,在西北政法大学与佛山市南海区科研合作项目座谈会上,校长杨宗科表示西北政法大学与佛山市存在着很深的渊源,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促进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佛山南海区政法委李军书记对南海区现代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问题和困惑以及区委区政府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和体系构建做了详细介绍,感谢汪世荣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智力支持。汪世荣对南海区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度、体系建设上的优秀做法给予肯定,他表示针对南海区的现实情况,课题组将继续深入对南海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践进行考察、总结、提炼,依靠理论引导实践,依靠实践创新理论,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共同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南海特色、模式和经验,加速南海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枫桥经验”也需要在新时代有新的发展。社会治理强调发挥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主体的积极作用。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已经探索在企业践行枫桥经验多年。汪世荣敏锐关注到这一新生事物,并积极支持企业实践“枫桥经验”,在其专著《“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证研究》列出“企业治理”一章。2017至2019年,他每年到诸暨市都要去供电公司调研,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近年来成立诸暨电力综治中心,下设“三室一队”,即电力调解室、电力警务室、信访接待室和电力党员服务队,整合应急联动、指挥协调、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等功能,充分发挥了“枫桥经验”在电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公司联合市司法局成立电力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合力化解了各类涉电矛盾纠纷。通过“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司通过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供电专报》《电力重点工程月报》、定期通报镇乡(街道)用电负荷和工业电量,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对于这些做法,汪世荣非常肯定,他明确提出,国企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培育营商环境,是“企业枫桥经验”的关键,诸暨供电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实践“枫桥经验”创出不同于富润、步森等民企的新路,值得总结并在相关行业中推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7年是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0周年,汪世荣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庆祝大会上的发言“我与西北政法大学的30年”,感人至深。《礼记·学记》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汪世荣先后荣获了 “全国优秀教师”、“第二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第二届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法学教育理念。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汪世荣重视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经常和青年教师交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青年教师身体力行,积极参与、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华夏璀璨的历史人物中,汪世荣尤其崇拜魏征。谈起魏征,汪世荣教授直言:“他胸怀坦荡,正直敢言,令人钦佩。”他经常给年轻教师说:“我们整天给学生讲公平正义、依法办事,如果自己都不做出表率,怎么能服人,怎么教书育人?”

他倡导并主持西北政法大学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构建的诊所式教育“西北模式”享誉全国,他出版有《有效的法学实践教育》等法学教育专著和十余篇教改论文。他开展融贯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的法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依托“枫桥经验”研究,面向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培养高素质法科研究生。近年来,他主持的团队相继获得2014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助益的教师一直是汪世荣的职业追求。为此,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自我知识储备,力求成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优秀师者,从而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课堂上,汪世荣教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他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经常采取互动问答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他说:“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那好,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学生发现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意义,回答这些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有启发、有帮助,自然会积极主动提出好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生活中的汪世荣教授一直有散步的习惯,他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一小时,这个运动习惯他已经坚持了30年,这保证他有充沛的体力和清醒的思维。他认为,人生亦如散步,每一步都要自己踏踏实实去走。他也希望学生能够脚踏实地,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具体的事情做起,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只有认真走好每一步,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相关新闻

  • 【法治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召开。 (仪式现场)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灵武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和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据介绍,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是该校首次在学校主校区以外挂牌的第一个培训基地。范九利表示,此次培训基地的成立是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实践,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在学位层次和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推进专业人士继续深造而设立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为灵武市培养一批能够肩负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法治工作队伍。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致辞) 在揭牌仪式上,杨玉龙表示,此次灵武市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设立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推出高级法律研修班,既解决了干部职工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 (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发言) 李集合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一致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将整合全校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力量,以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发言)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研修班学员代表孟祥玉在会上表达了感谢。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本次负责与宁夏地区对接的新闻传播学院就拥有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多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陕西省委网信办、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单位共建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在法治新闻、网络政治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2023-10-09
  • 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体系与治理结构

    2023-10-07
  • 【光明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他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立足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色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切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石。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场域在基层,“枫桥经验”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在基层。实践表明,“枫桥经验”是在社会基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典范。无论是“枫桥经验”,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其核心价值始终不变,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不仅重视加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也强调党政机关在政策制定与实施、纠纷预防与化解等方面,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检视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尺,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和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协调并重作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考量。因此,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紧贴实际、扎根基层的经验,它的制度关怀触及群众生活的细致末梢,它的治理成效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实际上,正是党正确贯彻群众路线,充分支持群众、信任群众,形成了党群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才使得风险预防、矛盾化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具备了有温度、有效率的基层社会基础。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持续性的贡献,除了贯彻群众路线,还在于基层干部群众对大政方针的深刻领会和对成功做法的总结坚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自觉探索。可以说,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其中,既延续了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追求和谐的传统智慧,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维护合法利益及稳定生活秩序的需要,还探索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内涵,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中华民族治理智慧、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写照,也是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杰出成果。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也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经典样本。 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释放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加强供给能力建设,及时梳理饶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社会治理经验和典型做法,提炼总结社会治理规律,鼓励各地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基层治理领域地方立法,重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章程等修订与实施,形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重点领域有法可依、国家法与民间法衔接互洽的法治秩序。最后,发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综合治理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社会治理文化,让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在遵守规范的同时,涵养法治意识,加深文化认同,提升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标本兼治。 作者:王斌通(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