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报专版报道我校学生赵国栋先进事迹:奋斗的青春

  • 2013年11月06日
  • 延安日报2013年11月1日第3版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赵国栋:奋斗的青春

      没有抱怨,只有拼搏。他是大山的儿子,做过村官,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他也是社会的儿子,知恩图报,用心回馈社会。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委会给予赵国栋的推荐理由

      赵国栋,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现为黄龙县人民检察院定向培养的政法干警。在从大学生涯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中,他自立自强,先后获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仅10名)、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入选第12届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40名候选人之一,目前入围中组部和新华网组织的全国最美大学生村官成长榜样100名正式候选人之一。他用流淌着奋斗的青春经历告诉人们,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来自大山  回归大山

      2007年9月,带着家里东拼西凑来的300元钱,20岁的赵国栋背着铺盖独自一人跨进了榆林学院的大门。在办理了学费缓缴手续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解决好生活问题。于是,他就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在学校餐厅帮忙收拾碗筷,因为这样每天三餐吃饭不要钱,一月餐厅还给150元的补助。作为班长兼团支书,当赵国栋发现班里还有和他一样贫困的两名学生时,就给餐厅的老板说了声,于是3个人一同在餐厅里干了起来。

      赵国栋来自富平县一个特困的山区农村家庭,父亲无一技之长,母亲常年患病,兄弟成年之际不幸亡故。然而身为特困生的他却从不抱怨,自立自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没有钱就自己想办法去挣,带家教、当服务生、勤工俭学,虽累却从不说苦。品学兼优的他,两次享受国家助学金。

      本科毕业时,赵国栋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邀请,但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走进大山,在富平县塔北村任“大学生村官”。塔北村地处偏远山区,条件相当艰苦,但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他积极与村上的“两委会”领导班子一起探讨如何使塔北村的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根据当地农民实际以及村委会在外地的考察,塔北村成立了“土鸡蛋生产销售合作社”,实行土鸡蛋“分户生产,统一销售,装箱优化,专人负责”。同时他还与村委会鼓励村上的村民发展林果业,种植核桃,进行规模化种植,邀请农林专家来本村进行专门的指导。

      在做好农村工作的同时,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学习,利用晚上挑灯奋战,准备圆自己的硕士梦。2012年3月,他考取了定向西部基层检察院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的法律硕士。在考试前选择岗位时,他又一次选择了地处偏远山区的延安市黄龙县检察院。用老师和同学们的话说“赵国栋就是从一个山村又走进了另一个山城,赵国栋的生活始终离不开大山”。

      赵国栋自己选择基层,他还积极宣传青年人要敢于去基层工作的理念。2012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他写给全国大学生的自强寄语:“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敢于立足现实、扎根基层、贡献青春、完善自我、服务社会,这样,我们的青春才能在平凡中闪光”。

      再回大学    青春绽放

      2012年3月,赵国栋进入西北政法大学,开始了研究生生活。面对再次学习,他倍加珍惜,潜心钻研法学知识,目前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5篇,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他的导师朴宗根对其评价是:“他很单纯,不浮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凡事都很认真,面对学术问题,态度始终严谨积极,眼光长远,会是一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

      爱国理性,对党忠诚,这句话对他来说绝不是空话。2012年4月10日,中央决定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的新闻播发后,当晚他就撰写了《高校青年的呐喊: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月16日,中国大学生在线刊登了这篇文章。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中,他被团省委邀请作为青年代表参与了“陕西省各界青年代表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他提交的书面发言《一颗红心永向党扎根基层志不移》与撰写的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肩负青年责任与使命》分别于2012年12月24日、26日被人民网刊发,随后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

      学习期间,赵国栋还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利用邮箱、电话咨询等方式为参加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司法考试等考试的考生提供免费答疑解惑;长期为社会各界人士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只有1.65米的个头,已累计献血3000毫升。他说“国家用助学金帮我圆了大学梦,我就应该去尽自己的所能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抢险救灾  网络募捐

      2013年7月初,赵国栋回到黄龙县检察院进行硕士阶段的实习。7月底,黄龙县由于强降雨遭受灾情,多处桥梁道路冲垮。他跟随检察长冯海龙多次到达受灾村庄,指导群众开展救灾工作。

      一次到灾区给乡镇和村干部宣讲法律责任并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后,回到检察院已经是晚上8点,冯海龙与赵国栋探讨如何利用社会力量救助受灾群众。赵国栋想到自己前段时间被授予“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并且建立了QQ群,于是产生了想通过网络通报灾情、获得援助的想法。当晚,他连夜起草了《黄龙县灾区情况通报》,并在QQ群、新浪微博上发布。凌晨三点,便有企业家提出愿意无偿援助黄龙灾区。

      随后,赵国栋又给自己的微博博友中多名有影响力的大V发短信,请他们关注并转发微博。随后,他的微博被大量转发,有企业家开始主动打电话联系赵国栋。每收到一批物资,赵国栋都认真登记,确保每一批物资及时到达群众手中,并在QQ空间、新浪微博上及时发布接收援助的情况及物资发放情况,接收群众的监督,打造阳光募捐。在几天时间内,赵国栋为仅有不到5万人的黄龙县募集援助物资总价值20多万元。

      在做好救灾募捐的同时,赵国栋还利用自己的新浪微博进行法治宣传、农业特产介绍等,多条微博点击量达5万次以上。

      自强不息  青春无悔

      赵国栋两度选择把青春安放在大山,他自强不息、扎根基层、爱国奉献、热心公益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12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他“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全国10名),这是自2009年团中央授予他“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后再一次对赵国栋努力的肯定。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委会给予他的推荐理由是“没有抱怨,只有拼搏。他是大山的儿子,做过村官,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他也是社会的儿子,知恩图报,用心回馈社会”。此后,他还多次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邀请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了“纪念建团90周年”、“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等活动。

      2012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对他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赵国栋:青春献给大山》,随后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分别作了《自强谱写青春拼搏成就梦想》、《赵国栋选择大山无怨无悔》等相关报道。

      2012年6月12日,西北政法大学隆重举行第四届优秀学子学风报告会。赵国栋《让青春在平凡中闪光》的发言,多次被现场师生的掌声打断。

      2013年5月,他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2013年7月,他被陕西省文明办、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


采访手记:

惟奋斗  才无悔
延安日报 王垠山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外貌,但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和素养,时刻展现笑容;很多事情是不期而至的,我们无法选择它何时开始。但是,我们却可以决定它的结果,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这段人生励语一直伴随着青年干警赵国栋追逐青春梦想。

      赵国栋说,在接受采访或者与他人交流,自己一向不愿意过多地提及这些,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父母来关心呵护、怎样的成长环境,这是无法选择的。他的父母都是没有一技之长的老老实实的农民,守着几亩薄田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地过日子。童年于自己不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甚至在2004年的时候,家里还处于每年春天就要靠挖野菜、吃杂粮来填饱肚子。但这一切并没有成为他进步的羁绊,他坚信,贫困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贫困是人生一所难得的大学,他选择了自助、自救和自强。如今,通过自身努力,赵国栋同样也接受了大学本科教育,并且硕士在读。黑暗总是有尽头的,无法选择的,要学会努力去改变。

      一滴水放进大海才能不干。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有真正出彩的人生。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对接起来,才是务实的行动。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赵国栋“我的青春我做主”。他当学生是一名好学生,当村官是一名好村官,当干警是一名好干警。他追逐青春梦想的成功足迹,用自己的励志大片致敬终将逝去的青春。贫穷不是借口,困难不是理由。与其抱怨社会、抱怨自己找不到工作、抱怨自己在找工作时专业不对口、抱怨父母没关系、抱怨家庭无经济实力,不如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奋斗过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才是回忆最充实的。赵国栋用自强不息的经历告诉人们,惟奋斗,才无悔!

相关新闻

  • 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校友向我校捐赠图书

    9月30日下午,我校校友、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捐赠图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孙昊亮参加,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主持。 漆思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个人收藏的《四库全书荟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等珍贵图书共计1000余册。 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对漆思捐赠图书支持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爱心和善举,以及他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自图书捐赠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和校友积极响应参与,截止目前已累计捐赠图书7万余册,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他强调,校友是高校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重要的资源,也是学校事业前进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学校要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共同发展。 漆思回顾了自己在学校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表达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希望能够以图书捐赠的形式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范九利为漆思颁发西北政法大学文献资源建设特别贡献奖奖牌,张荣刚、孙昊亮分别为漆思颁发捐赠证书和荣誉证书,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图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国杰,我校经济金融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胜,人事处、培训中心、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及图书馆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活动。 (供稿:图书馆、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人:张驰  审核人:张宏斌)

    2023-10-02
  • 我校第十二届外语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三届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举行

    9月27日,由我校教务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外语文化节开幕式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长安校区举行。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致开幕词,院党委副书记刘瑾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赛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进”工作纵深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经过近一个月初赛和复赛的层层选拔,来自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公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十位选手成功晋级本次大赛决赛。决赛赛制分为三个环节:三分钟定题演讲,两分钟即兴演讲和现场问答。 青年学子们以“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为演讲主题,运用外语生动阐释中国道路,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积极向上、奋斗激扬的中国青年力量。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刑事法学院2022级吕烨同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徐雨飞同学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并代表我校参加省赛。 英语演讲大赛是外国语学院外语文化节品牌活动之一,作为学院特色第二课堂活动,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新一代大学生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时代风采。 (供稿:外国语学院)

    2023-09-30
  • 我校举办“勇立潮头,再建新功”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

    9月26日下午,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主办的“勇立潮头,再建新功”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在我校满天星报告厅举办。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以及近300名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报告会。 会上,我校2003届本科毕业生余伟安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公益律师为困难群体维护权益的经历;西北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曹达功讲述了在火热军营中绽放无悔青春的从军经历;西安美术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崔凯敏讲述自己扎根蔡家坡,策划推广“关中忙罢艺术节”,用艺术实践助推乡村振兴的事迹;西安交通大学2008届博士毕业生杨华清讲述了自己致力于肢体畸形矫治,突破专业难题,帮助患者重获行走能力的事迹。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认真落实部署安排,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参与,创新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工作有序安全,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优秀毕业生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引导在校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于挺膺担当,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供稿: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