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华商网、中国网】感悟红色文化 唱响黄河精神 校企共建思政“大课堂” ——“传承延安时期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办

  • 2023年06月07日
  • 西部法制传媒网、华商网、中国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感悟红色文化 唱响黄河精神 校企共建思政“大课堂”——“传承延安时期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举办

6月5日下午,“传承延安时期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签约仪式暨“陕公后人复唱《黄河大合唱》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何微纪念馆举行。签约双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与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打造红色文化知识体系和育人体系的合作框架与具体事项达成共识,并决定启动“陕公后人复唱《黄河大合唱》”实践教学活动的筹备工作,探索“文化育人+艺术育人+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文化赋能:思政教育如何深入人心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号召各地各校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在发言中介绍道,培养卓越传媒人才需要将政治素养作为重中之重。学院注重挖掘本校新闻教育的红色历史,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和激励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五课”,即“主题思政第一课、校长院长第一课、知名学者第一课、资深记者第一课、优秀校友第一课”,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思政教育要想真正深入人心,需要以文化浸润人、以艺术感染人、以实践塑造人。”孙江认为,本次合作将“复唱《黄河大合唱》”作为首个落地活动能够有效推进“文化+艺术+实践”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培育优质红色文艺活动和红色文化实践项目,涵养师生家国情怀。

黄河大合唱:跨越时空的“大思政课”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939年4月13日,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次演出,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赞美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黄河大合唱》对于西北政法大学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因为学校的前身正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红色文化的教育感召下,西北政法大学共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其中4万余人扎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边疆和艰苦地区。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志伟致辞

今年不仅是《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教育77周年暨新闻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志伟表示,能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开启双方的合作具有历史意义,《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和斗争精神给人以强烈震撼,不仅能够激励青年人成长成才,也时刻提醒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当勇于创新、回报社会。

最终,双方约定将于2023年9月组织西北政法大学师生及全国著名音乐艺术家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旧址复唱《黄河大合唱》,上好这堂跨越85年的“大思政课”。

铸魂强基:协同育人的最终落脚点

马志伟与孙江为“传承延安时期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签约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新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为“西部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数字新媒体产业人才孵化实训基地”揭牌

思政协同育人不仅要铸魂,也要强基,要鼓励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奋发作为。签约仪式后,双方代表共同为“西部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数字新媒体产业人才孵化实训基地”揭牌。据悉,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近年来一直注重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以专业服务社会。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秦音介绍校园招聘会安排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助理赵哲超介绍品牌视觉传播与设计案例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现代传播实验中心教师崔保峰介绍影像制作案例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大数据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柴文耕介绍大数据分析案例

在交流环节,学院品牌视觉传播与设计团队、影像制作团队与大数据分析团队分别展示了师生团队服务文化传承、社会治理以及行业发展的优秀案例。

马志伟指出,围绕产教融合需要进行平台化创新。传播行业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短视频、直播、虚拟数字人等等新型媒介形态给营销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学院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前瞻性探索,此次合作也将促进高校充分发挥在相关企业培训和人才输送方面的优势。(王洋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第三期本硕博思政一体化“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活动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利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红色基因育人行动计划,校党委研工部、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于6月2日至4日组织开展“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第三期本硕博思政一体化“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活动。 活动经过前期策划、准备、宣传,遴选出我校各学院党员博士研究生代表、党员硕士研究生代表和党员本科生代表参加,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6所兄弟院校的法学专业优秀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活动历经铜川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彬州市人民法院、习仲勋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华池县人民法院、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南梁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参观学习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法院调研座谈、主题观影等多个环节开展。 活动期间,我校同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院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揭牌“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实践教育基地”。 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活动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人民优良司法传统、新时代基层治理等学习主线贯穿始终。学员们在参观学习中感悟红色基因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在研讨交流中明确奋进方向,进一步增强了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用实际行动让红色法治底蕴闪耀光芒,让红色法治基因永续相传。 第三期本硕博思政一体化“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活动是党委研工部落实学校红色基因育人行动计划,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党委研工部不断加强品牌活动打造,在本硕博思政一体化“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活动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供稿:党委研工部)

    2023-06-06
  • 我校举办法治文化学科建设研讨会

    5月31日下午,法治文化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办,研讨会由我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和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光启学者特聘教授刘作翔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由法治学院法治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邱昭继教授主持。 刘作翔代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祝贺我校设置法治文化二级学科。刘作翔认为,西北政法大学设置法治文化学科是落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继中国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之后第三家自主设置法治文化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单位,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文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刘作翔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在法治文化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并有着丰厚的学术积淀,完全有实力建设好法治文化学科。刘作翔教授对如何建设好法治文化学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学校设置法治文化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文件和关于组建法治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的文件。与会专家就法治文化的概念内涵、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我校严存生教授、李其瑞教授、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和法律硕士专业法治文化方向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3-06-05
  • 领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报告主题:领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报告人:许育红,外交部领事司干部,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教授。 举办单位:国际法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大楼三层国际法研究中心报告厅 报告时间: 2023年06月04日09:00至2023年06月04日12:00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