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两会热点:西北政法大学校友牟新生倡议领导干部带头说真话

  • 2010年03月10日
  • 新京报、华商报等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牟新生:倡议领导干部带头说真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牟新生称应加强民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让大家畅所欲言
(新京报2010年3月9日第A12版)

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

——牟新生

67岁的牟新生以直言而闻名。为了说真话,他付出了不少代价。到全国人大第一次发言就捅了娄子,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放炮”。

本报围绕“说真话”对其进行了专访。

人物简介

牟新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生于1943年12月,陕西扶风人。196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1998年12月任海关总署副署长。1999年2月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4月任海关总署署长。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牟新生曾参与查办“厦门远华走私案”,赖昌星曾经想要“灭了他”。

说真话
我一直比较敢讲真话
为何真话少、官话多?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
 

新京报:你看到张维庆委员关于“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言论吗,有什么感受?
牟新生:看到了他的讲话,很赞同,很有同感。

新京报:现在在一些地方,真话少、官话多,这是为什么?

牟新生:我个人的看法,现在一些地方的工作作风、文风、思想作风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腐败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中央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每年抓出来的省部级干部还是很多。改革开放成就很大,但社会发展不平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协调,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这是根本的问题。
另一个,也是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一些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就有这样的想法。

新京报:你当时在海关总署当署长时,敢不敢讲真话?

牟新生:我一直比较敢讲。我补充一点,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与用人机制也有关系。我曾给组织部门提过意见,本来各项法规规章都很不错,但没有执行到位,在目前体制下,地方和单位一把手的权力高度集中,特别在用人上。我在海关10年,当一把手8年。感觉就是一把手权力太大,尤其在用人上,说一句话,别人很少敢说不。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就很注意了。

领导视察
应对领导地方有“规则”
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 

新京报:一把手的话对干部选拔有多大的作用?

牟新生:决定作用。干一把手时间长了,如果一把手有点意思,都不用直接表白,下面的人马上顺着你来,这种机制很危险。我发现这个苗头后就特别注意,后来就发现有的人不是我看到的那样,有的干部是两面人,领导面前一套,群众面前一套,群众评价和我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我就特别注意,领导人的决定起关键作用。
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好多问题解决不了,表现在用人上特别明显,制度是制度,说一套做一套——靠小集体定名单,靠主要领导定名单,视野不开阔。

新京报:张维庆还讲到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的真实性问题,你怎么看?

牟新生: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譬如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为了一个“机器”,这是很可悲的。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全是假的。这都是真实的事情。有的领导知道这个规则,所以经常搞突然袭击,但总是有限的。

文风
用一段话说一句话的事
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说的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
 

新京报:文风也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牟新生:我在文风上意见提的很尖锐,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只有后半部分有点实在的,云山雾罩的,“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说的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现在有些领导的讲话和报告都是秘书坐在屋子里编的,总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新京报:你当署长时,自己写讲话稿吗?

牟新生:说实话,一般开党组会都是自己写,开全国关长会,那不是自己写,因为是总体报告,我和助手先开几个座谈会,搜集意见,研究出一个提纲,再听取司局级干部的意见,先发表意见,我口述一个提纲,秘书写完后再发回去听取意见,写完以后再发给大家讨论,修改,最后成稿。但一般的会议从来都是我自己写。

新京报:其他领导干部的情况呢?

牟新生:我了解到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不错的,比较务实,发言都是自己写,甚至就写在一个破的小笔记本上;有的领导虽然用准备好的发言稿,但能看得出其中有自己的东西;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发言,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打印稿。总的来看,估算一下,大概三分之一的领导干部坚持自己写发言稿吧。

新京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牟新生:我赞成张维庆的建议,倡议领导干部带头说实话,说真话,只有他们带头,下面才敢说,同时要批评不讲实话的、不讲真话的现象,这个风气才能够有所改变。应该说,多数干部是想说真话的,但存在不敢说、没办法说的情况。

工作作风
加强民主,畅所欲言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征求意见时,我当时提意见说要认真解决一件事:让大家畅所欲言。
 

新京报:你提到过有一次工作人员篡改你的发言,导致你当场撕掉简报?

牟新生:是在一次会议上,我发言后,工作人员给我出了简报。简报上说我赞成什么,全是那些套话,都不是我说的话,而我说的话却一句没有,当时我就把简报撕了,弄的别人也挺尴尬,但我实在忍不住。我始终觉得,应该听取不同意见,不然开会干什么呢?官场不正之风的一个表现就是没有民主的气氛。现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的氛围我就喜欢,你讲什么,简报录什么,觉得自己的话起作用了。

新京报:对这种风气你有什么药方?

牟新生:首先应该是加强民主,加强作风建设,不能搞官样文章,文书就是思想的反映。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征求意见时,我当时就提意见说要认真解决好一件事情:让大家畅所欲言。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能还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我的看法,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其次,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思路,要有作为。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好,社会问题更要解决好,我看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了,比如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下决心扭转收入差距。我感到很欣慰,眼下的关键是需要具体的措施去落实到位。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立强 实习生 陈伟

厦门远华案查办者牟新生:赖昌星曾想“灭了我”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3-11)


牟新生

3月6日,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细数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的官场歪风。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牟新生直言,赞成同乡张维庆的说法。

  张维庆,陕西临潼人;牟新生,陕西扶风人。两位平时就是朋友的陕籍高官,此番“放炮”言论被媒体誉为“最犀利”。

  牟新生,67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曾任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海关总署署长。曾参与查办“厦门远华走私案”,赖昌星曾放言想“灭了他”。

  昨日下午4时,牟新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赖昌星 听说他想用3700万贿赂我

  采访牟新生,绝对离不了赖昌星的话题。

  牟新生说,当年查的涉案额在800多亿元,最后落实500多亿元,这个数字即使放到现在,也是罕有的一个数字。

  虽然交手多次,但十年来,一直未曾与赖昌星见过面的牟新生说:“这段经历也是我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故事。我后来总结,赖昌星就是当时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个怪胎,智商很高,你很难想象一个3年级文化水平的人,能把一张腐败网、走私网铺这么大,从这一点上看,这个人不简单。”

  当年没有抓住赖昌星遗不遗憾?牟新生说,也没啥,专案组到厦门后,第一个抓的就是他公安系统的保护伞,不过赖昌星已离境。

  赖昌星最近通过媒体表达自愿回国的三个条件。其中,他提出,自己的行为是利用了体制的漏洞,并非靠行贿成事。牟新生说:“这纯粹在胡说!海关总署接到举报时,赖昌星曾拿3700万到北京活动,而且主要活动目标听说就是我。这个案子我一直还是很关心。现在主要由外交部在交涉。不过一个犯罪分子跟国家讲条件,本身就无比荒谬。”

  谈说真话 领导要带头说实话

  “你说真话的言论,被很多人称赞。”听到记者称赞,牟新生笑答:“我说得有点多了,媒体报道得也有点多,特别是选的角度太激烈了。”

  牟新生说,他的本意其实是批评现在官场的一些作风。开会光说官话,这很不正常。会议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找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有些领导习惯念文稿,稿子还特别长,抓不住问题,浪费大家时间。“大家的愿望都是说真话,敢说话,但有时候不敢说。”牟新生说,这是风气问题,领导要带头说真话、说实话,只有他们带头,下面才敢畅所欲言。

  谈监督 政府法律监督最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报告里,多次提到要创造条件让百姓能监督政府。

  对此,牟新生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就是对政府的监督。这么多年,监督越来越健全、也越来越到位。

  可能老百姓会认为没有途径监督政府?牟新生说,“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给老百姓也是一种思想束缚。百姓有冤情,都想上访,甚至到北京找清官申冤。其实,说到底上访也是一种监督。我认为,九成上访的百姓都是有道理的,上访的问题都不复杂,完全可以在基层化解。但是,上访不见得是一种好途径。我们的法治宣传,必须让百姓意识到,用法律监督政府最终还是最有效的手段。”

  牟新生说,总理报告提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说得非常好,这是一个主张,要做到将主张化为现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公权力太大,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透明度,是百姓监督政府的最大障碍。要靠制度和机制、靠选拔有素质的官员,规避大部分矛盾。

  谈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要靠城镇化

  对于两会热议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牟新生认为,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一步到位的问题。户籍的背后,附带的是社会福利保障。

  城乡总归有差别,而且还在扩大。现在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城市只能吸纳一部分,不限制肯定不行。

  户籍问题肯定要解决,不解决将会引发社会问题。牟新生说,一些发达国家在核心城市周边都有贫民窟、难民营,就是因为城市容纳不了,没有生活保障,只能蜗居到城市郊区。

  牟新生说,现在国家也在搞试点。但从根本上解决户籍问题,还要靠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发展中小城镇,让他们能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保障。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洪伟 文/图

牟新生:我没啥财产 住国务院福利房车就买不起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3-11)

专访牟新生:我没啥财产

住国务院分的福利房;车更买不起,是国家配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牟新生说,财产申报制度有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是官员财产的定义。

牟新生举例说:“我现在正部级,每月扣税后工资8000多元;我的薪资在北京买不起房,现在住的是国务院分的福利房,个人负担了一部分,不过只有使用权;车更买不起,也是国家配的。划定财产,无非房车及一些合法的收入,论财产的话,我好像也没啥财产。”

其次,申报能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做支撑。原则要保证官员如果不申报财产,监督可以发现问题。

牟新生认为,申报并非主旨。老百姓最大的意见还是集中在官员的“灰色收入”上。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洪伟

相关新闻

  • 【法治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召开。 (仪式现场)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灵武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和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据介绍,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是该校首次在学校主校区以外挂牌的第一个培训基地。范九利表示,此次培训基地的成立是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实践,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在学位层次和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推进专业人士继续深造而设立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为灵武市培养一批能够肩负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治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法治工作队伍。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致辞) 在揭牌仪式上,杨玉龙表示,此次灵武市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设立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推出高级法律研修班,既解决了干部职工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 (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发言) 李集合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一致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将整合全校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力量,以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发言)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研修班学员代表孟祥玉在会上表达了感谢。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本次负责与宁夏地区对接的新闻传播学院就拥有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多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陕西省委网信办、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单位共建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在法治新闻、网络政治传播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经验。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2023-10-09
  • 【人民网】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灵武 “很荣幸能作为学员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和灵武市人民政府为我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研修班既解决了我们的工学矛盾问题,又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增长本领才干、提升专业素养的难得机遇,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学员孟祥玉激动地说。 仪式现场图片。灵武市委组织部供图 10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开学典礼暨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灵武市召开,全市150名党政人才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并与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玉龙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揭牌。 据了解,此次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宁夏)班2023级秋季班通过免试审核入学面向灵武市共招收60名学员,学制二年,学员周末在灵武市上课,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可报销不低于80%的学费。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实时热点讨论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同时,完成研修班规定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结业证书,其中符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申请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在揭牌仪式上,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律师学院院长李集合简要介绍西北政法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以及培训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情况。同时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培训基地将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效能,充分彰显和发挥名校的优势,努力对接社会产业、行业和岗位的需要,用心用情做好在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 据悉,该培训基地是由西北政法大学联合灵武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校地人才共享共育共赢,今年6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主动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最前端、科技最前沿、经济主战场、民生大需求,借力“外脑”、增强“内功”,引进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业界翘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夏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人才团队42个,招引急需紧缺人才351名。同时,灵武市还通过实施灵武籍学子“引凤归巢”行动,建立在外学子信息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聘任10名重点高校优秀大学生为校园招才大使,旨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充分彰显了灵武市委、市人民政府与西北政法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决心和信心,灵武市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干部学历提升、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合作,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灵武市委组织部)

    2023-10-09
  • 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校友向我校捐赠图书

    9月30日下午,我校校友、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捐赠图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孙昊亮参加,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主持。 漆思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个人收藏的《四库全书荟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等珍贵图书共计1000余册。 范九利代表学校致辞,对漆思捐赠图书支持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爱心和善举,以及他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自图书捐赠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和校友积极响应参与,截止目前已累计捐赠图书7万余册,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他强调,校友是高校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重要的资源,也是学校事业前进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学校要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共同发展。 漆思回顾了自己在学校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表达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希望能够以图书捐赠的形式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范九利为漆思颁发西北政法大学文献资源建设特别贡献奖奖牌,张荣刚、孙昊亮分别为漆思颁发捐赠证书和荣誉证书,图书馆馆长张宏斌代表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图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国杰,我校经济金融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胜,人事处、培训中心、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及图书馆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活动。 (供稿:图书馆、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人:张驰  审核人:张宏斌)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