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西法大暑期实践队助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 2019年07月29日
  • 华商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image.png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名青年组成西法大新传调研团,奔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

image.png

薄雾缭绕,山色空蒙。7月24日上午,调研团到达新山傈僳族乡,与乡党委副书记马晓伟、办公室主任熊银虎座谈。马晓伟从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四个方面介绍了新山傈僳族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2016年之前,当地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截至2018年,当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746人,已脱贫197户744人,未脱贫1户2人,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image.png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充分挖掘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优势,2016年在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阿考文化广场以及四川省首个傈僳族文化展示厅。作为米易县唯一的傈僳族聚居地,近年来新山村的“织布、刺绣、约德节、舞蹈斑鸠吃水和葫芦笙舞”等5项少数民族瑰宝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新山村还有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被中国傈僳族研究学会命名为“傈僳族祖居圣地” 、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政府授予“金熊猫奖”。

image.png

西法大新传调研团以发展文旅为契机,融媒体矩阵为载体,帮助新山傈僳族乡打造傈僳族地区融媒体宣传矩阵,激活傈僳族贫困地区文化沉积资源,将傈僳族特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推动傈僳族特色旅游村镇建设,进一步扩大“民间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当地自然风光与民间艺术文化,调研团拍摄文化宣传片、口述历史纪录片,采写了多篇宣传稿件,为当地搭建起新媒体传播矩阵,营造了创建“民间艺术之乡”的良好文化艺术氛围。

image.png

青年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祖国河山大好美丽富饶。在接近一周的调研活动中,西法大新传学子秉承“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所学助力新山傈僳族乡脱贫攻坚,挖掘继承弘扬傈僳族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傈僳族贫困地区文化沉积资源,打造傈僳族地区融媒体宣传矩阵,为当地脱贫攻坚贡献西法大智慧与力量。

相关新闻

  • 【中国网】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宝鸡市凤翔区开展“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实施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同时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凤翔泥塑”这一非遗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型发展,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对凤翔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 一、深入实地走访,探寻泥塑魅力 “匠心传承非遗”团队一行人乘车抵达宝鸡市风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汇合并参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凤翔泥塑的历史脉络、演进发展;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欣赏颜色明丽作品背后创作者的灵感与付出,进一步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凤翔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胡新民先生的作品和他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做出的艰辛与努力。“文化自信”在团队成员心中油然而生。 第二天“匠心传承非遗”团队一行人来到位于宝鸡凤翔的六营泥塑村,在传承人的介绍下参观并欣赏了传承人的泥塑作品,并学习了泥塑的制作工艺,了解了泥塑的纹饰、造型特点,对凤翔泥塑有了深入认识。九大工艺精益求精,体现了老一辈手工业者的工匠精神;五大颜色合理搭配,可产生饱和、鲜亮、靓丽的审美效果。传承人指出,凤翔泥塑是陕西民众群体智慧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团队成员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取得联系,来到胡深世家工作坊,重点采访了当今代表性传承胡小红,向其请教凤翔泥塑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传承人就团队成员所提出的针对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同时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家族关于凤翔泥塑发展的传承与坚守。胡小红介绍到,在父亲去世后,她通过仿制模拟父亲作品的样式,传承了父亲的创新性创作的同时,也领会到父亲创作的精髓,那就是“倾注自己全部的热爱打磨勾勒”,团队成员受益匪浅。 二、知行合一实践,感受泥塑艺术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泥塑制作过程,学习如何给泥塑描边、绘彩这两步收尾工作。胡老师首先以桌上两个泥塑作品——猴、羊为例,耐心教大家如何控制毛笔笔触描边,笔尖需要跟随既定的样式宛转、起伏,更需要时刻注意其粗细的变化。描边结束后,大家在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尝试了给泥塑上色。通过亲自实践,大家对凤翔泥塑工艺有了更为切身的理解,同时加深了对坚持创作、精益求精的老一辈工匠的敬佩之情。 三、匠心助力非遗、坚定文化自信 在实地调研走访的同时,团队成员通过街头访谈、分发问卷等形式,用多元方式全面了解凤翔泥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将结合非遗文化保护现状与调研数据,提出凤翔泥塑在新时代得以推陈出新、创新性转换、创新型发展的新思路。 凤翔泥塑始于周秦,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之一。其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突出了人在其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它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反映出关中民间美术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在胡深、胡新明、胡小红等民间工艺大师的带动下,凤翔泥塑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现已形成5大类300多个品种,年生产量规模10万件以上的泥塑产业基地。凤翔泥塑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六营泥塑村正是凤翔泥塑起源与发祥之地。凤翔泥塑是陕西西府地区民众群体智慧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们对凤翔泥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加坚定了要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一盏枯灯一毛笔,一柄标尺一把刷”,即使只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匠人们也能铸就无数独一无二的泥塑作品;即使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孤寂与冷清,将人们也能用热忱浇筑出最浓墨重彩的凤翔文化。新一代青年应该具有时代担当精神,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发展者、守护者。(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匠心传承非遗”团队)

    2023-09-01
  • 我校首次参加陕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佳绩

    7月15日至19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延安市举行,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明远宣布运动会开幕。 我校首次组队参赛,获得6枚银牌、3枚铜牌,卓嘎旺姆、潘云娟、唐努尔 奴勒特列克、马成君、杨尚俊等5名学生获得“优秀运动员”荣誉称号,吴建平、朱雷会等2名教练员获得“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代表队”。 陕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体育局联合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全省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为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本届民族运动会共有来自全省11个市以及我校等10所高校的21个代表团846名各民族运动员参赛。 今年是我校首次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党委统战部和体育部通力合作、精心组织,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马玲带队参赛。来自汉族、回族、藏族、哈萨克族、白族、布依族、阿昌族等7个民族的10名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了蹴球、押加、高脚竞速、摔跤等4个项目。在历时4天的比赛中,我校各民族运动员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运动员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西法大”学子风采。 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三全育人相结合。此次参加民族运动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竞赛,更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交流,强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意识。大家共同表示,要珍惜机遇,携手共进,积极进取,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党委统战部 摄影:体育部)

    2023-07-21
  • 我校代表团出征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7月15日上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延安市开幕。我校来自回族、白族、藏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共10名运动员参加蹴球、摔跤、押加、高脚竞速四项传统体育项目。 本次运动会共有全省各族21个代表团、846名运动员齐聚参赛,共同展开竞赛项目角逐。我校代表团将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我校的学子风采和顽强拼搏精神。为发扬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平等、增强各族青年凝聚力、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体育部)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