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王瀚教授应邀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高层管理干部宣讲十九大报告

  • 2018年06月14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953
阅读

6月7日,我校副校长、省委宣传部十九大报告专家宣讲团成员王瀚教授应邀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近百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王瀚教授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题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报告,讲解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法治创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面临的法治环境和法律对策四个方面。王瀚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受到听讲干部欢迎。

相关新闻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强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讲座

    5月17日上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会长方强应邀来校作题为《美国华人历史与法律权益》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4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英语系主任孟超博士主持。 方强深入剖析了美国华人历史,从早期移民的艰辛到如今在各领域的卓越成就。他借助丰富资料和案例,清晰呈现了1882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限制,以及1898年“黄金德公民权案”中依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争取公民权的法律斗争。通过这些生动的讲述,让在场师生深刻认识到法律与历史交织对美国华人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与历史关系的理解。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学术探讨,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学术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校国际化教育进程。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孟超 审核:杨华)

    2025-05-19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强教授为我校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

    5月15日晚,由我校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62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校区)历史学教授、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会长方强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教授主持,杨博文博士与谈。 方强以“中西方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为主题,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四大支柱,从人权定义入手,具体论述了生命权、财产权、博爱等内容。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出发,向我们展示了新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古代典籍史册中有关人权方面的内容,分析其中的不同,找出各方的共性,以达到探索人权的目的。同时,方强教授沿着时代的脉络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人权在东西方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使同学们对人权的演变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 马成表示,此次讲座由浅入深,结合民族文化剖析了东西方人权的不同,学术深度可见一斑。杨博文认为,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发现了习俗与自然的不同,为了认识到不同习俗的根本,从而产生了自然权利观点。 本场讲座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对人权概念有了更为系统地理解,更对东西方人权观念的异同获得了深刻的认识。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撰稿:李欣雨 审核:马成)

    2025-05-16
  • 清华大学教授艾四林来校指导思政课教学

    5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艾四林应邀来校指导思政课教学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深入座谈。 在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的陪同下,艾四林现场观摩了青年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后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与教师代表开展座谈,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艾四林全面深刻地解答了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分享了思政课教学艺术和技巧。他表示,思政课教学是一门很有艺术和技巧的实践活动,一堂生动、成功的思政课不仅能使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也能使授课教师有很明显的成就感。思政课教师要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授课能力,终身追求思政课教学的“金课”目标。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