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年”】第二期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在我校开班

  • 2023年05月09日
  • 培训中心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5月8日,第二期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在我校开班。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江旗、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郎亚龙,中共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锐,陕西省关工委副主任雷群昆,校长范九利、培训中心主任李集合共同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基层关工委、政法、教育、共青团等部门有关负责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同志参加培训。

范九利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以及近年来我校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我校坚持服务法治建设大局,深入宣传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推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陈江旗在开班式上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养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培训切实增强青少年普法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不断推动青少年普法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本次培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采取理论授课、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

开班式后,刘锐作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专题报告。

(供稿: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罗智勇副庭长一行到我校走访调研

    5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罗智勇带队到我校走访调研,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庭校合作、加强协作交流进行座谈。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成员、党务廉政专员肖利纯,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参加座谈。会议由范九利主持。 孙国华简要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智库平台和科研特色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强化与第六巡回法庭的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创。要充分借助第六巡回法庭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互派人员讲学授课、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互派挂职等工作,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要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推动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合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和西北辨识度的审判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高地。要发挥智库资源和法学人才密集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法治建设和司法工作的实践,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罗智勇表示,第六巡回法庭与西北政法大学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合作成效显著。他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模式,不断强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司法审判实践成果转化、课题合作研究等方面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努力创建司法实务部门与法学院校交流合作典范,共同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校长范九利主持会议 会上,参加座谈的专家学者围绕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司法实务与法学教育融合、课题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联合举办专题讲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前,罗智勇一行参观了学校张汤墓遗址博物馆、校史馆。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综合办、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陪同调研,学校党政办、科研处、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培训中心、司法鉴定中心、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马锡五审判研究院、企业合规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党政办公室 摄影:胡月琪)

    2023-05-09
  • 关于做好2023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基委)《关于2023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有关事宜的通知》,现就做好2023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以下简称青骨项目,专栏https://www.csc.edu.cn/chuguo/s/2604)选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本项目优先支持科研团队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强项学科或科研机构等进行课题研究与科研合作。重点依托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进行选拔,出国研修计划应与在研项目或课题紧密结合。 2.青骨项目资助经费由留基委和我校按1:1配套比例共同承担。我校配套经费由学校与派出人员所在单位按2:1比例共同承担,所在单位承担经费约为人均3万元/年。申报人员应在提交材料时向所在单位予以说明,所在单位同意后方可申报。 二、申报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须为我校正式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回国后服务满两年可再次申请。 3.申请人须为我校重点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骨干、管理人员,在校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或组织、管理能力。 4.申请人自行联系邀请信,申请时须提交拟留学单位的正式邀请函。 5.访问学者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毕业后一般应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一般应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没有工作年限的要求。 6.博士后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为具有博士学位、具体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优秀在职青年教师或科研人员。申请时距其博士毕业时间应在3年以内。 7.外语水平应符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及拟留学国家、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对2023年青骨项目申请人适当放宽外语合格条件认定标准(请查阅https://www.csc.edu.cn/article/2607)。 三、资助内容 资助内容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注册费、板凳费(bench fee)、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签证延长费、零用费、手续费和学术活动补助费等。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四、留学期限 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12个月,博士后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五、申请材料 申请人根据专栏申请材料及说明准备材料(https://www.csc.edu.cn/article/2608)。纸质版材料按以下要求报送。 1.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2.国外单位正式邀请信复印件(涵盖项目专栏邀请信要求的各项内容) 3.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4.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依托项目在研证明 6.外方合作者简历(外方提供、正式署名) 7.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5页) 六、选派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9月10日—25日 2.留基委录取结果公布:2023年11月 3.留学资格有效期:2024年12月31日前 七、申请流程 1.2023年9月1日前,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 2.2023年9月1—5日,申请人填写《西北政法大学教职工公派留学申请表》(附件),连同申请材料复印件提交所在单位审查选拔,所在单位党政负责人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并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报送国际处。 3.2023年9月6—14日,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申请人,国际处予以校内公示,如无异议,提交学校审定。 4.2023年9月15—25日,国际处指导评审通过的申请人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申请人按照要求填写网报申请表并扫描上传申请材料,并将网报后形成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单位推荐意见表》等材料提交国际处。 5.2023年9月26—30日,国际处于受理单位平台接收材料、初审、上传单位推荐材料并向留基委提交申请材料。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梦琳 联系电话:029-88182510;18729903005 邮箱:oiec_nwupl@163.com 办公地点:长安校区校务楼B座417室 附件:西北政法大学教职工公派留学申请表.doc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023年5月9日

    2023-05-09
  • 【聚焦“三个年”】校长范九利一行调研民办高等教育强省法治保障工作情况

    5月6日上午,我校校长、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九利带领“陕西教育强省法治保障”专题调研课题组在西安欧亚学院调研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强省法治保障情况,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专职副主任冯荣、省教育厅校外监管处(民教处)处长陈国栋等出席座谈会,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刑事法学院师生参加本次会议。座谈会由冯荣主持。 范九利介绍了本次调研的背景、目的和内容。陕西省教育厅校外监管处(民教处)、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等民办高校有关领导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及突出问题,民办高校税收减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土地政策、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扶持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办学自主权、科研成果确权转化、依法治校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报。座谈会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参观了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 我校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承担“陕西教育强省法治保障”专题调研和研究工作。课题组通过本次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民办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民办高校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续将在此基础上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针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强省法治保障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供稿: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3-05-08